分享

[今日头条]唯楚有才 落笔生花——李声高其人其作/阮惠珍

 黄石新东西 2020-07-30

唯楚有才 落笔生花

——李声高其人其作

阮惠珍

三楚宝地,一方胜土,孕育了几多仁人志士和英雄豪杰。“唯楚有才”,这话是有些来历的。“大风起兮云飞扬……”古往今来,在这片风起云涌的土地上,有多少文人雅士不负胜迹,纵目临风,慷慨抒怀,吟咏出几多不朽的诗篇!
“江山代有人才出”,古有圣贤,今有来者。李声高,字金钟,法名德纯,自称“半新半旧的诗人,半僧半俗的居士,半他半我的书家,半真半假的瞎子”,故号“八半居士”。一看这 “八半”,就知此君与众不同!他是诗人,既写新诗又写旧诗;他是居士,皈依三宝信仰佛教;他是书法家,既学他人也创自我;他是“瞎子”,一到天黑什么也看不见。据说这是天生的古怪病症:眼球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色素变性等,无药可医。说来真是让人愤苍天之无情!造人怎能如此马虎,既给人以不凡的心智,又何能忘配明目?李声高倒不怨天尤人,乐呵呵地戏称自己为“瞎子李”,尽管视力弱,视野小,但心空宽阔,阳光明媚。朋友们说:“瞎子吟诗”,吟得动情,“瞎子说书”,说得地道。
李声高1944年出生于黄石市李家坊,地地道道农民的儿子。祖上无人读书,父亲的目标是让他读书读到“会写包袱”为止。谁知他聪明好学,天生就是块读书的好料子,尽管家境贫寒,终苦学不缀,几经周折总算读到大冶师范毕业。他很自豪地说;“这是我的终身学历!”
参加工作以后,他教过书,当过企业宣传干事,1971年始从事文学创作和刊物编辑工作,现为副编审。曾参与主办和编辑《黄石文艺》、《散花》、《五彩石》等刊物。写作出版了《八半居士诗文选集》五卷本:新诗集《八半诗歌选》、旧诗集《八半吟稿》、楹联集《八半联语录》、散文集《八半文钞》、书法篆刻集《八半诗书印》等。他是中华诗词学会早期发起人之一,现为湖北省诗词学会、楹联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创作研究员,黄石市作协副主席,西塞山诗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黄石市文艺研究室主任……这么多的文学作品和文化头衔集于一身,足可说明“八半居士”的学识、才华非同一般!
他能力强,人缘好,善于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常常是一呼百应,马到成功。近年来,曾先后参与组织黄石与九江、丹东、连云港、张掖、阜新、东莞、文昌等地的书画联展;组织黄石国际乒乓节国际书法邀请展、美尔雅书法撷英展、黄石名胜百联书展;组织逸趣园、澄月鸟、鹿獐山、青龙山、青山湖、西塞山、磁湖碑林的征联书写活动;连续十多年组织文朋诗友下乡写春联、为各单位喜庆活动写贺联;还执笔撰写了《黄石千字文》、《黄石长江公路大桥建桥记》、《澄月岛记》、《磁湖南岸治理记》、《东方山弘化寺佛像重修记》、《大冶青龙山公园记》等。
总之,李声高是楚地有名的才子,诗词流韵,文章锦绣,楹联新奇,书印传情,作品门类很多,质量高,样样拔尖。所撰之序跋、碑铭、墓志、传赞等,文体或文或白,文风或庄或诣,意趣天然。他才思敏捷,作品应景适情,托物言志,字字珠玑。录几首以赏之——
《登月亮山瞰磁湖遇雾》:驱车旋转上峰巅,欲览全城放眼帘。谁料磁湖似西子,借来云雾遮羞颜。
《咏鞭炮》:身微何计功名无,结队成群德不孤。为吐胸中一团火,情甘碎骨向天呼。
《讥鹅》:枉标清白身,开口我连声。为得三餐饱,摇头向主人。
诗词和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文学样式短小精悍,很受人们欢迎。但要写好它却十分不容易。既要讲究对仗、平仄、韵律,又要求言简意赅、蕴涵丰富,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通古博今的知识修养以及对生活和艺术的深切理解,是难为好诗和好联的。李声高赋诗作联堪称快手,无论是即席口占还是九曲回肠,皆出口成章落笔生花,不同凡响!
原黄石商场破产后由东方商厦兼并,李声高为新商场取名为“东兴商厦”,作联一副:“东山再起,改换门庭,面目一新迎顾客;兴业重来,广开财路,购销两旺正当时。”当陈家湾高架桥及沿湖东路通车时,李声高作联曰:“一桥高架,盘弓射出车流箭;两路相通,联臂牵来江跃龙。”联语反映出作者对文字得心应手的驾驭能力和对生活的真知灼见。
李声高早年写新诗,在全国各报刊发表诗作300余首。在意境、语言、音节、对仗、用韵乃至排列上,注意向民歌和古典诗词学习,力求新诗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如借鉴民歌:“哥在山上挖黄土,姐在山腰放黄牛,黄土打在牛背上,看你回头不回头”改编的《钢厂情歌》别具情韵:“你轧钢材热汗流,我开天车抛彩球,吊钩在你眼前摆,看你抬头不抬头。”
八十年代始,他致力于旧体诗词的创作和研究。他写旧体诗注意从民歌中汲取营养,以注入现代气息;他还常以禅入诗入书,使作品意境圆融,独具一格。他创作的律诗、绝句、杂体诗、对联等,频频见诸各报刊,并入选《五四以来诗词选》、《当代诗词点评》、《现代千家诗》、《中国对联宝典》等数十部选集。他认为:中国的诗,不管是新体诗还是旧体诗,都应该姓“中”,绝不能姓“西”或姓“洋”。他的诗极富中国传统特色,高山流水,韵 味隽永,读来亲切感人。
谈起书法,他亦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书法有笔写、手写、心写之分;笔写者具迹,手写者具形,心写者具神韵。神韵寄寓于形迹之中而超然于形迹之外。”其书法上宗石门,下师弘一,所书多为自作诗联,书作多次参加海内外书展并入选专集。如《题淮海战役纪念馆》:“舍得血躯战淮海,赢来风雨下钟山。”手迹被纪念馆收藏;《逸趣园门联》:“逸情世外,趣味园中。”手书镌刻于园门,联语收入《中国对联宝典》;《澄月岛澄心阁门联》:“空中朗月水中月朗,天上清风世上风清。”手迹镌刻于澄心阁大门;《题大冶南山头纪念馆》:“一山枫叶燃霞,红旗不倒;万里春光凝碧,英烈永生。”手迹镌刻后悬于该馆……俗语云:书是门楼字是阁。李声高的诗文书法,为城市的风景名胜增色不少。
在文坛艺苑,李声高多才多艺,是知名人士。在政坛,李声高亦非等闲之辈。1983年他加入民盟,是黄石市民盟主委。他的立身主张是“靠本事吃饭,凭良心做人。”火热的生活常常以非凡的感悟撞击他的心灵,他乐于深入生活搞创作,调查民情参政议政。多年来,他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竭尽心智为建设祖国的四化大业而尽力。他的本事和良心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先后被选为黄石市七届政协委员、八届政协常委、九届政协副主席。
流年似水,生活象万花筒般旋转。当掌声、赞叹声不断向这个农民的儿子涌来的时候,端坐在主席台上的李声高,脸上依然是难得的平和,诗情却在胸中奔涌:“欢聚海观山,春潮新潮改革潮,千潮竟涌;振兴黄石市,工业农业商贸业,百业共荣。”

李声高,1944年7月生,湖北黄石人,民盟盟员,中专文化,副编审,历任《散花》编辑部副主任、黄石文联组联部主任、文艺研究室主任,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黄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黄石市作协副主席,黄石市政协副主席,中华诗词学会首批会员,西塞山诗社社长,湖北省诗词学会副会长,黄石市民盟主委,黄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著有《八半居士诗文选集》五卷、《八半诗三百》、《八半墨迹印痕录》等。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征稿启事:

1 、原创首发,诗歌(除旧体诗词外)、散文、小说、评论、收藏、书画等作品,拒绝一稿多投。百字内简介加个人清晰生活照一张。

2、作者文责自负,如有抄袭侵犯他人权益,本平台不承担任何法律连带责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