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石市建市七十周年“天新杯”有奖征文|倪胜林的散文《家乡村间西流河 》

 黄石新东西 2020-07-30

家乡村间西流河 

 我的家乡坐落在山青水秀,气候宜人,风景如画的旅游圣地仙岛湖三大水源之一,东源横溪源上游。一条自东向西的河流穿村而过,河水从乐天垴、走马栗山顶发源,一路漂过袁家庄、陈家沟、石添胜、王文、北斗李等村庄后,直奔我倪家大塆,在临入村口处形成一个四五米高的瀑布后,水变得平缓而优雅。整个倪家大塆就依偎在西流河两岸,延绵两公里余,世世代代与她唇齿相依,和谐相处。  
很久以前,这条西流河不是现在的走向。在村东入村处(即北斗李下首)向北山脚下切入,然后拐个弯直入村中,在村西经莲花心、付家滨处向南来个九十度的大捌弯,沿南山脚下缓缓流淌,形成一个大水湾区,然后从石窟垅口向北流出。上游砂石在大水湾区被囤积下来,堆积成一片沙洲,沙洲边有充沛的水草,是春燕秋鸥的觅食栖息之地,也是牧童玩伴放牧嬉戏最佳场所。  
倪家大塆人口稠密,田地相对不足,于是勤劳的先辈们就在村庄这条河的东西头做起了文章,上世纪七十年代,父辈们立下愚公移山志,对河道进行裁弯取直,劈山丘为河道,变沙洲为良田,也就有了今天的上屋畈、付家门口和目天山前的几百亩当家良田,也就有了现在人们所见到的河流走道。  
尽管几经变迁,再难觅昔日的沙滩水草,但历史留下的轮廓依在,若干年仍能找到她那九曲回肠,流向自如的踪影。  
大凡有西流水的地方都山川毓秀、人杰地灵,我的家乡也不例外。  
这条西流河因流域不是太长,加之人口稠密,上游各村都修筑堤坝,拦河取水,每到枯水季节就会出现断流现象。为了满足村民生活用水和农田灌溉,祖先们在下角莲花心也筑有一处拦水坝。但我倪家大塆的这处拦河坝有别于其他,为了能让在枯水期不断流,倪家祖先们用尽了智慧,在坝前抄挖数丈深至河底,用糯米砂桨浇灌一堵坚实的挡水墙,然后再填上砂石。这样上游河底的水流经此处就不得不溢出河面,成为涓涓清泉,六斗畈河水千年不涸的秘密也就在于此。  
自古人们都择河而居,因而每个人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母亲河。家乡的这条西流河同样是我们的母亲河。  
没有改造之前,这条河宽窄不一,深浅不均。宽的地方沙滩绿洲连成一片,一眼望不到边际;窄的地方就是站在对岸也可明辨对方眉宇,如近在尺次伸手可及;深的地方潭水绿茵茵,颇具几分神秘深不见底;浅的地方清澈见底宛如明镜,能一眼数清河面上有几条小鱼在游动,有几只小虾在戏水。春夏秋冬,景色各异,但总能带给我们不同的惊喜和不一样快乐!  
记忆中的童趣轶事总离不开家乡的西流河。盛夏,河滩是我们的游乐场所,穿上短裤,挂着肚兜,三五成群,如约而至。大家各取所欢,捕鱼、摸虾、打水仗,开心得不亦乐乎。有时也会跟着稍大点的哥哥们偷偷的跑到稍深的水潭里潜水游泳,尽情玩耍。临了,为躲避父母责骂,干脆连人带衣趟在沙滩上,任凭阳光爆晒,干了才敢回家。  
母亲河不光带给我童年的乐趣,还练就了我捕鱼摸虾本领。每到秋冬枯水时节,河面就会露出无数个规则不一,形态各异的水坑。此时,也就是我捕捉鱼虾的良机。记得我下河摸鱼,就没空过手,家里时常就会增添一份稀有的荤菜。每当此时,灵巧的母亲总能用她那娴熟的厨艺,做出各式各样的渔虾美食,让我们兄弟姊妹美美的饱食一顿,母亲则静静的在旁边幸福的看着我们,开心的模样比她自己吃在嘴里还甜。遇上运气好,能多捞些鱼虾,母亲就会烘干一些,以备待客之需。  
最壮观的是夏天的“竹床阵”。自农历五月初至九月底,每天下午晚霞还没完全消退,沿河两岸就会被密密麻麻的竹床铺得严严实实,分不清叔家婶家。吃过晚饭,稍加洗刷,举家出动,不约而同的来到河岸。男人们从庄稼趣事海侃到天南地北,女人们则从家长里短谈到八卦新闻,不懂事的小孩们则趁机滚到东家又到西家。直到夜深了,人们才在阵阵微风中渐入梦乡,热闹的村庄才有了的难得的一片宁静。一觉醒来,发现睡迷糊了的小孩从东家竹床睡到了西家竹床里,一不小心将尿尿撒到隔壁的被褥上。大人们也都习以为常,毫不责备,一笑而过。  
记忆深处,我最崇拜那在激流中放竹排的勇士。我的家乡盛产南竹,在运输极不发达的年代,利用洪水运送竹木是山里人的最佳选择。每到汛期河水上涨,聪明的村民们将大量的长竹排一排压一排在串成长长排龙,投入到湍急的洪水中,由一些身体强壮,身手灵敏的小伙子负责护送。每当这时,是最激荡人心的时刻,他们是激情与速度的真正演绎者。勇敢的放排人身穿蓑衣,手握撑钩,稳稳的站立在排头,左撑右钩上下翻滚,一路抢浪头、过险滩,场景险象环生惊心动魄。把成千上万的南竹从家乡这条西流河顺流直下,转王英畈、过三溪口、上富川河、直达富池口,为支援祖国的建设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竹床阵”早已被电风扇、空调所替代;放竹排的勇士也已改行当上了汽车司机,一起放牛摸鱼的小伙伴变成了爷爷奶奶。再难觅树荫下那花花绿绿洗衣女,亦难闻那阵阵具有节奏如音乐般的捣衣声;但历经岁月洗礼饱受风霜的百年古枫,像把撑开的雨伞依然耸立在村口河岸边。河道得到了清理,有了乡村保洁员,河水变得更加清澈;河水流入仙岛湖后,成阳新、大冶、黄石三地自来水的主供水源;在村两委和驻村单位的携手共建下,河堤进行了修缮,添加了护栏,植上了花绿,显得更加整齐靓丽;数道桥梁横跨两岸,人们往来更加安全方便;每天傍晚,广场舞、采莲船轮番上演;逢年过节,大货车、小轿车挤满村头。养育了祖祖辈辈的千年古河道,正朝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焕发异彩!  
西流河啊!记载了家乡的历史,见证了家乡的变迁,陪伴了家乡人的成长,也带给了家乡人甜甜的回忆。我每次回到家乡,都禁不住要去河边走走,看看河里的水,看看水里的鱼,看看两岸垂柳花卉,看看这条西流河的点点滴滴......  

                                       2020年6月7日  


倪胜林,男,1963年5月20日出生,阳新东源人,大专,经济师。一直从事‘数钱数到手抽筋’的工作(银行)。现为扶贫工作队员。时有‘豆腐块’见报。微型小说“私房话”获省农行有奖征文一等奖。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征稿启事:

1 、原创首发,诗歌(除旧体诗词外)、散文、小说、评论、收藏、书画等作品,拒绝一稿多投。百字内简介加个人清晰生活照一张。

2、作者文责自负,如有抄袭侵犯他人权益,本平台不承担任何法律连带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