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邹圣脉和他的《幼学故事琼林》

 智能人做超人 2020-07-30

从清代到民国初年有一部风靡全国的儿童启蒙读物《幼学故事琼林》,它在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鲁迅在他的著名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忙屋》中就有回忆在三味书屋里背诵《幼学故事琼林》的情景。该书影响之大,可见一斑。但对于它的编著者邹圣脉,恐怕就鲜为人知了。

福建省连城县四堡乡是我国惟一幸存的明清雕版印刷基地之一,当时所刊印的书籍种类繁多,其中传统的启蒙读本就有10多种。不久前,笔者在整理岳父的遗物时,意外地发现一本由鸿文书局发行的《幼学琼林》增补石刻本———《幼学故事琼林》。凡是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幼学琼林》的原著者是西昌的程允升,而该书的增补者则是连城四堡的邹圣脉。

据《邹氏族谱》记载,邹圣脉(1692—1762),字宜彦,号梧冈,出生在四堡一个世代从事雕版印书业的家庭,父亲邹仁声是一位蜚声江南的大藏版家。天生傲骨的邹圣脉并不喜欢那庸俗的八股文,所以,尽管他恰逢盛世,文才出类拔萃,却一生怀才不遇,“终身未第,一介布衣”。屡次科场失意,使他看清了科举制度的腐朽、荒谬,自此永别科场,回乡隐居,以耕读著书为业。专事著述,诗文词赋、注释古籍、评点名家,样样精通,著作甚丰。增补《幼学琼林》便是他而立之年的一部力作。

《幼学故事琼林》一共增补了文采斐然的注释343联,内容涉及天文地理、人事政治、婚姻家庭、草木虫鱼等等,既是一部生活小百科全书,也是一部幼学启蒙教材,更是中华古典文学宝库登堂入室的指路明灯。该书全部用骈文写成,文字简练,音节铿锵,显示了邹圣脉广博的学识和深厚的古文功底。该书在四堡印刷出版后,行销各地,风靡全国。康熙末年二月,邹圣脉曾外出到各埠发行点,广泛调查了解读者对该书的不同反映。据传,乾隆曾派人查寻邹圣脉,终因书中只署“雾阁”,地址不详而作罢。

笔者收藏的《幼学故事琼林》(卷四、见图),书长26.5厘米,宽15.5厘米,共24页,封面下端有“鸿文书局发行”字样。

《幼学琼林》是中国传统文化海洋中一朵美丽的浪花,在古代启蒙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一代文豪鲁迅先生幼时,便是读《幼学琼林》启蒙的,他的著名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就有回忆在三味书屋里背诵《幼学琼林》等章句的情景。它经过邹圣脉的充实、增补后,比程充升先生的原作更加地完美和完善。尽管后来各种启蒙读物不少,但《幼学琼林》是继《龙文鞭影》之后又一部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知识性启蒙力作。(李贞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