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照的一曲《把酒问月》,感悟李白也曾有过的温柔与伤感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0-07-30

北宋大文豪苏轼曾写过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中写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们曾设想,苏轼写这首词的时候,应该是参照了李白的这首《把酒问月》,两首作品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无独有偶,在《经典咏流传》第九期的舞台上,民谣歌手赵照演唱了一曲李白的《把酒问月》,他手弹吉他,轻缓地唱出那个温柔且略带伤感的李白。

今天,不妨跟随赵照的歌声,探寻李白、月亮和酒的故事。

在中国古代的文人中,恐怕没有几个人对酒的喜爱超过李白,一首《将进酒》更是将中国酒文化写到极致。

李白爱酒,也爱月亮,在他众多的作品中,有很多诗都和月亮有关,真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虽然不知道李白写这首《把酒问月》的时间,但是此时他的心中一定有无限感慨,既有对时光飞逝的感伤、也有对自己怀才不遇的一种孤独感。

李白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天才诗人,他喜欢在夜晚仰望天空和星辰,面对天上的一轮圆月,不禁发出了一声长叹: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广告暑假旺季去哪里人不多?内蒙古实用旅游攻略,不排队,好拍照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人已经知道月亮的大概形成时间,但是在1000年前的唐朝可不知道答案,所以李白不禁举着酒杯向苍天发问:“月亮啊月亮,你是什么时候才出现的?”

几十年前,人类便踏上了月球,探寻月亮上的秘密。这在唐朝时期是不可想象的,即便李白再有想象力也只得感叹:人是无法飞到月亮上的,但是月亮却紧紧地伴随着人脚步,从这点看,月亮仿佛是人类的知己,永远不离不弃。

在李白眼中,月亮很神秘,它皎洁得像一面镜子挂在天上的宫阙,并发出清冷的月光。

在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关于月亮的传说有很多,最有名的便是嫦娥奔月了,嫦娥吃了仙药之后,便飞上广寒宫,从此在月宫中孤独地度过一生,陪伴他的只有玉兔。

有的时候,人生就是一种取舍,嫦娥在人间的时候,虽然过着平淡的生活却很快乐, 后来飞上月宫,成为人人羡慕的神仙,但是她内心的离别之苦和孤独感只有自己知道。

李白在《把酒问月》中又写道: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这两句诗看起来通俗易懂,却又充满人生哲理。在还没有人类的时候,月亮便高挂在天空,现在的人看不到古时的月亮是何模样,但是现在的月亮却照耀过一代又一代的古人。

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会随着时光流逝,但是他们却都看到同一轮明月。从这一点看,月亮仿佛是一位人类的见证者,目睹一代又一代人的诞生与消亡。

在诗的最后,李白又发出一声长叹: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李白在天上遨游一番之后,又回到人间,他手持杯中酒开怀畅饮,并希望月光能长久地照在金杯中。

读李白的诗,感觉天马行空,酣畅淋漓,但细品,却又充满淡淡的忧伤和惆怅,这便是李白一生的写照。

【来源:品诗词】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