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方天气干燥,储存白茶可以不用纸箱吗?别亡羊补牢再悔之晚矣

 海阔天空wslas3 2020-07-30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企鹅号:小陈茶事

《1》

七月份就要结束了。

暑气越发浓重,透蓝的天空,没有一片云,路上没有一点风,头顶着一轮烈日。

唯有那连续不断地蝉鸣,在展示着属于夏日的生机。

闷热的空气里,总感觉一股燥意充斥在身边。

酷暑时节,喝上一杯鲜香醇爽的春白茶很能消夏解燥。

连喝下几杯后,因闷热而产生的燥意被抚平不少。

闷热干燥的天气总会让人觉得不舒服,不爽快,但这样的天气对于储存白茶来说,倒比梅雨季来得安心一些。

前几日,在北方工作的朋友,发来消息问:北方的天气都很干燥,储存白茶是不是可以不用纸箱?

当然不可以。储存白茶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都要严格按照三层包装。

《2》

为什么北方存茶也要用纸箱?

原因一,北方天气干燥,但不意味空气中没有水分。

由于地理条件因素,南北的温度湿度是两个极端的存在。

相较于南方的梅雨季节而言,北方降水比较少,空气湿度也偏低。

白茶本身是喜干,从制作工艺上,白茶经过萎凋和烘干两道主要工序。

萎凋让采摘下来的茶青大部分的水分排出去,让白茶在温和的光照下蒸发体内的水分。至于烘干,则是让茶叶内多余的水分尽可能的散发,从而达到国家规定的8.5%以下含水量标准。

因此,北方干燥的天气对于储存白茶来说是非常友好的,不用像南方存茶要处处小心水汽进入茶叶内。

但空气干燥不意味着没有水汽,将茶叶存放在家里,或多或少都会与湿气有所接触。

像厨房,客厅这样的地方,日常活动比较频繁,洗菜洗碗做饭等等免不了会有水汽的存在,把只有铝袋和塑料袋包装的白茶放置在样子的地方,时间一长,水汽很容易就能突破这两层保护,从而导致白茶受潮变质。

像是南方的梅雨季节,哪怕严格的三层包装,也还是要细心准备好抽湿机或打开空调除湿功能,不然水汽还是会一层一层慢慢渗透,从而进入茶叶内。

五层厚的瓦楞纸箱,在存茶过程中,相当于再加一层保护膜,增加水汽的侵袭茶叶的阻力,防止白茶受潮变质。

《3》

原因二,纸箱能起到很好的避光作用。

白茶储存需要避光、密封、干燥、无异味,阴凉,这五个条件缺一不可。

北方尽管空气干燥,但在家庭存茶中,避免不了房间灯光或外界太阳光线的存在。这些光线对于白茶储存百害而无一利。

白茶叶片在光线作用下,体内的色素发生分解,白茶的失去原先鲜活,嫩绿的样子,反而会变得暗淡,没有生机。

就像面对太阳的强烈光线,我们也要进行防晒,阳光中的紫外线会造成皮肤晒黑,老化的现象发生。

柔嫩的茶叶,在储存过程中也是同样的道理,一旦长期处于光线下,也会变得苍老,没有活力。

此外,光线也会分解白茶内的营养物质和芳香物质,让茶叶原先具有的美好品质大量受损,陈化过程中的香气也难以聚拢。

五层厚的纸箱能有效防止光线干扰白茶陈化,让白茶内的营养物质和芳香物质得到良好的转化。

《4》

北方存茶也要严格使用三层包装法。

三层包装能够满足白茶储存避光,干燥,密封,阴凉,无异味的条件,从而更好的进行陈化。

相对来说,北方空气的水分比较少,不像南方,空气湿度大。

但只要有水汽的地方,就要做到密封保存,一点点的水汽都会成为存茶过程中受潮变质的潜在威胁。

此外,干燥的北方,空气中可能会潜伏着异味。像家庭存茶环境中,厨房的饭菜味,空气清新剂的气味等等都会对白茶香气的聚拢产生威胁。

因此,北方存茶也要做好防护措施,三层包装一个也不能落下。

用铝袋,塑料袋和五层厚的瓦楞纸箱分别密封,进行存茶,可以防止空气中的水汽和异味,更好的储存白茶。

三层包装的材料和步骤都不复杂。

将白茶放进铝袋,束紧袋口,再放进塑料袋,同样扎紧袋口,最后把两层包装后的白茶放进纸箱中,用胶布封口,一个标准的存茶打包方法便完成了。

层层包装后,才能更好的将水汽和异味等会增加白茶受潮风险的可能性阻挡在茶叶内。

铝袋的密封性好,同时有避光作用,而塑料袋,防水性好,纸箱不仅规整,便于密封存放,还能起到防潮避光的作用。

如此简单又精心的包装下,白茶的储存才能多上一层保护,陈化自然更加出色。

《5》

相较于多雨,空气湿度大的南方,北方存茶会省心一些,但这不意味着可以随意存茶。

即使是处于干燥的北方,也将白茶进行两层包装就完事了。天气再干燥的地方,也不可能没有一点水汽的存在。

因此,铝袋,塑料袋和纸箱缺一不可。

少了纸箱的保护,不仅会增加白茶受潮的风险,还会让光线分解掉茶叶内大量的营养物质和芳香物质,储存出来的白茶风味受损严重。

存茶,是一件需要耐心与细心并存的事。

为了让自己心爱的茶叶能更好的变成老白茶,切不可走捷径。

严格的三层包装法再加上离墙离地放置在避光,干燥,无异味,阴凉的环境下。

这样的白茶在岁月的洗礼下,才能呈现出美好的品质。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cunguchen2018)原创撰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