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生物检测中常用化学杀菌剂和消毒剂

 逐梦经典 2020-07-30


化学药剂根据其对微生物的杀灭或抑制作用可分为三类:杀菌剂、消毒剂、防腐剂。杀菌剂是能够杀死微生物及其孢子的药剂,如一些用于环境和物体表面杀菌的过氧乙酸、氯化汞等。消毒剂是指只杀灭对机体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的药剂,如常用于皮肤、伤口的乙醇、碘酒等。防腐剂是指只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对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起抑制作用的药剂,如添加到食品、饮料中的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但消毒剂和防腐剂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如石炭酸,3%-5%的石炭酸可用于地面、桌面和器皿的消毒,而0.5%的石炭酸可用于生物制品的防腐。化学药剂的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与药液的浓度、反应的时间、微主物种类及所处环境有关。实验室常用的化学杀菌剂、消毒剂的使用浓度和应用范围见下表。

常用化学消毒剂和杀菌剂常用浓度和应用范围

低温甲醛蒸汽灭菌

适用于不耐湿、热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灭菌,如仪器、器械、玻璃器皿、塑料物品等。

低温甲醛蒸汽灭菌程序:预热,预真空排气,蒸汽注入、湿化并升温,反复甲醛蒸发并注入,甲醛穿透,在预设的压力、温度下持续一定时间,反复蒸汽冲洗灭菌腔内甲醛,反复空气冲洗、干燥,冷却,恢复灭菌舱内正常压力。

根据低温甲醛蒸汽灭菌器的要求,采用2%复方甲醛溶液或福尔马林溶液(35%-40%甲醛)进行灭菌,每个循环的2%复方甲醛溶液或福尔马林溶液(35%-40%甲醛),用量根据装载量不同而异。灭菌参数为:温度55℃-80℃,灭菌维持时间为30min~60 min。

注意事项:应采用取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低温甲醛蒸汽灭菌器,并使用专用灭菌溶液进行灭菌,不应采用自然挥发或熏蒸的灭菌方法。低温甲醛蒸汽灭菌器操作者应培训上岗,并具有相应的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低温甲醛蒸汽灭菌器的安装及使用应遵循生产厂家使用说明书或指导手册,必要时应设置专用的排气系统。运行时的周围环境甲醛浓度应<0.5 mg/m3,排水内的甲醛浓度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灭菌物品上的甲醛残留均值≤4.5 ug/cm2。在灭菌器内经过甲醛残留处理的灭菌物品,取出后可直接使用。灭菌包装材料应使用与高压蒸汽灭菌法相同或专用的纸塑包装、无纺布、硬质容器,不应使用可吸附甲醛或甲醛不易穿透的材料如布类、普通纸类、聚乙烯膜、玻璃纸等。装载时,灭菌物品应摊开放置,中间留有一定的缝隙,物品表面应尽量暴露。使用纸塑包装材料时,包装应竖立,纸面对塑面依序排放。消毒后,应去除残留甲醛气体,采用抽气通风或用氨水中和法。

醛类

1.戊二醛

适用于不耐热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的浸泡消毒与灭菌。

(1)灭菌程序:待灭菌的器具和物品洗净、干燥,放入2%的碱性戊二醛溶液中完全浸没,并应去除器械表面的气泡,容器加盖,温度20℃-25℃,消毒作用到产品使用说明的规定时间,灭菌作用10h。无菌方式取出后用无菌水反复冲洗干净,再用无菌纱布等擦干后使用。其他戊二醛制剂的用法遵循卫生行政部门或国家相关规定进行。

(2)注意事项:器具和物品在消毒前应彻底清洗、干燥。新启用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先除去油污及保护膜,再用清洁剂清洗去除油脂,干燥后及时消毒或灭菌。戊二醛对人体有毒性,应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使用。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性,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不慎接触,应立即用清水连续冲洗干净,必要时就医。戊二醛不应用于物体表面的擦拭或喷雾消毒、室内空气消毒、手和皮肤黏膜的消毒。强化酸性戊二醛使用前应先加入pH调节剂(碳酸氢钠),再加防锈剂(亚硝酸钠)充分混匀。用于浸泡灭菌的容器,应洁净、密闭,使用前应先经灭菌处理。在20℃-25℃温度条件下,加入pH调节剂和亚硝酸钠后的戊二醛溶液连续使用时间应≤14d。应确保使用中戊二醛浓度符合产品使用说明的要求。戊二醛应密封,避光,置于阴凉、干燥、通风的环境中保存。

2、邻苯二甲醛

适用于不耐热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的浸泡消毒。

(1)消毒程序:将待消毒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完全淹没于含量为5.5g/L、pH7.0~8.0、温度20℃~25℃的邻苯二甲醛溶液中浸泡,消毒容器加盖,作用5min~12min。

(2)注意事项:器具和物品消毒前应彻底清洗、干燥。新启用的器具和物品先除去油污及保护膜,再用清洁剂清洗去除油脂,干燥后及时消毒。使用时应注意通风。直接接触到本品会引起眼睛、皮肤、消化道、呼吸道黏膜损伤。接触皮肤、黏膜会导致着色,处理时应谨慎、戴手套;当溅人眼内时应及时用水冲洗,必要时就诊。配制使用应采用专用塑料容器。消毒液连续使用应≤14d。应确保使用中的浓度符合产品使用说明的要求。邻苯二甲醛应密封,避光,置于阴凉、干燥、通风的环境中保存。

过氧化物类

1.过氧乙酸

适用于耐腐蚀物品、环境、室内空气等的消毒。

(1)消毒液配制方法

对二元包装的过氧乙酸,使用前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要求将A液、B液混合并放置所需时间。根据有效成分含量按容量稀释,计算方法见式(2-1).

C1 xV1=C2xV2,

式中:

C1-过氧乙酸原液的浓度;

V1---过氧乙酸原液的体积;

C2---过氧乙酸使用液的浓度;

V2---过氧乙酸使用液的体积。

a)计算所需过氧乙酸原液的体积(V1): V1 =(C2 xV2)/C1;

b)计算所需蒸馏水的体积(V3): V3 =V2-V1;

c)取过氧乙酸原液V1(mL) ,加入蒸馏水V3(mL) ,混匀。

(2)消毒方法

a)浸泡法:将待消毒的物品浸没于装有过氧乙酸的容器中,加盖。对一般物体表面,用0.1%-0.2% (1000mg/L-2000mg/L)过氧乙酸溶液浸泡30 min。对耐腐蚀医疗器械的高水平消毒,采用0.5% (5000mg/L)过氧乙酸冲洗作用10min,用无菌方法取出后采用无菌水冲洗干净,无菌巾擦干后使用。

b)擦拭法:大件物品或其他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法消毒。消毒使用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同浸泡法。

c)喷洒法:用于环境消毒时,用0.2%-0.4% (2000mg/L~4000 mg/L)过氧乙酸溶液喷洒,作用30min-60min。

d)喷雾法:采用电动超低容量喷雾器,使用5000mg/L过氧乙酸溶液,按照20mL/m3~30mL/m3的用量进行喷雾消毒,作用60 min。

e)熏蒸法:使用15%过氧乙酸(7mL/m3)加热蒸发,相对湿度60%~80% ,室温熏蒸2h。

使用以过氧乙酸为灭菌剂的专用机械消毒设备灭菌内镜时,应遵循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适用范围及操作方法。

(3)注意事项:过氧乙酸不稳定,应贮存于通风阴凉处,远离可燃物质。用前应测定有效含量,原液浓度低于12%时不应使用。稀释液应现用现配,使用时限≤24h。过氧乙酸对多种金属和织物有很强的腐蚀和漂白作用,金属制品与织物经浸泡消毒后,及时用符合要求的水冲洗干净。接触过氧乙酸时,应采取防护措施,不慎溅入眼中或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空气熏蒸消毒时,室内不应有人。

2.过氧化氢

适用于伤口、皮肤黏膜冲洗消毒,室内空气的消毒。

(1)伤口、皮肤黏膜消毒:采用3%(30g/L)过氧化氢冲洗、擦拭,作用3min~5min。

(2)室内空气消毒:使用气溶胶喷雾器,采用3%(30g/L)过氧化氢溶液按照20mL/m3~30mL/m3的用量喷雾消毒,作用60min。

(3)注意事项:过氧化氢应避光、避热,室温下储存。过氧化氢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喷雾时应采取防护措施,谨防溅入眼内或皮肤黏膜上,一旦溅上及时用清水冲洗。

3.二氧化氯

适用于物品、环境、物体表面及空气的消毒。

(1)消毒液配制方法

二元包装消毒液,使用前需在二氧化氯稳定液中加入活化剂;一元包装的粉剂及片剂,应加入蒸馏水溶解,放置所需时间。根据有效含量按稀释定律,用蒸馏水将二氧化氯稀释成所需浓度。

(2)消毒方法

a)浸泡法:将待消毒物品浸没于装有二氧化氯溶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用100mg/L~250mg/L二氧化氯溶液浸泡30min;对肝炎病毒和结核分枝杆菌污染物品的消毒,用500mg/L二氧化氯浸泡30min;对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用1000mg/L二氧化氯浸泡30min。

b)擦拭法:大件物品或其他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法消毒。消毒使用的浓度作用时间同浸泡法。

c)喷洒法: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的表面,用500mg/L二氧化氯均匀喷洒,作用30min; 肝炎病毒和结核杆菌污染的表面,用1000mg/L二氧化氯均匀喷洒,作用60min。

对室内空气消毒使用气溶胶喷雾器,采用500mg/L二氧化氯溶液按照20mL/m3~30mL/m3的用量喷雾消毒,作用30min-60 min;或采用二氧化氯(10mg/m3-20mg/m3)热蒸发或加激活剂熏蒸消毒。消毒剂用量、消毒时间、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应遵循产品使用说明。

(3)注意事项:置于干燥通风处保存。稀释液应现用现配,使用时限≤24h。对碳钢、铝有中度腐蚀性,对铜、不锈钢有轻度腐蚀性。金属制品经二氧化氯消毒后,应及时用符合要求的水冲洗干净、干燥。

含氯消毒剂

适用于物品、物体表面、分泌物、排泄物等的消毒。

(1)消毒液配制方法

根据产品有效氯含量,按稀释定律,用蒸馏水稀释成所需浓度。

a)浸泡法:将待消毒的物品浸没于装有含氯消毒剂溶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10min;对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枝杆菌、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5000mg/L消毒液,浸泡>30min,

b)擦拭法:大件物品或其他不能用浸泡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消毒,消毒所用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同浸泡法。

c)喷洒法:对一般污染的物品表面,用含有效氯400mg/L~700 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10min-30min;对经血传播病原体、结核杆菌等污染表面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60min,喷洒后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人员应离开现场。

d)干粉消毒法:对分泌物、排泄物的消毒,用含氯消毒剂干粉加入分泌物、排泄物中,使有效氯含量达到10000mg/L,搅拌后作用2h以上;对液体废弃物的消毒,用干粉按有效氯50mg/L用量加入污水中,并搅拌均匀,作用2h后排放。

(3)注意事项:粉剂应于阴凉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水剂应于阴凉处避光、密闭保存。使用液应现配现用,使用时限≤24 h。配制漂白粉等粉剂溶液时,应戴口罩、手套。未加防锈剂的含氯消毒剂对金属有腐蚀性,不应用于金属器械的消毒。加防锈剂的含氯消毒剂对金属器械消毒后,应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干燥后使用。对织物有腐蚀和漂白作用,不应用于有色织物的消毒。

醇类消毒剂(含乙醇、异丙醇、正丙醇,或两种成分的复方制剂)

适用于手、皮肤、物体表面及器具的消毒。

(1)手消毒:使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含醇类手消毒剂,手消毒方法遵循WS/T 31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要求。

(2)皮肤消毒:使用70%~80% (体积分数)乙醇溶液擦拭皮肤2遍,作用3min。

(3)物体表面的消毒:使用70%-80% (体积分数)乙醇溶液擦拭物体表面2遍,作用3min。

(4)诊疗器具的消毒:将待消毒的物品浸没于装有70%~80% (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中消毒≥30min,加盖;或进行表面擦拭消毒。

(5)注意事项:醇类易燃,不应有明火。不应用于被严重污染表面的消毒。用后应盖紧,密闭,置于阴凉处保存。醇类过敏者慎用。

含碘类消毒剂

1.碘伏

适用于手、皮肤、黏膜及伤口的消毒。

(1)消毒液配制方法

根据有效碘含量用灭菌蒸馏水或纯化水,按照稀释定律,将碘伏稀释成所需浓度。

(2)消毒方法

a)擦拭法:皮肤、黏膜擦拭消毒,用浸有碘伏消毒液原液的无菌棉球或其他替代物品拭被消毒部位。皮肤消毒,用碘伏消毒液原液局部擦拭2遍~3遍,作用至少2min.粘膜及创面消毒,用含有效碘1000mg/L-5000mg/L的碘伏擦拭,作用3min~5 min。

b)冲洗法:黏膜及创面的消毒,用含有效碘500mg/L的碘伏冲洗,作用到使用产品的定时间。

(3)注意事项:应置于阴凉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含乙醇的碘制剂消毒液不应用于黏膜和伤口的消毒。碘伏对二价金属制品有腐蚀性,不应做相应金属制品的消毒。碘过敏者慎用。

2.碘酊

适用于皮肤的消毒。

(1)消毒程序:使用碘酊原液直接涂擦皮肤2遍以上,作用时间1min-3min,待稍干后再用70%-80% (体积分数)乙醇脱碘。

(2)注意事项:不应用于破损皮肤、眼及口腔黏膜的消毒。不应用于碘酊过敏者,过敏体质者慎用。应置于阴凉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

3.复方碘伏消毒

主要适用于手、皮肤消毒,有些可用于黏膜消毒。应遵循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规定的使用范围。

含有乙醇或异丙醇的复方碘伏消毒剂可用于手、皮肤消毒,原液擦拭1遍~2遍,作用1min~2 min,不可用于黏膜消毒。

含有氯已定的复方碘伏消毒剂,用途同普通碘伏消毒剂,应遵循该消毒剂卫生许可批件的使用说明,慎用于腹腔冲洗消毒。

注意事项:同碘伏,使用中应注意复方物质的毒副作用。

氯己定

适用于手、皮肤、黏膜的消毒。

(1)消毒液配制方法

根据有效含量用灭菌蒸馏水或纯化水将消毒液稀释成所需浓度。一般原液使用。

(2)消毒方法

a)擦拭法:皮肤和伤口创面消毒,用有效含量≥2g/L氯己定-乙醇(70% ,体积分数)溶液局部擦拭2遍~3遍,作用时间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手消毒用有效含量≥2g/L氯已定-乙醇(70% ,体积分数)溶液,使用方法及作用时间应遵循产品使用说明。

b)冲洗法:伤口创面的消毒,用有效含量≥2g/L氯已定水溶液冲洗,作用时间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3)注意事项:不应与肥皂、洗衣粉等阴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使用或前后使用。

季铵盐类

适用于环境、物体表面、皮肤与黏膜的消毒。

(1)消毒程序

环境、物体表面消毒一般用1000mg/L-2000mg/L消毒液,浸泡或擦拭消毒,作用时间15min~30min。

a)皮肤消毒:复方季铵盐消毒剂原液皮肤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 min~5 min。

b)黏膜消毒:采用1000mg/L-2000mg/L季铵盐消毒液,作用到产品使用说明的规定时间。

(2)注意事项:不宜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肥皂、洗衣粉等合用。

酸性氧化电位水

适用于手工清洗后不锈钢和其他非金属材质器械、器具和物品灭菌前的消毒、物体表面的消毒。

(1)主要有效成分指标要求:有效氯含量60mg/L±10mg/L, pH范围2.0-3.0,氧化还原电位(ORP)≥1100 mV,残留氯离子<1000 mg/L。

(2)手工清洗器械灭菌前的消毒:手工清洗后的器械、器具和物品,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流动冲洗浸泡消毒2min,净水冲洗30 s,取出干燥,具体方法应遵循WS 310.2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

(3)物体表面的消毒:洗净待消毒物体,采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流动冲洗浸泡消毒,作用3min~5min,或反复擦洗消毒5min。

(4)其他方面的消毒:遵循国家有关规定及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使用说明。

(5)注意事项:应先彻底清除待消毒物品上的有机物,再进行消毒处理。酸性氧化电位水对光敏感,有效氯浓度随时间延长而下降,生成后原则上应尽早使用,最好现制备现用。储存应选用避光、密闭、硬质聚氯乙烯材质制成的容器。室温下贮存不超过3d。每次使用前,应在使用现场酸性氧化电位水出水口处,分别检测pH、氧化还原电位和有效氯浓度。检测数值应符合指标要求。对铜、铝等非不锈钢的金属器械、器具和物品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应慎用。酸性氧化电位水长时间排放可造成排水管路的腐蚀,故应每次排放后再排放少量碱性还原电位水或自来水。

文章节选自《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指南》,转载只分享知识,如涉及版权及稿费问题,请与我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