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龙只见首散文:春雪中游神龙架

 淡味茶原创文艺 2020-07-30

     春雪中游神龙架

           原创/神龙只见首

神龙架的名字,还有她野人的传说,很早就在我的脑海中打转,但有幸一睹她的尊容,却已是今年3月下旬的事情了。

俗话说,择日不如撞日。这次旅游,就有幸撞上了神龙架的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这诗句形容神龙架的雪景,竟有言尽意未尽的感觉。

随着海拔的逐渐抬高,神龙架的雪越来越大。但这雪在埋葬一切不属于春天的东西后,很快就停了。在耀眼的阳光下,留给了我们一个简约洁白的想像。

树上的积雪,变幻成千奇百怪的形状。有的像猫头鹰在寻找猎物;有的像鳄鱼匍匐在地行走;有的竟然像雪山的沟壑纵横,还错落有致。总体上看,这树就像是顶着洁白的棉花,欲穿云破雾到天上,要为织女做嫁衣去。

神龙顶的积雪更深厚!一脚踏进去,雪就快要埋到膝盖了。我只能踩着前边人的脚印慢慢跟进。在一片银白色的世界里,大有洗涤铅尘,沐浴纯洁的既肃穆又虔诚的感受。

神龙架的春天不仅有雪,而且还飘荡着或淡或浓或薄或厚的雾岚。

神龙架据说还有佛光出现。

在深厚的积雪上行走,不知能否踩在当年神龙氏的足迹上,也不知能否走进云遮雾罩的仙境?但却早披上了虚无缥缈雾的面纱。

北纬31度的神秘线上,不仅雄立着珠穆朗玛峰、埃及金字塔,还有百慕三角,沙漠和海洋。这条线上,唯一的一片原始森林就在这里,就在我的脚下。

泼墨神龙架这篇古朴典雅的画作,大自然挥洒了多少如椽的妙笔?!镶嵌在地壳变动波峰浪谷上的佛光,究竟经历了多少寂寥冷漠的守望?!

  神农架,远古神农炎帝搭架采药,和黄帝一起,开启了华夏民族文化先河。

神龙见首不见尾,那下雪后的雾气飘忽不定,忽而露出远处山峰雪踪的清晰,忽而又披上亦真亦幻的袈裟。这是谁在设置悬念,难道神仙也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嗜好?

神农架,野人之谜至今未解。去神龙架旅游,就多少也有探究野人的意味。

越往上走,神龙架就越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也能见到倒挂在长满绿苔的崖畔或树梢上的冰凌。在太阳下面,它分明辉映着古朴神龙架晶莹剔透的神韵和品貌。

如果有野人,我想,它一定住在原始森林的最深处,一定住在高高的山顶

上。野人不仅茹毛饮血,也一定会吃这晶莹细长的冰凌解渴。

真想借助野人传说的手臂,让神龙架的梦幻境界落地,并把她尽揽囊中。

神龙架就像一杯泡了亿万年,味道醇厚又清香的绿茶,等待有缘人品尝她的禅意。

神龙架也像一尊至纯至善魅力无边的佛珠,静待你心诚则灵的修身养性。

从太空中飘洒而来的雪花,也许带来了数不尽的信息,甚至还掩埋了野人赤裸着大脚丫的踪迹,但却掩埋不了神龙炎帝创造古老华夏文明的劳苦功高。

神龙架海拔两三千米高,对神龙架需要仰视。仰视至少可看到无限风光在险峰。

当你站在神龙架彩虹桥的高处,俯视红尘,俯视我们生活的空间时,会有一览众山小的感悟。

人与自然的融合早已成了难以中断的话题。我们探究神龙架的神奇,追寻野人的谜踪,难道不也蕴含有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外之意吗!

神龙架啊,我虽领悟不了你的博大精深的内涵,却能带走你的一点绿意。用这点绿意,我渲染不了澎湃的春天,却能朦胧的观赏你与春天共舞的芭蕾。

一千个人观赏神龙架,会有一千个感受。一万个人描画神龙架,也会有各自的特色。但有一点定然相同,即神龙架摄人心魄的气场,一脉传承的精髓,一定是大伙儿共同的写意。

我不是画家,若是,在描画神龙架时,一定会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一定朝着“心意既得形骸忘”的境界努力。

雪终究会融化。神龙架的雪即使融化,也会和神龙架的清泉,汇聚成条条溪水,流淌出神龙架古朴的神韵,欢唱着神龙架不老的歌谣,云淡风轻而去。

往回走到了山下,如同走出梦幻,也不见了皑皑白雪,但神龙架的绿意盎然温暖着我,再没有寒意料峭的感觉。

涂抹了神龙架的这抹绿意,我们的人生,将永远踏在温暖春天的路上。

定稿于2019年4月1日清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