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师谈读书与学问】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做人做事上去体会的

 火神求火tl5p3d 2020-07-30

南师谈读书与学问

1

“多读书,做个有学问的人!”这是很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常常对孩子说的话。然而,读书就是学问吗?南怀瑾先生肯定地回答:错了!有的人,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那学问从哪里来呢?

01.什么叫做“学问”?

普通一般的说法,“读书就是学问”,错了。学问在儒家思想上,不是文学。这个解说在本篇里就有。学问不是文学,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知识渊博,是这个人的知识渊博;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做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

这不是我个人别出心裁的解释,我们把整篇《论语》研究完了,就知道孔子讲究做人做事,如何完成做一个人。

那么学问从哪里来呢?

学问不是文学,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做人做事上去体会的。这个修养不只是在书本上念,随时随地的生活,都是我们的书本,都是我们的教育。

所以孔子说“观过而知仁”,我们看见人家犯了错误,自己便反省,我不要犯这个错误,这就是“学问”,“学问”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他这个研究方法,随时随地要有体验,随时随地要有反省,这就是学问。不是我们今天来读四书就叫做学问,不念四书就不叫学问,这不是它的本意。

02.学问的根本

学问的根本是什么呢?“君子务本”。

文学好,知识渊博,那是枝节的。学问之道在自己做人的根本上,人生的建立,内心的修养。

所以“本立而道生”,学问的根本,在培养这个孝悌,孝悌不是教条。

换句话说,培养人性光辉的爱,“至爱”、“至情”的这一面,所谓“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孔子说,这个是“人”的本。

03.学问与修养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说明学问的道理,并不是只读死书,而是注重现实人生中的作人处世。孔子说生活不要太奢侈,“食无求饱”,尤其在艰难困苦中,不要有过分的、满足奢侈的要求。与《乡党篇》孔子自己生活的态度、作人的标准是相通的。

“居无求安”,住的地方,只要适当,能安贫乐道,不要贪求过分的安逸,贪求过分的享受。这两句话的意义,是不求物质生活的享受,而重视精神生命的升华。

“敏于事而慎于言”,包括了一切责任、一切应该做的事,要敏捷——马上做。

“慎于言”,不能乱说话。“就有道而正焉”,这个“道”就是指学问、修养。

那么哪里叫“有道”呢?古人的书本,书本上就是“有道”,从书本上去修正做人做事的道理,这个样子就叫作好学。

可见《学而》一篇,并不是说读书就是学问,前后好几处,都是这样证明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