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雷琳︱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陈晓春 2020-07-30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文/雷琳 

       上个周末,正值初伏。一早起来,强烈的阳光就让人感觉透不过气来,心也不由自主地随着这天气一同燥了起来。正不知这一天该如何打发,恰好朋友打来电话,约我一同去乡下。 

       走进宽敞的院子,心也立即宁静了下来。这里是一年前,朋友举其所能购下的农家大院。除了经商所需外,更重要的是能让身心有一个很好的归所。我的这位朋友也如我一样,是一个有着向往宁静情怀的人。自从有个它,朋友的情绪一下子变得活跃起来。一年来,她将很多的精力和情感投入到了这里。因此我也成了这儿的常客。 阳光像火一样烤得人皮肉生疼,我却擎着一把遮阳伞不肯进屋。朋友的老父亲似乎读懂了我心思,用手一指说:“去吧!出了大门,从林子中间的小路走过去,不远就是河边了。”


      这条河名字叫“八岔河”。 信步走在林荫间,微风习习吹来,我的心立即清爽愉悦起来。近处婉转明快的鸟鸣声,远处绵长悠扬的牛羊的叫声,还有附近村庄里鸡飞狗叫的混杂声,让我有一种超脱现实回归洪荒的感觉。 林子的尽处,小河的全貌豁然展现于我的眼前。它离村子大约三五百米,宽一二十几米左右不等,东西走向。河堤上杨柳倒垂,参差错落,映得整个水面都是浓浓的绿色。对岸是一望无际的碧绿碧绿的玉米田,相同的颜色将这一边的河水和垂柳衬托得恰到好处——既不宣宾,也不夺主。抬头看,蓝天白云,清澈而分明。展眼望去,东西南北,天上地下,一切都在清明之中,毫无渣滓。偶尔有水鸟略过,在水面上轻轻地一点便蓦然高飞了。一群鸭子穿梭于河心的垂柳间,追逐戏水。此时我也似乎感受到了它们的快乐。我沿着河的左岸,悠然地向上游
漫步,竟然有一种误入仙境的感觉。要不是对岸边,那一台正在抽水灌溉的拖拉机让这穿越的仙境穿了帮 ,我还真不知道自己置身于何处了。 


       近日,常常与华南庄子对话(读《庄子》)。在先秦时代,在诸子百家之中,只有庄子以冷漠而不屑的眼光审视着百家争鸣,然后以那种无可无不可的态度,用恣肆汪洋的文笔为我们留下了无比瑰丽的文字。他告诉我们,一切随意,顺其自然,无需执着。此时我想,当时庄子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呢?他究竟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是一个道貌岸然者,还是一个随意超脱者呢?一想到《大秦帝国》中那个有些颠狂又有些滑稽,为绿林强盗们讲道的庄子形像我就直想笑。如果真实的庄子就是这个样子,那不是很可爱吗?假使今天让我选择, 我宁愿跟着庄子学道,也不愿意做一个贤弟子,跟着孔子去周游列国,受尽白眼。 

       转弯处,一个老者正放牧着一群鸭子。我的突然出现,使它们受到了惊扰,一下子失去了控制,乱飞乱叫了起来。我只好撤退,沿原路返回。再回头望时,老者正弯着身躯,行动迟缓地用手中的树枝归拢他的鸭子。我这才看清,这位老者足有八十岁有余,已是龙钟老态。但此时,我是多么地羡慕他,我似乎也感受到了他的悠闲与惬意。如果不是顾及鸭子受到惊吓,我真会将他当成庄子,去向他问道。 

       离开河岸前,我用手机分别向着上、下游和对岸,从三个角度拍了一组照片。也从远处将老者和他的鸭子收了进来。 当我哼着小曲,迈着轻盈的脚步从林荫间反回时,我在想,回到钢筋水凝土铸成的城市中,我的心灵还能像手机收藏照片那样保存住这份悠闲与宁静吗?


作者简介


雷琳,笔名 若琳,黑龙江省龙江县人,大专学历。龙江县作家协会会员,龙江县诗词楹联协会会员。近年来作品以散文为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