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季散语】李连义︱ 缅怀与思念

 陈晓春 2020-07-30

缅怀与思念

文/李连义

        2016年元旦夜里,翻来覆去的不能入眠,老觉得要发生什么不可预料的事情,2日一早听到一个晴天霹雳的噩耗,我感到非常的吃惊,一度怀疑自己的耳朵听错了。我们企业的灵魂人物、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连续四届的全国人大代表王守东因心肌梗死去世,真是苍天无眼,世道不公。刚接到朋友电话的时候,我怎么也不相信这是真的,总觉得泰钢的天塌了,擎天柱倒了。就是时间过去近一个月了,我还问单位的同事:王主席真的走了?同事对我说:你是不是犯神经了,枣园(莱芜殡仪馆所在地)出殡的时候,你不是也去了。

        听厂里的同事说,12月27日召开职工大会的时候,他的状态还非常好,滔滔不绝的讲了二个多小时。这才过了三天的时间,他却舍下他挚爱的职工独自走了。在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的号角吹响的时候,一个本应该冲锋陷阵的战士却倒下了,怎能不让人悲悯、伤心、流泪,心里仿佛空落落的一般,思绪停留在早晨的薄雾中,眼睛呆呆的。

        我认识他是在八十年代的后期,当时我所在的单位供销社因经营困难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发不出工资,职工到处托人调走。我怀揣着一封山东省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任孚先写的推荐信敲开了他的家门。和蔼可亲、非常健谈的他热情的和我聊了起来。当时他和我谈起钢铁工人的辛苦和劳累,但更多的是谈起钢铁生活的多姿多彩,讲起高炉炉前工的无私奉献,讲起水泵工的爱岗敬业……,聊得龙飞凤舞,不时使用肢体语言,聊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后,我便告辞了。至于进这家工厂能干什么,我感到忐忑不安。第二天进厂报到,劳工科的人对我说把我安排到了政工科,负责厂里的宣传工作。就这样,我成为一名追随王守东在钢铁行业驰骋的部下。而且一干就是二十六七年。

        泰钢的发展很不容易,在一片废墟上创业,由一颗孱弱的小树长成一片茂密的树林,王守东的贡献是绝对的,是任何人不能抹杀的,说他是泰钢的缔造者实至名归。想当初,全国“以钢为纲”,泰安地区举全地区十个县之力在莱芜城西的雅鹿山下建起了一座钢铁厂,可是怎么也玩不转转,亏损严重只好滚鞍下马,留下一片凄惨的废墟和破旧的厂房任凭风吹雨淋。1984年的春天,善于从党的政策中寻找商机的王守东此时此刻就像一个猛士一样站了出来,自主请缨恢复炼铁生产,而且夸下海口不要政府投资,不要银行贷款,那可绝对是了不起的大手笔啊。在汶河北岸,莱芜城西的这片土地上,一幕活灵活现惊心动魄的创业大剧在王守东的导演下上演了,短短四年的时间,他们不但依靠补偿贸易的资金修复了两座高炉,而且建起了县级钢铁企业最大的炼铁高炉,建起了国内独一无二的高炉煤气发电厂和全国首台环形烧结机。那个时候,他身材魁梧,英姿焕发,干劲冲天,再加上在部队当兵时熟读毛主席的著作,工作得法,敢于开拓,他就像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一样光彩夺目。有段时间,我的办公室和他的办公室斜对过,他除了接待客商,阅读文件,就是吸烟思考问题,吸那种很冲的将军牌香烟。他有时也发火,如果那个干部做错了什么,他会对他破口大骂,但他从来不骂犯了错误的职工,我知道他一是恨铁不成钢,二是心里装着职工。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起于卒伍,作为一名参军十八年的转业军人,王守东给了政府信任感,给了群众体贴感,给了工厂事业感,成功应该属于水到渠成。

        到了2000年左右,全国钢铁行业有次大的整顿和调整。为了实现集约、高效、环保的目标,山东省要求钢铁行业兼并重组重新洗牌,做大做强,否则就被淘汰。当时莱芜市的主要领导对王守东说,如果泰钢不能进入国家队,就只好交给其他钢铁企业。把自己辛辛苦苦养起来的“孩子”交给别人,王守东当然不乐意。要进入国家队,只好背水一战,才会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在2001年钢铁形势很不乐观的形势下,名不见经传的泰钢开始建设山东省容积最大的炼钢转炉,并在2004年建成华东第一条中宽带生产线。泰钢的动作让专家看花了眼,他们不理解,泰钢是疯狂的膨胀,还是顾此失彼的跃进。当巍峨壮观的厂房矗立在人们眼前,当人们目睹钢花飞溅、钢带飞舞的喜人景象,当穿着整齐工装的工人数着大把的钞票,都实实在在感受到泰钢的路走对了。那个时候,鲜花簇拥着他,掌声围绕着他,媒体报道着他,王守东成为莱芜市企业界的一面旗帜,一面迎风飘扬的旗帜。那个时节,是他最忙碌的时节,因为大炼钢在拆除的小炼钢旧址上重建,他关心安全问题,几乎每天都去现场,询问安全措施和安全防护情况,有时候他甚至亲自打电话催设备,到现场指挥安装。我对他的敬佩是真实的,我认为企业有这样一位好当家人,企业一定孬不到那里去。以后听公司别的领导说,在上炼钢转炉和中宽带的时候,他几次前往唐山钢铁设计院和北京有关部门,都是风餐露宿,有时候是一天一个来回,饿了,路边饭店里简单吃一口,困了,躺在车里睡一会,几多辛苦又有谁能知道。我记得大概是2005年春天或者2004年春天,公司团委举办朗诵比赛,厂里的朋友让我写篇演讲辞,推脱不过,就写了两篇应付。下班走在回家的路上,看着热火朝天的工厂,看着生龙活虎的工友,内心无比激动,回到家里一气呵成一篇诗歌《书记,您好》,竟然在全公司引起轰动,多少年后,仍然有人选择朗诵这篇诗歌。我一直认为,那是我写的最成功的诗歌之一,那是感情的流露,那是情绪的爆发,那是思想的澎湃,几次听工友朗诵,我的眼睛里都流出泪花。以后,听王守东说,他听了职工朗诵的这首诗哭了,激动的哭了。那个时候,泰钢发展到了人人羡慕的时候,站在莱芜市利税第一的位置上,吸收这么多的人员就业,一座座宿舍楼拔地而起,他不红也不行啊。

        把企业做大做强不错,关键是大与强没有一个衡量的标准。成立泰钢工业园,我认为是个很大的失误。早在一九九四年国家经贸委就发文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让企业轻装上阵去面对市场的竞争,可是真的不明白,在2003年市委市政府把周围十个贫穷不一的村子交给泰钢,建立工业园,搞什么“以工带农”。那个时候,很多企业把学校、医院交给了地方政府,泰钢却反其道而行之,把一万多农民收进来。其结果是可想而知,招工进厂的不好好干,职工的素质一下子下跌一大截子,再加上农民的狭隘性,不是这个村偷就是那个村盗,而且经常指使男女老幼要各种补助,上访胡闹。再加上建学校、建道观,修道路投入大部分资金,十个村子没有成为泰钢发展的助推剂,反而成了舍不掉的累赘。2015年,好在市政府的领导体谅企业的困难,终于把十个村子拿了回去。成立泰钢工业园,王守东做了下力不讨好的事情,不过作为一次尝试,也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经验。

        不锈钢是高精尖产业,是钢铁业的明珠。调结构发展不锈钢是完全正确的,可以说是非常华丽的转型。可是为什么我们的不锈钢却成了丢不得弃不得让人爱恨交加的包袱?想当初,我们冶炼不是不锈钢的不锈钢在全国很有名气,就是TS21系列不锈钢,也没见那家部门机关来刁难,可是偏偏在一味降成本上出了问题。精益求精好不容易打出的一个品牌,因为降成本降出了客户索赔的质量问题,结果这种不锈钢在全国臭了窝子,这是多么令人伤心的事情。质量、标准、生命是有机结合的整体,一个企业如果忽视了质量就是忽视了生命。我至今认为总裁王永胜这个观点是非常正确的,不要学习国有企业所谓的经验,那是国有企业的大员们喝着茶,吹着空调,看着书本攥出来的,根本不切合民营企业的实际。我至今有个观点,管理的力量是无穷的。但管理有个水土服不服的问题,如果水土不服,就是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从首钢的大承包到许继的末位淘汰,从海尔的6S管理到邯钢的倒逼成本,我们都学过,目前,除了海尔的6S管理还没有被经济学家指指点点外,其余的经验有的遭到了批判,有的风头一过已经一文不名,因为海尔是家名副其实的民营企业。华为发展很快,但是任正非的狼性管理谁也学不来。怎么办,一切按照标准办,结合企业的实际不断总结就会总结出适合自己企业的科学的管理准则。在不锈钢降成本和贯彻A管理模式这两个问题上,王守东表现出了他的豁达大度,如果追究,很多人难辞其咎,就是个别的公司领导也脱不了干系,但是,他除了在几次范围很小的会议上提出这个问题后,这个事也就偃旗息鼓了。我特别讨厌A管理模式,什么横可复制,竖可传承,简直吹牛皮不要脸,假如企业横可复制,竖可传承,世界上还会有倒闭破产的企业?你们费工夫搞一本厂长的岗位描述,别说管理,就是按照描述的要求简单的转一圈也要半天时间,搞这些东西简直就是胡闹锅台。

        自从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钢铁行业一直是跌宕起伏,你说他能不操心,不锈钢升级改造要他定夺,不锈钢热轧改造要他决策,上大高炉规划需要他平衡,工业园集中居住要他拿方案,还有杂七杂八的事情,接见金融部门的同志,会见政府部门的领导,会晤走访的客商,经常从天明忙到天黑。特别是进入二零一五年以来,钢铁行业进入非常刺骨的严冬,不时传来有关钢铁厂停产倒闭的消息,炼一吨钢挣得钱还不如卖一块冰糕挣得钱多,一万多人要吃饭,银行的贷款要归还,他能不着急。所有这些就加大了他工作的负荷,动脑筋想办法,一定保住这泰钢他一手缔造的事业。又加上人事问题,资金问题,项目问题,他要操多大的心啊。我认为,我们敬爱的企业领袖是累死的,活活累死的。

        盖棺定论,他不愧是经济界的英雄豪杰,他是名副其实的企业家,他是叱咤风云的企业领袖,他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积极贯彻者,也是一名与时俱进的党和国家政策的领会者。他带领从废墟上崛起的泰钢走过了三十一年,他太累了,付出的太多了,需要歇息了。人到了一定年龄就应该退居二线,把重担交给年轻人,让他们到大风大浪里闯荡,磨练,自己到幕后享受天伦之乐,养养花喂喂鱼听听音乐下下军旗,没早没晚的干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可是,世界经济的风云使他不敢懈怠,经济下行的压力让他枕戈待旦,去过剩产能的政策让他茶饭不思,一万余人的衣食住行使他夜不能寐。不要忘了,他是一位七十五岁的老人啊,身心绝不是个小伙子。其恶果可想而知,身体透支了就会透支生命。他走了,看看在他带领下建起的厂房,听听厂房里轰鸣悦耳的声音,虽然行业低效的阴霾还没有散去,留下这些,他走的也算圆满了!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我想起和他在一起的日日夜夜,他曾经给我讲起他的童年少年,他曾经和我讲起在部队的日子,他曾经和我谈论哲学和经济学,他曾经和我讲起他慈祥的母亲,他也曾经对我严厉的批评过,这些我都记在心里。我对他说,你就是骂我也是对的,因为你是一位老人。当今天他的突然离去让我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我只有深情的祈祷:王主席,一路走好! 

军营磨砺一个兵,自主请缨显雄风,

钢铁大业无止境,大道直行王守东。

        把一位省部级老领导2014年口头朗诵的一首赞美他的诗记在这里,算是对他最深切的怀念。

        不能再写了,眼睛里已流出泪花。

                    (2016年2月3日于青岛城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