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江作协】荷籽︱月亮天池——柴河游散记之三

 陈晓春 2020-07-30

 

月亮天池

              ——柴河游散记之三

文/荷籽

        我不知道我们登的这座山叫基而果山,而月亮天池又叫基而果天池,更不知道她有着千米的海拔,当我们来到这次游玩的最后一个景区,月亮天池时,大家很是疲惫,当初的那种兴奋心情已然减半,一听又是收费的景区,都觉得,在这自然的风景中一旦有了人文建设的内容,那多少会破坏一些内涵,当然也囊括着与风景无关的某些东西,所以交完费,我们的车行在月亮天池那条土路上时,我忙把车窗摇上来,看着车后扬起很高的尘土,心中对前方竟没了期待。

        带着这种平淡的心境,我们又行出了大约十几分钟,来到了这座山的脚下。如我想象的一样,景区内正进行着一些建设,看了看,多与月亮有关,这也是月亮文化在这里的再次展现。山脚下高矗着一座铜的雕塑,那仙女的腰肢纤纤柔柔地弯着,侧着美丽的面庞用双手捋着长长的秀发,长发刚好搭在她面前一个圆圆的盘子里,我想,那圆盘子可能就是天池,圆圆如月。一条栈道全部用木板铺就,悄然地伸向山的入口,站在这条栈道上,看它蜿蜒地伸展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长长地望不到边际,我不知道它的终点在哪里,那月亮天池是否在终端?我们惬意地行走在这条平平的栈道上,看两侧高大的古树,看林间各色的野花,又顺手里扯了条树枝,边悠闲地前行着边驱赶着直扑面庞的各种昆虫,,间或看到在断裂的树桩上丛生着的小白蘑菇,美丽的样子让我竟怀疑它是否有毒,不敢碰它,用手机拍下来直接传到了微信里,让我的朋友们看看这山珍吧,红红粉粉的花随处可见,使深林于茂密中渗着神秘,于粗犷中裹夹着柔美。

       也变得陡了起来,上山的游客一批批从我身边经过,我竟气喘吁吁地跟不上同伴们的步伐,昆虫的叮咬,林中的闷热再加上本就没报什么念想的心境,让我退而不前了,不是同伴们在前面的呼唤和身边游客说走一半不上去可惜哟!我真的就想原地坐下来。心里给自己鼓劲,咬咬牙,我继续向上攀登,追赶着同伴们,在我艰难地向上走着时,前面已有游客陆续地下山了,我就问:“还有多远啊。”大家都笑着说:“不远了,上吧。”月亮天池什么样子啊?好看吗?”“上去看看就知道了,值得一看。”走过身边的游客给我鼓着劲。越来越陡的栈道几乎变得步步是台阶了,好在走一段就会有一个缓台,能让我停下来喘息一会。在下山的人越来越多时我们终于登上了山顶。“月亮天池”就在我们登上的这座千米高山之巅,站在天池上方的平台上,俯瞰这天池,圆得让我感到离奇,水静得如镜面,我真怀疑这是人工修筑的,怎么那么圆,没看到她有出口和入口,就如一轮满月,静挂于林间,四面茂密的森林围绕着这天池绕着圈地生长,有游客说,这天池是火山口,她无论晴天还是雨天水位都保持不变,她至少诞生在两万年前,有着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壮美景观,天池的水深不可测,清澈无味,周围的林中多有兽类出没,在天池的四周踏出了许多兽道。说实话,我的内心的确被震撼,我被这神奇的自然景观折服,突然感觉自己在大自然里很渺小,神奇的大自然为人类制造了太多的奇迹,我们在他面前怎能不心生敬畏!

        走下月亮天池,回走的路上我多次回头看,对这里心生依恋。二天的游玩,即便是走马观花,也让我的内心如接受了一次洗礼,我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再次变换成文字,只有文字才能把这些美丽的景色如黑白底片样永远地留存!


作者简介

荷籽,黑龙江龙江县人。数年笔耕不缀,多篇文章发表于市、县报纸、杂志。现自由职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