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江作协】赵铁胜︱银冬之美

 陈晓春 2020-07-30

 

银冬之美

文/赵铁胜

        秋去冬来。花,不像往日那样鲜丽娇媚了;草,不像往日那样绿油油的了;树,也不像往日那样绿叶成荫了。似乎一切美景都变得荒寞了,人们看到这些景象,不免产生一种伤感,把冬天比作“残暴的君主”“扼杀一切生灵”的怪物。而我却认为,冰天雪地的世界里,犹如水仙花舒展玉臂,吐出清香,给银色的梦增香添色,处处呈现出银冬之美。不由得使我想起古代诗人赞美冬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仙风道骨今谁有?淡扫峨眉参一枝”等诗句。我觉得,银冬之美不仅仅是风景如画,更重要的是体会冬天的内涵。冬天是那么刚毅和果敢,是那么坚定与壮观,是那么飘逸和潇洒,使人们生活得更加从容不迫、临危不惧又能欣赏银冬之美。

        银冬与冰雪有着不解之缘。飘荡的雪花裹着空气中微尘洒向大地,吞噬了细菌,扑杀了病毒,清除了污浊,净化了大地,雕塑了自然,呵护了生灵。冬日清晨在阳光照下来,那些压着厚厚白雪的绿色松针更显得青翠了,树干也更加挺拔伟岸了。正如陈毅元帅在《大雪压青松》写道“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冬天像一个天然的吸尘器,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净化世间雾霾的义务。这不就是冬天刚毅性格的彰显吗? 每当这时候,吸一口被雪花净化的空气,是那么舒爽,飘飘欲仙的自由自在。望一望被雪花漂染过的景致,那么纯净,如碧空洗过那样晶莹剔透,无比壮美。

        银冬还像一个无情的考官,让万物经受各种严酷地考验。梅经受了冬天的考验,才会开得烂漫;野马经受了冬天的考验,找到了可食的草根;喜鹊经受了考验,筑起暖暖的巢穴。冬天考验了人们的意志,铸造了人们坚强不屈的品格。冬天让人们清醒地面对冷酷的环境,会自觉地选择坚强。唐代诗人柳宗元在那首《江雪》诗中写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写诗人抗严寒,斗风雪,毅然垂钓在寒江中。而今,入冬之后,各个学校,浇铸宽阔的冰场,让百万青少年,在冰天雪地里得到寒冷的锻炼。还有那些勇敢的中老年人,在江河的冰面上开辟出天然游泳场,他们冒着严寒,跃入冰雪中,进行冬泳。顶着凌冽的北风,畅游在冰水中,确实是向寒冬勇敢的挑战者。

        自古以来,冬天也练兵比武的黄金季节,更是保家卫国的大好时光,唐诗人卢纶在《和张仆射塞下曲》一诗中写道:“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字里行间洋溢着正气凛然的英雄气概。如今,驻守在祖国边陲的人民子弟兵,在冰雪场地,不断进行耐寒训练。他们冒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脱掉上衣,赤裸上身,大把大把的冰雪,往身上摩擦。高喊着口号,生龙活虎,志气盎然。通过抗寒的训练,进一步磨练战士们坚强的意志。准备在保卫祖国的疆场上大显身手。这正是冬天成为锤炼着人民战士坚强勇敢的熔炉。

        银冬不仅有冷峻刚强的一面,也有飘逸潇洒美的一面,她又像一位温文尔雅的艺术家。教人启开设计、绘画、雕刻的智慧,再造冰雪艺术美景。“北国冰雪作画,炫亮激情龙江。”黑龙江省各地,每到冬天,冰城与鹤城等地的冰雪艺术家们,设计方案,挥镐拉锯,在洁白的凌冰上发挥艺术才华,铸造出大型冰雕建筑,内装缤纷彩灯,辟出银装辉煌的世界,开创旅游的新天地,迎接海内外游人的到来。

        寒梅姣美是因为白雪的呵护,苍松伟岸是因为山石的映衬。同样,苦寒也在磨砺着人们成功的品格。所以,我们应该感谢冬天,是它为我们带来无畏的人生,带给我们对生命的赞颂,因为冬天的苦难把人们磨练成金子般的伟岸。


作者简介

赵铁胜,1936年生人。从事教育工作二十余年,后县委通讯组组长、宣传部副部长。1989年开始文学创作,在报纸、刊物、书籍上发表散文、随笔、报告文学、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880余篇。其中,获得国家级奖励5篇、省级奖励7篇、市级简历18篇。2007年著书一部《龙腾风采》27万字。现系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龙江县作家协会荣誉主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