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江作协】任中恒︱灰飞烟灭(四)

 陈晓春 2020-07-30

 

 灰飞烟灭(四)

(丧葬记忆系列散文) 

文/任中恒

        如今有些地方的葬礼程序更为复杂,与几十年前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极尽奢侈豪华。有违《殡葬管理条例》的殡葬改革要求的初衷。国家提出的殡葬改革,最主要的指向是积极推行火葬,改革土葬,破除旧的丧葬习俗,节俭办丧事。改革的目标是以推动火葬殡葬为方向。积极提倡火葬,逐步限制土葬,最终完全用火葬代替土葬。即便是土葬也提倡平地深埋,不留坟头的葬法。改革旧的殡葬礼俗,改革的目的是破除看风水、选坟地、搭灵棚、摆路祭、出大殡、打幡摔盆、烧香化纸、收送挽幛等迷信和铺张浪费现象,大力提倡文明、俭朴、节约办丧事的殡葬礼俗。减少铺张浪费的靡靡之风。树立良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风。

        那么,近年来龙江县的葬礼习俗有多少改变呢?实际上有些程序不仅未改,而且重隆丧厚葬成风。吊唁和送殡的人也来越多,场面隆重,热闹非凡,厚葬现象抬头,即陪葬品多且贵重,纸制品的汽车、楼房、元宝、电视应有尽有。坟墓巍峨气派,多车多辆,送丧队伍庞大无比,轰轰烈烈,隆重非凡。隆丧厚丧的例子也是数不胜数,屡见不鲜,前几年有人坐在立交桥上数过,最多的一队送葬队伍520多辆车,其中有来自北京、天津、湖北。浙江等外地豪华车就有几十辆之多。

        是什么原因致使丧葬过程即豪华奢侈又严重复古呢?大体有两个原因,一是改革开放后人都富了起来,余钱多了,就想在孝道上尽些义务,壮壮门面,给老去的人找回面子,给自己打上忠义孝子的标记。二是“南飞雁”造成的空巢现象,子女长期在外,没能近前尽其义务,在愧疚心里促使下“进最后之孝道”,形成葬礼声势越大越好。 

        孔子认为:“孝也者,德之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意即孝是礼仪、道德是根本。完整的孝道观,应包括:敬养—礼葬—时祭,三个环节。更重要的环节应该是活着时候的“敬养、扶持、陪伴、孝心”。而那轰轰烈烈的送葬及仪式都是辅助环节。目前,空巢老人大都孤单无助,凄凉的等候死亡。我们不知临死是一种怎样悲壮又悲惨的心路历程,我们知道很多子女在外的老人,咽气后子女才回来奔丧。不仅龙江存在多起空巢孤独死的情况,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此类空巢孤独而死的老人不计其数。你再有钱却无人去花,儿女在外无力顾及,每年只知道汇回金钱,而老人守着金钱财富孤独的死去。为此儿女内心愧疚,匆匆赶回,不惜本钱,奢侈的为老人做最后的送行,抵补精神的不安,找回内心的一点安慰。

  空巢孤独而死的葬礼虽不能成为奢侈、复古、厚葬的唯一原因。但它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存在。

        在外的子女们对孔子的话本末倒置,把礼葬摆在了敬养之前、形成了豪华的葬礼。儿女们知道守在家乡的父母都会一个个老去,曾提出“空巢老人的尊严就是我们的尊严”。于是很多人在父母活着时,总会邮钱邮物,表示孝敬。死后就用厚葬来给老人找回尊严。其实老人要的不是太多的金钱物资,而是相扶走完人生最后的里程。可“南飞雁”被铜臭引诱,不能遵循圣人之教“父母在,子不远游”古训,还是远离父母自我谋生去了。

        今天,参加厚葬的人群无一不对富足的“空巢”老人有福不会享而惋惜,却很少有人对老人的孤独感到怜悯。当越来越多空巢老人被风风光光送到火葬场时,还有几人能用儒家的道德良心去谴责那些平时不孝、常年不归的子孙呢?其实这种厚葬就是对传统孝道行为缺失的掩盖。更是人们充当孝子的造假行为,在葬礼上的拙劣表现。

        那些“南飞雁”匆匆葬完父母又去南方淘金去了,老家除了有父母的坟之外,再无牵挂。老家的念想也都随着父母的火化而灰飞烟灭了。


作者简介

任中恒,笔名耕牛,1953年3月生人。做过企管、党办、行政办的工作,机关退休公务员。在《黑龙江粮食经济》《齐齐哈尔社会科学》《黑龙江商业经济》等刊物发表科技论文几十万字。创作了近百万字的历史探索、散文、小说、评论、诗歌等作品,在相关的杂志或网站发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