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季散语】杨传河︱那个难忘的日子

 陈晓春 2020-07-30

那个难忘的日子

文/杨传河

1976年9月9日凌晨,新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同日下午4时以“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的形式公布这个消息。听到这个恶噩,全国人民震惊,亿万大众无不悲痛。大家惊悉他老人家去世如晴天霹雳、五雷轰顶,人们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上班无心干活,下班也不知道回家了,大家都不想说话,默默地静坐着,不知多久才缓过神来,然后自发地赶快上街买白纸回来做白花扎花圈、布置灵堂准备吊唁老人家。

那时候,人们对毛主席非常崇敬,正如当时非常红火的一首红歌里唱的那样:“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记得那年当天下午闻讯他老人家去世,同事们都惊呆了,有的老职工当场就哭了。单位领导含着泪水叫我赶快到文具店买白纸,回来要扎小白花,给每个职工佩戴。第二天分发小白花、扎花圈、刷大标语、拉横幅,写挽联布置灵堂,准备沉痛悼念毛主席。

第三天吊唁活动正式开始,我随着职工排着队来到单位会议室,灵堂两边摆着花圈,正中放着用黑绸布挂边的毛主席画像,两侧挽联是我写的:“挥泪泣别毛主席,誓将遗愿化宏图”,会场氛围极其肃穆庄重。一进入灵堂就听到哀乐悲惨地放着,再见会场两旁花圈及白纸黑字的横幅、挽联,耳闻目睹这肃穆的氛围,参加吊唁的职工们无不心情沉痛,有的开始哽咽、有的已泪流满面,在依次给毛主席的画像前放上一朵小白花时,大家已控制不住号淘大哭起来。这是当时的真实情景,是老百姓对领袖的一种阶级感情朴素地爱。那几天,除了有组织的去灵堂吊唁外,职工们每天都自发地去转转,给老人家送上一朵小白花,以示哀悼和怀念。

那时候电视机还未普及使用,单位里只有一台14英寸彩电,大家都想急切地看看首都北京哀悼现场。放置电视机的会议室里全是人,职工们都在静静地含着泪水观看着首都人现场吊唁毛主席。视频里毛主席躺在鲜花丛中,身上覆盖着党旗,在哀乐声中我们不由地也黯然泪下。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电视机,也是第一次在彩电的视频中看到毛主席他老人家。那视频反复播放着吊唁现场,职工们看了一遍又一遍,都不愿离开会议室,

毛主席逝世的第九天,也就是9月18日,党中央在天安门广场举行追悼大会,全国各地同时集会收听北京现场的追悼会。南京也不例外,只要能离开岗位的职工早早地被安排在主要干道上,与北京同步哀悼毛主席。那天阳光普照,大家都佩戴着小白花,肃静地等待着追悼大会开始。当街头上广播里响起追悼会开始,人们再也抑制不住悲痛,只听到人群里一片哭声,好多人因待时过久被太阳直射、加上伤心过度而晕倒,经抢救依然不离现场,这就是当年人民爱戴追悼领袖的真实情景。

那些天,人们始终沉浸在悲哀中,沉痛地缅怀伟大领袖毛主席。

作者简介

杨传河,原南京港务局客运站工会主席,已退休,1980年开始写作,先后在《新华日报》、《南京日报》、《扬子晚报》、《金陵晚报》、《南京晨报》、《南京港报》等多家报刊发表过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