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篇连载】濮云︱爱情是张纸(连载之十二)

 陈晓春 2020-07-30

爱情是张纸

文/濮云

第012章  合并 

  

  班主任也算是个人才,居然能把他们班从原来的五十六名学生带到初二毕业时的二十一名,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笑话。可是你让一个体育老师来带班级,这实在就是牛头不对马嘴,土枪打洋子弹,不伦不类的。 

  这学期校长换人了,所以郑丹也选择了去市里更好的学校去读书,精神上的失落对于姜晓明来说已经难以形容,他感觉自己没有感情上的寄托了,身体一下子就撑不住了,而且屁股上又得了湿疹,加上一直不见好转的头晕,他几乎陷入前所未有的痛苦之中。 

  那些读不下去书的,混日子的,因为各种原因被班主任逼迫退学的,还有自愿转学的,班里一下子显得冷清了,除了不怎么合群的吴炯以及低年级的杜鹃薛晓燕等人,其实姜晓明已经陷入了从未有过的孤独里,这段时间他又一个人坐在操场的柳树下,想着莫名其妙的事。 

   既然二班已经成了一团散沙,一团浆糊,学校就一杆子打散重新编排,一部分人被分到了一班,另一部分人被分到了三班,实际上应该算是三班改了字号叫初三二班。班主任是姜晓明以前的几何老师,脾气也暴躁,但比他们那个变态喜欢罚款的前班主任好多了。有时候人经历一场悲惨之后,所有小伤小痛都不算什么,顶得住大风大雨,就成为一种习惯。 

   姜晓明的新同桌是个个子矮矮胖胖,非常喜欢笑的女生,就像很多人说的那样,笑起来就刹不住车,反正就是笑点很低的那一类。她和姜晓明在五六年级时就认识,还是郑丹一个村,属于一个家族的,不过她辈分低的可怜,得叫郑丹一声姑姑,对了,她的名字叫郑蒙。 

   郑蒙和吴炯早就认识,不存在什么芥蒂,他们还同时认识一个叫谢晓飞的男生,并在合适的时间里引荐给了姜晓明,姜晓明又分别引荐他们认识了薛晓燕那些人,从此这个圈子以姜晓明为中心,拉开了一场又一场属于那个时代和未来许多年的故事。 

  新的故事就从那个新来女生开始说起吧。 

  林雪转来学校的那天阳光正好,开学已经有一周左右时间了,她是从隔壁镇上的中学转来的,后来得知林雪从小在外婆家长大,很少回秦圣来,除了暑假几乎不回来,和父母的关系非常尴尬,对秦圣更显得有些陌生。可能是外婆年龄渐大的缘故,父母不想让老人再受累,所以在林雪很不情愿的情况下,还是把她转回老家秦圣中学。 

  她有标志性的短短的马尾辫,细细的一缕,不怎么粗,看起来光滑柔顺,用一根深红色皮筋扎着,她给人一种特别清秀的感觉,脸上白白净净,笑起来很甜,人也打扮得体干净利落,但个子不高,又有几分瘦削单薄。 

  政治老师为了使同学们能在月考中顺利通过,让买了课外练习题,又让把他点到的重点知识抄录在笔记本上,一周里总要抽出二十分钟晚读作为政治课专用时间,虽然政治是正课,但同学们并没有这种意识,和数理化比起来明显不在一个档次,心理上常常把这门功课排斥在正课之外,由于考试是开卷,大家更不拿政治当回事。可是政治老师是教导处主任,脾气又不怎么好,一天撵着让复习,只好做做样子。 

  操场上像摆龙门阵一样,一个年级分了几个班,一个班又分了好几个组,全无章法可言,只要觉得和谁关系好,想去哪都可以。有的人二十分钟夹着书本到处窜,基本上没打开过政治课本。还有几个捣蛋鬼,从晚读铃声敲响的那一刻起,就钻进了盖教学楼剩下的砖堆子里,那里挨着墙,刚好有个空隙能容纳下两三个人,他们就在里面抽烟聊天,打发时间。 

  姜晓明已经被头晕折磨的完全没了之前的上进心,初三还拿着初一的英语书读,初二那会整天恍恍惚惚趴在桌子上睡觉,一年的天书读的他大脑一片空白,几本书有一半是新的,他有时候和别人说起这事竟得意洋洋,说这可能是几年来保存最好的课本了,完好无损,毫无瑕疵。 

  就是在这种状态下,他也是吊儿郎当的一员,夹着政治课本到处窜。两个班合并后,三班的新鲜血液就流了进来,填补了他们班没有美女的空白。整个初三年级,大概能被公认称作美女的大概有十个人,一班三人,二班忽略,三班就占了百分之七十。这几个人有学习好的,也有学习差的,还是那句老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学习好的美女找学习好的,学习差的找学习差的。学习好的那三个,姜晓明不怎么搭理,其实是人家对姜晓明不屑,可是学习差的那四个就不一样了,娱乐交友混日子是首位,学习不过是个过场,没有必要去认真对待,混完这两个学期,该干啥,干啥去。她们和姜晓明关系处的相当好,若要和薛晓燕杜鹃她们比,那自然不是一个层次,和她们之间仅限于同班同学之间无聊时打闹嬉戏,出了学校也不大可能混在一起。 

  四大美女中有一个和林雪同村的,叫方园。有这个条件和因素,她们认识和熟悉的速度自然飞快,几天时间就黏在一起不离不弃的。 

  方园个子很高,喜欢打扮的花枝招展,几乎是紧跟潮流,每周来穿的衣服都不同,其实她的家境并不好,也可以说非常贫困,听其他同学说每次回家因为买衣服都会和父母吵的不可开交。可能由于独生女的缘故,她父亲总会由着她的性子,咬紧牙关挤出二十块钱给她当生活补贴,她就觉得理所应当,在学校显摆,装成富人家的千金小姐一样,好吃的好用的都要隔三差五的买,不过不吝啬,会和同学一起分享,不知道情况的同学真以为她爸是村支书呢。 

  她买了一包辣条在操场上散发,看到姜晓明夹着书溜达过来,喊了句:“姜晓明,你吃不吃?” 

  辣条是个好东西,平时因为每周带来的资金有限,都只能一根一根的买,而且是隔三差五,决没有人敢一天买一次,像方园这样一次性买一袋的,不竖起大拇指喊一声大款是过意不去的。 

  方大款拿着父母的血汗向同学们献殷勤时,几乎没有人拒绝,更没有人会去想那么多。 

  姜晓明接过辣条,方园寄给他一张纸巾,说:“油性很大,小心弄衣服上了。” 

  姜晓明说:“方大款给的辣条,弄点油算什么,大不了别人离我远一点。” 

  方园说:“姜大才子说什么话都是一套一套,我说你把你的诗借给我看一下行不?” 

  姜晓明看到新来的林雪在跟前,很担心自己这点墨水漏了底,尴尬的挠耳朵,说:“那有啥好看的,我都觉得狗屁不通。” 

  方园说:“牛屁不通我也要看。” 

  林雪听的忍不住想笑,她也不算内向的人,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和姜晓明搭个话,她已经察觉到眼前的这个男生在班里甚至在整个学校都有很大的交际圈和影响力,她说不上原因,但是她的内心深处有种感觉提醒她,这个人她必须认识,而且将来有一天和他的关系要比方园和他好一些。 

  “拿人家手短,吃人家嘴软,把人家辣条吃了还不答应人家这点小小的要求吗?” 

  “这……我说的意思……哎!” 

  姜晓明不是主动的人,他一向被动,在与不熟悉的人搭话时总是有很明显的劣势,急的时候方寸大乱,说话支支吾吾,唉声叹气。等到熟了之后又废话连篇,滔滔不绝,哪怕是对方捂住耳朵也抵挡不住他流水行云般的“演讲”。 

  “我也喜欢看诗,以前在方中时就读顾城和海子的诗,什么《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呀,什么《陪伴》呀等等,虽然看不懂意思,那种感觉挺好。如果你不介意,等方园看了也给我看看吧。” 

  姜晓明居然对她刮目相看了,说实话,顾城和海子的名字他是如雷贯耳,但他们的诗歌是一首也没读过,关键是没那个条件,老爸不给买课外书,老师更不许看课外书,名曰:把自己课本弄清楚就不错了,还看课外书。 

  吴炯虽然整天夹着课外书满世界晃荡招摇撞骗,其实在课堂上被老师斥责和嘲讽了好几次,他当时心里不痛快,过后又跟没事人一样,继续他大学士的绅士风度。 

  姜晓明犹豫了,他也本可以继续拿自己的“诗集”在班里和学校里扮演知识分子或者诗人的角色,可是从当初郑丹在回信中提醒他修改的几处病句来看,这种装腔作势的姿态是不能持久了,他也就不再借本子给别人看。眼前这个林雪是从外校转回来的,见多识广,对自己那些无病呻吟的作品肯定嗤之以鼻,不笑的趴下才怪,到时候自己颜面何在,在学校怎么混?现在学习已经没了心思,就靠这点爱好支撑着自己继续前行,一旦信念崩塌,自己的末日可能就到了。 

(待续)


作者简介

濮云,原名刘凯,曾用名刘宏冲。,陕西咸阳市作家协会会员,陕西淳化县作家协会小说创作部部长,陕西淳化县诗词学会会员,陕西淳化县刘氏宗亲联谊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曾担任江山文学网檀香书苑总编、顾问,《淳化作家》微刊主编;今日头条原创作者,作品分别发表《咸阳日报》《华商报.今日咸阳》《检察文学》《精短小说》《作家导刊》《豳洲》《三原诗刊》《当代作家》《西南作家》及起点中文网、看书网、逐浪网等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累计发表文章200余万字,获各类奖项十余次,有作品收录《当代乡土作家》等丛书,著有长篇小说《谁给谁洗脑》《愿有岁月可回首》《爱情是张纸》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