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其疾如风,其徐如林

 布鲁斯邓bdtcis 2020-07-30

“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语出《孙子兵法-军争》。

据说,日本的战国时代,是镰仓幕府败落后,日本自动乱走向统一的时期,始自公元1464年,结束于公元1615年,持续约151年。在这个时期里,比较有名而广为人知的有四位:武田信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

武田信玄将这四句话,命人用金泥写在青色绢布上,作为武田军军旗。日本的名导演黑泽明,专门就这个历史题材,拍了一部很长的电影。电影中,武田信玄“不动如山”时,他稳如泰山,牢牢把控着他的权势和地盘。电影到了后面,武田信玄忽然盲动起来,最终一败涂地。这是电影的演绎,真实历史情况如何,得翻阅史书求证。

万维钢在他的《精英日课》某一篇文章中,专门写到了武田信玄信奉的十六字“箴言”。华杉在他的《讲透孙子兵法》中,也专门提到了武田信玄对孙子兵法这方面的恪守和发挥。

《易经》中有一卦叫做“需”。曾仕强教授将之解释为两个意思:一是需求,二是需要等待。这个解读很有意思。就像“初心”这个词语,我们一般的解释是“初始心愿”,比如要买一栋海景别墅、周游世界,或者为天下人谋福利之类。日本的铃木俊隆禅师,将“初心”诠释为:初学者的心态。初学者的心,空空如也,对一切保持开放,不受既有观念的约束。这又是一种开脑洞的解释,很有意义和深远价值。

今天又温习了《精英日课》中的一些文章,其中有一篇专门讲如何理解西方文化。文章的作者认为,关键是要以西方人的视野和价值观,来理解他们的言行。接着,文章总结我们传统文化的世界性价值:不要去比过去悠久的历史,和我们的民族特色,而要发扬我们传统文化中的高层次思维。主要有:

1、全局思维。看东西总是要看它所处的环境,看它和周围事物的关系。

2、实用主义,很少走极端,不为某种意识形态钻牛角尖。实用主义让我们充满乐观情绪。

“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这句话中,也体现了上述思想。初看这句话(当然,思考这句话的意义,需要放开我们头脑中的执念,以初学者的心态来研究和分析),直观感受是“动”与“静”的对立。这样的质朴思想,在《道德经》中很常见,比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再远的文化渊源,要讲到《易经》中的阴阳,一阴一阳谓之道,事物的对立面会在时间的流逝中相互转化。强与弱不是绝对的,一时间强,不代表永远会强,所以,我们有“居安思危”的传统。

譬如,古诗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病树前头万木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对生死转换的感慨。还有对得意的警示:花无百日红。

李小龙在创立他的武学思想“截拳道”的过程中,参考了很多哲学书籍,其中,老子的《道德经》对他的影响很大,他用水来比喻功夫。将水倒入杯子,它就成了杯子的样子;将水倒入茶壶,它就成了茶壶的样子。

功夫中对立的两个面是“攻击与防守”,也是阴阳的转变。攻击时,就露出了防守的破绽,容易被人攻击。防守时,当然无法攻击,也不能赢。功夫就是攻与防的不断转化、流转,就是这么一种有趣的“游戏”。

这样的思想,正好体现了我们的全局思维。我们总能轻易看到事物相互对立的两个面,不会在一个面上钻牛角尖,进入死胡同里出不来。

如果从《易经》出发,来理解为什么有时候要“其疾如风”,有时候要“其徐如林”,可以用“需”卦来解释。那就是:时机到了,要迅速行动。如果时机不成熟,不可贸然行动,不然必败。因为,在树立某个目标后,我们需要等待最佳行动时机。

《孙子兵法》和《五轮书》都讲求最佳的战斗时机。孔子晚年的那句感慨,“时也,命也”,只四个字,却发人深省。

商业上的案例,比较有名的是之前鼎鼎大名的摩托罗拉公司的“铱星计划”。这个机会耗资巨大,奈何时机不成熟,拖垮了摩托罗拉公司。吴军博士在他的书中分析失败的原因,认为是因为它出现太早,远超时代的需求。

电动汽车也是如此。电动汽车在上个世纪就出现了,但因为当时的技术不成熟(电池和充电技术),没能发展起来。到了近十年,电池技术较之以前有飞跃性的进步,做电动汽车的厂商也越来越多。这些入局者,相信电动汽车是下一个蓝海市场,是公司的未来。

有句话说,创造是想法的连接。将各项技术组合起来,就能诞生新物种。智能手机就是这么一个新物种。一个创意、一件新东西,如要在时代中生存下来,就一定要符合当时的技术发展潮流和应用趋势,整个社会环境要支持它的存在。

什么时候要静,什么时候要动呢?谁想速战速决,谁又想等待时机、尽量拖延呢?实力强大的一方,肯定想速战速决,久战之下,必定损耗极大。实力弱小的一方,肯定要想办法尽可能拖延,待到自己的力量壮大了,对方的士气也没了,这才会反击。这时候,原来弱小的一方,变成了强大的一方,肯定想反戈一击,速速求胜。持久战,是“敌强我弱”时的策略,弱方需要等到好时机。

判断力极难获得。有时候,会因为害怕犯错,害怕造成损失而难以下决定。有时候,又过于冒险,不停地作,最后自作自受。如果明明看准了一个好机会,却因为犹豫不决而与之错失,那这个机会实际上就不是你的。没有抓住的机会,就不是机会。当然,还有很多机会,不过是虚幻的影子,却能引诱很多人盲目动作,最终自作自受。

好机会来了,没有抓住。虚假的机会在我们面前晃荡,我们徒劳地去抓住,却始终是一场空。如此种种,都是没有把握好时机。在该静的时候,没有静下心来。在该立即行动时,选择了犹豫不决(观望)。

对每个人来说,在他的日常生活中,这是个接近于永恒的问题:何时需要立即行动,何时需要等待时机?这考验我们的头脑,检验我们的人生经历,以及我们在自己的人生经历中所获得的反思后的智慧。

虽然事实和结果冷冰冰,毫无人情味,但我还是对“虽锲而不舍地努力,最终却挫败”这种情况保有敬意。我们的大部分努力,虽然出发点和愿景都是好的,但最后的结果,或许在掌控中,或许超出了我们的掌控。作为优缺点并存和不断进步或一直固执己见的人,我们无法拥有一个完美的人生。很多事,既发生在外部世界,也发生在我们内心那块小小的方寸之地。得偿所愿,和事与愿违,是我们经常面对的两个相互对立的结果。

我窃以为,意识到我们与生俱来的“全局思维和乐观主义”的能力,能在快速变化的时代里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平静的内心。我们将能分辨出:被错过了的真正的机会,和虚幻的其实不存在的机会。在认为“我”能有所作为时,果断出手,虽然不一定能成事,但不会心中有愧。在认为“我”不宜盲动时,守拙不动,绝不盲目作为,韬光养晦,等待最佳时机。

“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的境界,需要我们每个人细细品味,慢慢琢磨。用一生的实践,不断给出答案。

年轻时,我们每个人一般都会因为性情冲动而过于鲁莽。随着年龄渐长,会慢慢地因为过于保守而不再积极行动。

行文至此,我自问:我如此解释这句话,是不是在自欺欺人呢?我是不是在用我所知道的这些知识,论证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目前我认为且相信以下判断:如果真的认清了那些我们错过了的真正机会,以及那些虚假不实的假机会,我们能很快恢复内心的平静,体验到像山一样泰然自若的安稳和幸福。

在我看来,“假如……”这个句式,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多数时候只是自我安慰。其中,有自欺的成分。这个句式经常让我们陷入内心的冲突和挣扎,搅乱内心的安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