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进入民国后,他过得怎么样?

 昵称535749 2020-07-30

2020-07-30 10:18 

华人号:历史

提起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状元,估计很多人都不太清楚。但要说起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那知道的人就太多了。就在刘春霖中状元的第二年,大清就废除了科举。在他中状元的第七年,大清也灭亡了。那进入民国后,刘春霖又过得咋样呢?别急,听小编给大家慢慢道来。

刘春霖学习经历

刘春霖,字润琴,号石云,是直隶河间府肃宁县人。他出生在一个贫寒家庭,父亲曾先后在济南、保定的府衙当差,母亲也在知府家当女仆,所以他从小跟着父母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8岁时,他被送入私塾读书。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学习刻苦,天赋也不差,所以很得老师的赏识。后来父亲因为工作调动前往保定,刘春霖也随之进入莲池书院读书。连续攻读十多年后,刘春霖在学业上长进很快,很受院长吴汝纶赏识。

考卷

清光绪三十年,刘春霖参加了那一年的甲辰科考试。原本刘春霖并非状元,却因为名字沾了光。当年恰逢慈禧70大寿,朝廷内忧外患,她便想从科举中找点祥瑞出来。结果在礼部呈上来的考生名单中,排在第一位的便是广东考生朱汝珍。慈禧一看到“珍”字,便想起了光绪的珍妃,心情一阵郁闷。同时,两广地区常年在闹革命,所以慈禧对那地方的人也没好感。于是朱汝珍就这样落选了。

刘春霖中状元

慈禧翻开了第二个人的试卷,发现这名考生的字迹很工整,文采也不错。最为关键的是,名字挺好。刘春霖,“春霖”二字有“春风化雨,甘霖普降”的意思。当时中国正闹干旱,朝廷急需一场大雨来救灾。于是,刘春霖就被慈禧定为了甲辰科状元,而朱汝珍则屈居第二。由于清政府次年便废除了科举考试制度,所以刘春霖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

考卷

中状元之后,刘春霖先是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不久之后又被派往日本东京法政大学深造。归国后,历任咨政院议员、记名福建提学使、北洋师范学校监督等职。清朝灭亡后,袁世凯的北洋政府为了沽名钓誉,又将这位状元郎聘为总统府内史(相当于秘书长),兼任中央农事试验场和直隶高等学堂学监等职。袁世凯死后,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和曹锟等总统,依旧将他留在大总统府。

王揖唐

民国时期的命运

刘春霖目睹军阀混战,政治腐败,遂将自己在总统府任职比为“执戟郎官”,并于1928年退隐北平。溥仪担任“伪满洲国”执政后,有人邀请他出任伪满教育部部长之职。刘春霖一口回绝。“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占领北平。刘春霖曾经的同僚王揖唐做了汉奸。他想利用刘春霖“状元”的这块招牌,便邀请他出任北京市市长。

刘春霖

刘春霖再三拒绝,惹怒了日伪军。第二天,日伪军就上门抄了他家,将他全家人赶了出去。后来还是他出重金托人说情,日伪军才归还了查抄的财物,让他家人回到家中。此事给了刘春霖很大的打击,从此他闭门谢客,以诗书自慰。1944年,他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逝世,享年72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