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江作协】任中恒︱《偷吃》观后

 陈晓春 2020-07-31

 


《偷吃》观后

文/任中恒


今天中午我在“朱家坎茶亭”里看到厚成挂上《偷吃》这个小视频。这是一个极其简单的父爱故事,而里面却蕴含着丰富的传统伦理道德,令人感动,让人思索。作者没有对父女交流做过多的表述,也没有对父爱进行深度渲染。只是一个建筑工人带女儿在小饭馆里午餐吃面的镜头,父亲坐在桌子的对面,看着女儿吃完一碗面,并给了女儿晚餐的一点零钱。女儿上学走后,父亲却偷偷的拿起自己带来的干巴馒头,抹着女儿吃剩的面汤在自己吃着。女儿回来取书包,看到了父亲正在吃那一点点残羹。顿时流泪,她知道了父亲的囧境,知道了父亲的不易,感知了天下父母心,她擦去眼泪去好好学习,践行父亲的梦想。一个两分钟的简要故事。让读者既看到了温情,又感觉到了一种苍凉。温情的是父亲对女儿那种关爱,苍凉的是父亲为何连一碗面都舍不得吃!

其实这个故事至少让人预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这个家庭可能是一个不完整的单亲家庭,或者是妻子处于病态的家庭,父亲一方面要关心女儿上学,另一个方面要攒钱为妻子治病。二是这个家庭可能是,在中国经济发展大环境下,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后,这个家庭的主妇去了更远的地方,形成“牛郎织女或”“留守儿童”现象。三是这个家庭债务缠身,每月必须偿还“房贷”或“天灾人祸欠款”或“投资失败带来的厄运”。

不管这位父亲顶着多大的压力,都表现出作为父亲的担当意识,他尽管生命或命运经历过蹉跎,而他没有灰退,仍旧对女儿的学业和未来充满期待,自己仍在省衣缩食地积蓄着未来,拿着自己的身体为赌注,去赌明天更美好。我思考到这里,有点不忍,真的为之心酸。



作者简介

任中恒,笔名耕牛,1953年3月生人。做过企管、党办、行政办的工作,机关退休公务员。在《黑龙江粮食经济》《齐齐哈尔社会科学》《黑龙江商业经济》等刊物发表科技论文几十万字。创作了近百万字的历史探索、散文、小说、评论、诗歌等作品,在相关的杂志或网站发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