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江作协】黄乃顺︱看电影

 陈晓春 2020-07-31

 


看电影

文/黄乃顺


        今天下午保险公司,在百花商场电影院举办新产品发布会,并邀请客户观看电影《我不是药神》。电影院里座无虚席,观众都深深地被电影里的情节所感动,两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
        我走出电影院心里感慨万端,到家后突发奇想,想法写写这次看电影的感想。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每当学习新课文,老师就让我们写读后感,要是看场电影老师就让我们写观后感。老师用这种方法培养,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写作能力。时过境迁现在年纪大了想写点东西,还觉得有点力不从心了,也不知道从那里下笔,冥思苦想后,觉得还是重新当一回小学生,就写写今天看电影的感想吧。
          我已经几十年没有进过电影院了,也淡淡忘却了看电影这个概念。有时无意中听到年轻人张罗去看电影,我就纳闷家里不是有电视机吗,看啥节目都有吗,为啥还要花钱去看电影呢。
        我这次怀着遥远陌生,而又好奇的心情走进电影院,进去后顿时让我目瞪口呆,现在的电影院和以前的电影院完全不一样,真是今非昔比了。电影院室内的装修谈不上金碧辉煌,也是高雅而豪华。我坐在松软舒适的靠背椅上,前边视野开阔,宽大的屏幕清晰地呈现在眼前,影像逼真栩栩如生,巧妙的音响布控,发出的立体声音,让观众犹如身临其境。我看着大屏幕,脑海里却不断闪现出童年时看电影的趣事。
        六十年代时,县里的电影放映队,每年大概能到一个生产大队放映两场电影。所以在我童年时候看一场电影,也是很奢侈的一件事了。每次放映队刚到公社消息就不胫而飞,传遍每个村屯,男女老少都盼望放映队能快点轮到自己的大队。尤其是小孩兴奋的就像过年一样高兴,当放映队在附近的屯子放电影时,大家都互相转告,早早地吃完晚饭,成帮结队向放映电影的屯子走去。
        在生产队宽敞的场院里,人们把两个马车按电影屏幕宽窄固定稳了,把两根木头杆子竖立在马车上绑牢,再把投影布挂在两根杆子上,这样投影布就固定好了。原本生产队的场院是屯子里最宽敞的地方,但这时南北二屯的人都聚集在这里里,宽敞的场院也显得十分狭小而拥挤了,有的人不得不走到屏幕的后边观看,那时候没有彩色电影,放映的都是黑白片子,但这丝毫也不影响人们看电影的兴致。
       夏天成团的蚊虫在放映机的光线里飞舞,屏幕上就有很多小黑点在晃动,观众在看电影的同时,两手也不能闲着,不停地拍打叮咬在脸和胳膊上的蚊子。冬天观众两眼紧盯着电影屏幕,嘴里呼出的哈气,在眉毛和棉帽子上结成厚厚的白霜。冻的两只手一会抄在棉袄袖里,一会举到嘴边用热气哈哈,冻的两只脚在地上直挪动,但是也没有一个人离开。
         在城里看一场电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先在售票的小窗口前排队买票。无论春夏秋冬,长长的买票队伍慢慢地向前移动,有时候好不容易排到窗口时票又卖完了。当时谁要是能买到几张电影票,人们都会投去羡慕的眼光。即使已经买到票的人,也是两眼紧张地盯着放映室的大门,等到放映室的门一打开,人们就像打冲锋一样往里挤,因为那时候不是对号入座,只是在放映室的地上摆放着长条板凳,谁先进去谁就能抢到前边的好位子。
       今天我虽然只是看一场电影,但给我心灵却以极大的震撼,看到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让我理解了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还是那样钟情于电影,那是他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及时地欣赏高科技的成果,追随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


作者简介

黄乃顺,龙江县人。已退休,闲暇时喜欢看书,时不时动笔写下所思所想,文字积累无数,喜结文字上的朋友。现作家协会会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