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0年前农村常有,耕地时到处跑,农民追着打,如今不多见

 农民话农村 2020-07-31


说起以前的农村生活,现在回想起来非常有意思。农村的资源自古以来就十分丰富,千万种植物,数不清的动物,各物种与人类共同生活在大山深处。有时候他们不小心成了人们的口中食物,有时候糟蹋了庄稼让人十分痛恨。如今国内开始全面禁食野味,重新划清了人与动物的界限,也让我们对动物多了一丝的敬畏。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差不多30年前的农村,有种植水稻的农村地区,常泛滥一种小动物有,一到耕地时节的时候,它们就会从地下跑出来四处乱串,一些不解气水稻被它们糟蹋的农民遇见了总会追着打。但因它身材瘦小,往往能在人的面前逃之夭夭。

这种小动物俗话叫土狗,实际却不是狗。在学名上准确地说应该叫蝼蛄,是一种分布在我国十分广泛的小动物,南北方都有,但在农业上它常破坏庄稼被定义为害虫。蝼蛄作为害虫,它主要就是把我们农作物的鲜嫩根茎作为食物,如水稻、大豆、花生等都是蝼蛄祸害的作物。在许多农民眼里,蝼蛄是深痛恶绝害虫。

30年前农村粮食种植主要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对于水稻都是零散耕种,一整片的水稻都是分散管理,各自耕种,然而发生虫害,如蝼蛄,常因为管理分散难以统一对蝼蛄进行治理,于是每到水稻生长季节,总会发生很大规模的蝼蛄虫害。每当在耕地翻土的时节时,地里跑出来的蝼蛄正好让农民解气,遇上了就追着打,恨不得全部清理掉。

时间30年过去,如今蝼蛄应该算不多见了,或者很多人都没见过了。这原因主要是近年来农业发展从个体种植变成承包制的整体种植,对虫害防治做统一治理,蝼蛄虫害发生少了。其次是各种农药杀虫剂泛滥,蝼蛄作为稻田的一大害虫,农药领域早就专门研制出对付蝼蛄的特效农药,经过多年的使用,如今蝼蛄在农业领域也算是销声匿迹了。

30年前常有的蝼蛄,其实在许多农村人眼里除了是一种害虫之外,更是一种可油炸的美味,可下饭,还可当零食,各种吃法正好弥补了当时缺乏的粮食。当下全国到处禁食野味,如今大家可不要再打它的主意了,如果遇到也请善待它。

以上只是大众潜意识当中所认识的蝼蛄,实际上蝼蛄的价值可不仅仅这些,也不单纯是一种害虫而已。对于蝼蛄最早的记载是2千多年前的《尔雅》,其中是以天蝼对蝼蛄进行记载,后来蝼蛄的药用价值最早记载是《吕氏春秋》,但更为准确地记载蝼蛄药用价值的是《纲目》,详细记载为:“蝼蛄穴土而居,有短翅四足,雄者善鸣而飞,雌者腹大羽小,不善飞翔。吸凤食土,喜就灯光,人药用雄。”另外在现在许多民间偏方还有用到蝼蛄治疗淋巴结核,但具体用法需要科学验证才可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