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物︱千里之外的爱心链接 ——记热心公益的爱心企业家陈汉兵

 陈晓春 2020-07-31

千里之外的爱心链接

——记热心公益的爱心企业家陈汉兵

文/陈晓春

一封信

        2018年3月18日,因患急性胰腺炎入院治疗,病情初步好转后在家康复休养的江苏成越抛丸机械有限公司陈汉兵董事长收到了一封来自千里之外,贵州省兴仁县巴铃镇林家田村高三学生李艳庆同学代表全村15名贫困学生发来的慰问信,信中对陈汉兵董事长的病情表示无比关切,向陈汉兵董事长表达了深切的慰问,并送上了15个山村贫困儿童一片浓浓的祝福。

尊敬的陈汉兵董事长:

        您好!首先愿这只言片语能捎去我们这些远方孩子的问候。

        近日得知您身体欠安已入院治疗,我们诚挚的希望您能早日康复。这个祝福来得有些迟了,还请见谅!

        去年,您踏入了我们那一方小小的土地,为我们送去了温暖和希望,然而,我们对您的感激之心只能藏于心中而无法向您表达。近日听闻您身体欠安,孩子们的担忧之情溢于言表。

        疾病,它似乎总是无处不在,并且在我们不经意间侵入我们的体内,攻击我们身体,吞噬我们的精力,将我们打倒。我们此刻能做的就是坚决抵抗,永不认输,用我们的毅力去与病魔抗争,还我们自己一个健康的身体。

        我们知道您现在正经历着疾病带来的痛苦,但您一定要有信心,因为在您身边有许多人正默默关怀和支持您,家人、朋友、亦或是那些曾经得到您帮助的人,大家都希望您能快快好起来。柳暗花明又一村,过了这一痛苦,您一定会比以前更加幸福快乐的。为了这美好的明天,我们真心的希望您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坚定信仰战胜病魔。我们这些爱着您的人,希望您将我们的爱转化为与疾病抗争的力量。最后我们也希望您知道,在这遥远贵州小山村里,也有一群孩子挂念着您,为您守候,为您祈祷,为您祝福!

        遥祝您早日康复!

李艳庆

2018年3月18日

        贵州-江苏,兴仁县-大丰区,相隔千山万水,中国地图查一下,两地直线距离2100公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封慰问信,将15个孩子的祝福之情与一颗热忱公益的大爱之心紧紧相连?让我们将目光投向那个远在千里之外的遥远的小山村。

两地情

        2017年8月22日上午,贵州省兴仁县巴铃镇林家田村村部会议室内,掌声阵阵,欢声笑语,江苏成越抛丸机械有限公司陈汉兵董事长、李生雨总经理精准扶贫资助贫困生签约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

        在仪式上,江苏成越抛丸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汉兵,中车贵阳车辆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杨再祥,巴铃镇党委副书记安继波先后发言,阐明了困难学生受教育资助活动的意义,资助对接的由来及背景过程。

        原来,江苏成越抛丸机械有限公司与中车贵阳车辆有限公司是十多年的合作伙伴关系,由于工作需要,陈汉兵董事长长期往返于贵州与江苏两地之间。在贵州工作期间,特别是驾车经过山区的时候,经常看到许多学龄儿童,这些本应该在学校孜孜求学的孩子们,却在公路两边摆摊设点,或者就在瘦弱的肩膀上挎着篮筐,向行人兜售水果、玉米等食品。对此现象,陈汉兵董事长感到深深的困惑,难道这些孩子的家长教育意识这么差,如此小小的年纪就让孩子辍学出来赚钱?

        2016年一次出差途中,陈汉兵董事长终于忍不住向同行的贵阳车辆有限公司工会杨再祥副主席提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杨副主席听到这个问题,也深深地叹了口气,向他解释说,这些学龄儿童辍学在家,不是学校的问题,也不是家长的问题,而是因为这些孩子所在的家庭极度贫困,无法供应孩子上学。虽说现在普遍实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可是这些家庭穷得连孩子上学的生活费都付不起啊。

        陈汉兵董事长听了这话,心头觉得沉甸甸的,为这些孩子的学业和未来的人生之路感到深深的担忧。他想,近年来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贫困攻坚战也已经打响。但是,国家幅员辽阔,需要帮助的对象太多,政府一时还没有能力照顾到每一个方面,特别是这些大山深处的角落。自己作为一个事业上的成功人士,是否应该为这些孩子们做些什么呢?他心中这样想着,口中便对杨副主席说道,如果条件许可,自己愿意出资解决一部分失学儿童,至少是10个小孩的生活困难,一对一对口资助,帮助他们重返校园,让他们在校园中、在知识的海洋中度过自己人生最宝贵、最美好的时光。

        说者有心,听者也有意。2017年,全国性的对口扶贫、精准扶贫工作轰轰烈烈的展开,中车贵阳车辆有限公司作为国家大型企业,地方龙头产业,扶贫工作当仁不让。工会杨副主席想起了陈汉兵董事长的意愿,就再次向他提起了此事。陈汉兵董事长当场表态,当时想对口支助贫困学生的想法,确实是自己的真实想法,既然现在条件成熟了,就抓紧时间赶快实施,争取让那些失学儿童早日重返校园。

        于是,杨副主席联系了帮扶单位兴仁县巴铃镇林家田村,经过镇、村两级仔细筛选,选出了15名需要帮扶的特困学生,名单报到了陈汉兵董事长的手里,让他在其中选出10名学生对口支助。资助的内容是每年提供贫困学生2000元生活费。陈汉兵董事长拿到名单后说,既然是15 名特困生需要帮助,怎么能帮了其中的10 人,而让其他5个孩子继续辍学呢,他表示要将15个孩子全部纳入资助的范围。与其同行的公司李生雨总经理也表示,愿意共同支助这15名贫困学生重返校园。就这样,一份跨越2000多公里的对口扶贫合约生成了。

        2017年8月22日上午,贵州省兴仁县巴铃镇林家田村村部会议室内,陈汉兵董事长在教育扶贫资助协议上正式签字,接受资助的15名学生最大的19岁,高中三年级,最小的7岁,小学一年级。按照资助协议,15名贫困学生只要在读,每人每年能得到2000元助学帮扶,直到大学毕业工作为止。

        陈汉兵董事长在讲话中特别指出,除按协议每年出3万元助学帮扶15名学生外,今后受资助学生只要考上一本以上重点院校,将一次性奖励该生1万元,考上北大清华者,一次性奖励该生5万元。目的是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学到更多的知识,取得更好的成绩。

        整个签约资助仪式由林家田村第一书记方有坤主持,他代表村支两委及15名贫困生家庭领收了受资助第一学年的三万元钱。三万元,不是一个很大的数目,但他代表的是一个有爱心、有担当的社会有识之士的一份情、一片爱。正如学生代表李艳庆同学发言所说:“您的支助,减轻了我们的学习负担,减轻了全家人的生活负担,更如一阵春风,吹走了我们心中所有的愁苦和担忧,可以使我们轻装上阵,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给我们带来了对未来的无限美好的憧憬和希望……”

三点心愿

        在谈到无偿支助贵州省兴仁县巴铃镇林家田村15名贫困学生这一事件时,陈汉兵董事长讲起了他埋藏在心中许久的三点心愿。

        首先,陈汉兵董事长也是出生于农村的贫困之家,幼年生活十分艰苦,受家庭条件所限,没能接受到完整的高等文化教育。特别是在后来的创业生涯中,由于受到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所限,使他的创业之路走得特别艰难。现在,通过自己的努力拼搏,事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那么,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一定要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特别是需要帮助的学生,让他们能很好的完成自己的学业,不能让他们的人生留有遗憾。其实,在说这番话时,陈汉兵董事长的眼中,还包含着对自己未能接受高等教育的那种深深的遗憾。

        其次,陈汉兵董事长的创业之路,尤其是将自己的抛丸机产业延伸至铁路行业,开发对“敞、平、篷、罐”四种车型实现自动化处理流水线,就是在贵阳起步。创业之初,公司的发展得到了中车贵阳车辆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如今,自己的公司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与柳州车辆厂、石家庄车辆厂、太原车辆厂以及广州、武汉等地的车辆制造企业有了广泛的合作,承包了十多家企业的生产流水线,2017年,公司跨入了抛丸机行业产值前十强、纳税前十强。陈汉兵董事长说,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公司的负责人,应该拿出自己的一份爱心,来回报当地,回报社会,这是一份义务,也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份担当。

        第三,就是对下一代的爱心与责任心的培养。在这次深入大山深处扶贫的活动中,陈汉兵董事长带着自己的儿子、外甥、姨侄一路随行,带着他们深入到每一个贫困学生的家中,让他们亲身体会贫困学生的生存环境、生活环境、学习环境,让他们感受自己的生活与学习环境是何等的幸福,又是何等的幸运。同时,培养孩子们的仁爱心和责任感。陈汉兵董事长说,我们的希望,我们的未来,都寄托在下一辈的身上,我们的下一代,不仅是要有文化知识的人,而且更应该是具有大爱之心的人,是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人,是有担当的人。只有这样,我们的未来才有希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