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借条、欠条、收条(范例)

 于律师资料库 2020-07-31

    一个篱笆三根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是社会性、互帮性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难免会需要同类的帮扶,向朋友借钱就是我们日常经济生活中常见的。借钱者思前想后才能张开尊口,出借者亦辗转反侧方能下定决心出借。

      俗话说借钱容易还钱难,因索债引起越来越多的的民间借贷纠纷,特别是在经济L型下,出借人如何既能保护人情事故,又能保护自己的利益,常常采用借条、欠条、收条三种最常用的字据凭证。但是,你以为有了字具就能合法有效么?大错特错,借条、欠条、收条在司法实践中它们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因此,为了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大家必须重视,既使碍于人情事故,也要关键性的要素补齐,便于维权。本律特推出借条、欠条、收条各一种范例,以备大家不时之需。

文书的具体细节,还请您仔细斟酌使用,既要保护自己利益,也不能伤害到情面。如有不明之处,欢迎咨询本律。祝顺心如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