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道明 | 无用为大用,心安则身安。

 天下丛林 2020-07-31

陈道明,一个被人称为“清高得只肯在戏里低头的男人”。

在人人自称“老师”的年代,64岁的陈道明却始终以“戏子”自居,在大染缸似的娱乐圈,他就像一股清流。

从业三十年,一共只参与拍了35部电视剧,18部电影,却被称为中国最有价值演员之一;

从不秀恩爱却是始终如一,谢绝酒局,最爱回家陪在妻子身边;

别人争着上头条,买热搜的时候,他弹钢琴,练书法,读书,为女儿做衣服、为妻子裁皮包…

陈道明一生都演绎着一个道理:做人,别把自己太当回事儿。

1

自信过了头,就是自大

让陈道明一举成名的电视剧莫过于那部被大众津津乐道的《末代皇帝》了,剧中的陈道明出演爱新觉罗·溥仪。

然而谁也知道大红大紫的他,在此之前曾在天津人艺话剧团跑了7年龙套。

他曾回忆道:“我在天津人艺,有七年的时间,在台上一句台词都没有,这一场演匪兵,下场演伪军,再下场演特务,最后演八路。”

他对自己的职业定义就是:一个戏子,一生只做这一件事,做到极致,就是高级。

家喻户晓的陈道明又被黄蜀芹导演看中,邀请来拍摄电视剧《围城》。

众所周知,《围城》中的方鸿渐身上泛着喜剧式酸腐气息,而陈道明知识分子家庭的出身背景,身上透着书卷气,让黄导觉得这个角色非他莫属。

就连钱老本人也写信称赞他:“感谢你,让我看到一个活的方鸿渐。”

陈道明深知要想演好这个角色,还得亲自前往原著作者——钱钟书家拜访。

到了钱老家,陈道明被陈设简朴、书香氤氲所感染,深知自己知识素养的贫乏。

等到《围城》热播,全国人民都认识了陈道明,觉得他演活了这个不中不洋的文人。

连演两部热剧的陈道明难道没有骄傲过吗?当然有。

但坚守自己为人处世之道的陈道明清醒地认识到,再这样浮躁下去,就会彻底沦为一个浅薄无知的人。

做人,最怕把别人客套的赞美当真,把自己当作了不得的大人物。

自信过了头,就是自大。自大的人往往会高估自己,也低估别人。

世界上从来不缺优秀的人,缺的是优秀而又不把自己当回事儿的人。

2

退一步,悦纳自己的平凡

谈起陈道明的家庭,人们都说杜宪有福气,才能嫁给他。但陈道明却说:“娶到杜宪,是他三生有幸。”

1978年的夏天,24岁的杜宪还在北京广播学院求学,属于典型的“白富美”,家境好、学历高、长得也水灵

而当时的陈道明23岁,一无学历、二无名气、三无社会地位,在外人看来两人差距相当大。

杜宪却没被世俗眼光所干扰,与陈道明顺利成婚,两人育有一女。

婚后陈道明事业开始有起色,育儿的重任就落在了妻子杜宪身上。

杜宪辞掉原本在央视新闻联播主持的工作,毅然决然回归家庭。

正因为背后有这么一位贤妻,陈道明才能全情投入到挚爱的演艺事业当中。

陈道明得意地谈起他的妻子:我们家杜宪呀,大家风范,荣辱不惊!

如今,杜宪已出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夫妻俩平日里绣绣花、种种草,岁月静好,令人艳羡。

3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

不拘一格的陈道明在1993-1999年,最火的时候,选择了半隐退,开始阅读、练习书法。

有人问他这样做值得吗?

他笑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活法是自己的。”其实,陈道明是发现了独处的奥秘。

戏场上的起起伏伏、人情世故让他明白自己的快乐与名利无关,唯有一个从容、真我的精神世界,才能让人活得精彩。

在他看来,身为一名演员,就要坚守最基本的职业操守,演戏用功、刻苦是本职,由此带来的名与利却是附属品。

但不少新星却被幻象蒙蔽双眼,他说“本来,电影、电视是普及率最高的平台,做好了可以普及文化艺术,改变我们的文化。但可惜的是,全都乱了。演艺圈乱透了,过去叫演戏,现在叫抢钱。”

陈道明表示,自己是戏子,也是普通人,并不因为出名就高人一等,演戏到位都是应该的,不值得过分夸奖。

这样一位淡泊名利的演员,平日里也知行合一,努力将自己的事业和生活分开。

工作结束后的他,会推掉各种聚会,回到妻女的身边,出道三十多年,更是连一则花边新闻也没有。

他选择把时间留给家人,是一名好丈夫,同时也是一位好爸爸。

陈道明“爱女”是出了名的。女儿喜欢什么,他就亲手做出来,而不是买。为此,他既当了“糖人陈”“面人陈”,又当起皮革师。

褪去演员的光环,活得普通,却多姿多彩。茫茫人海,浩宇乾坤,你我只不过是沧海一粟。接受自己的平凡,别把自己太当回事儿。

世人多说他清高孤傲,难以接近,他却说世人不懂他的清醒。

不必追求繁华,大道至简;

不必追求有用,无用方为大用;

不必刻意活给谁看,生活只属于自己。

心安则身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