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灯寺石窟 | 中国石窟造像尾声中的最后华章

 哲齐66 2020-07-31
从平顺县城出发,经过1个多小时的车程,就转入了临近金灯寺的海拔1800多米的盘山公路。

因为近几年加快旅游公路建设的原因,虽然已经感受不到过去山路崎岖、几把方向转不过一个路弯的险峻,但跳入眼帘的依然是山势陡峭、巍峨挺拔的太行胜景。
快要进入背泉村界时,悬崖峭壁、林深洞幽扑面而来,蔚蓝的天空瞬间更加清澈,一朵朵白云自由地飘来飘去,不停地扭动身姿,在蓝色的画布上组合成一幅幅活泼灵动的画面。
停车驻足,登高四望,崇山峻岭、千峰百嶂,一道道身披林莽的山脊,墨绿中点缀着一片片酒红色的、微微泛黄的花团,黄绿相间,红黄相拥,花团锦簇。尽管还没有踏入金灯寺,但蜿蜒于烟波云海之中的美景,竟让人真真切切感觉到了远离尘嚣的清幽。
金灯寺坐落在素有“不登林滤山,不知太行险”之说的林滤山东面陡崖之上。远远望去,寺顶巨崖当空,寺下万丈深渊,窟的外檐就山开凿,浑然一体,自然形成一座座殿堂。
迈步前行,关帝庙、钟鼓楼、聚仙楼、延寿殿、铜佛楼、神佛殿、水罗殿、大佛殿依次罗列,错落有致。

山腰的北屋凿有14个大小不同的洞窟,门辟中间,窗隔左右,形制石朴,结构奇特,简朴粗犷。
步入著名的水罗殿内,79幅浮雕壁画引人驻足。更有意思的是,殿内泉水一股股从殿西北角的石缝注入水池,四季长流,清澈见底,池沼上凿就的回形石堤,可以让喜欢石刻艺术的游人沿堤绕窟,近距离观赏佛龛佛像。

转出水陆殿,便是分散在几个院落的佛像,窟内300多尊佛像千姿百态,可惜的是许多尊佛像头部被盗,破坏了石像整体效果。即便如此,整个摩崖上雕刻的规格大小相等的千佛,仍然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石刻艺术宫殿。

据寺内石碑记载,林州市在西汉高帝二年置县“隆虑”,东汉延平元年因避殇帝刘隆,更名林虑县。而金灯寺始建于北齐,明弘治十七年开凿,历经嘉靖、隆庆、万历年间完善,形成十四座洞窟、三十七个佛龛、五百余尊摩崖造像相映成辉的宏大规模。
在和长期看护金灯寺的两名信徒交谈中得知,金灯寺起初叫宝岩寺,寺东面的一个山头叫“起灯山”,寺西不远处的山头叫“落灯山”。因为创始人芋禅师在宝岩寺修行的缘故,周边的寺庙全部归属宝岩寺管理,加上地势最高,每到夜晚还愿放飞的孔明灯飘入寺内便不再前行,致使寺内金光满照,所以就有了金灯寺之名的来历。明代文人申锐为此赞叹曰:
矗突危峰倚碧空,何年肇建梵王宫。
时辟宝地鸣清磬,口见秀云绕翠松。
灿烂金灯光佛座,玄微石洞显神功。
登临殊觉非凡世,疑入蓬莱境界中。

出金灯寺行走数百米,来到寺背后的山坡上,青石嶙峋,芳草萋萋,天空高远,便是晋东南地区存塔数量最多的一个石塔林了。


远远望去,原野上大大小小的明清舍利塔有46座,有方形、六角形、圆形、覆钵式、亭阁式等,排列有序。孤单的数棵老树无言为邻,守护这些似乎有灵魂的石塔。


金灯寺石窟始于北齐,盛于明代,是中国石窟建筑史上年代明确的最后一个石窟群,其间造像,是中国石窟雕像艺术即将谢幕之际的经典。


它也是高平羊头山北魏石窟外,晋东南第二大石窟群,既承汉魏唐宋之遗风,又有明代石雕的特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中国石窟艺术的尾声华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