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岁朝图”背后的文人趣味

 昵称Zpzg8fzu 2020-07-31

《岁朝村庆图》是晚明画家李士达极具代表性的风俗画作,表现的是新春时节之景,形式颇有文人画风格。那么,什么是“岁朝图”?“岁朝图”又分为哪些类别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吧!

“岁朝图”指表现“岁朝”节日风俗或趣味的画作,主体是以“岁朝”冠名的图像。传世“岁朝图”虽为数不少,但事实上,直到清代乾隆朝之前,“岁朝图”都未被作为真正的画名。现在很多冠以“岁朝”名称的作品,作者所题文字与名称并无直接关系,如在《岁朝佳兆图》中,明宪宗题诗并未出现“岁朝”二字。刘原起在《岁朝欢庆图》的落款则是“元旦试笔”。当时画家对“岁朝”二字的使用并不频繁,更鲜有将其作为画名者。

“岁朝图”背后的文人趣味

明 李士达 《岁朝村庆图》 132.9cm×64cm 纸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至乾隆朝,皇帝喜好在画上题诗,多将“岁朝”作为春节代称,并偶以“岁朝图”称呼画作,如在边文进《岁朝图》中题有“岁朝图称岁朝悬”,在传为李嵩的《岁朝图》中题有“喜看岁朝图”等。由此,朝臣在为之编纂《御制诗集》时,多以“岁朝图”为此类画作命名,有时根据画面细节略加丰富,命名为“岁朝××图”(欢庆、村庆等),现今“岁朝图”的命名多来源于此。

花鸟器物类“岁朝图”

“岁朝图”主要有两种表现模式,根据内容可分为花鸟器物类和人物风俗类。花鸟器物类“岁朝图”的主体多设置以瓶花,有时周围点缀果蔬、鸟雀或古器物。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传为北宋赵昌所作《岁朝图》,研究者多将其作为传世最早的花鸟器物类“岁朝图”。

“诗塘”处有乾隆题诗,起首两句为“满幅轻绡荟众芳,岁朝首祚报韶光”。在《御制诗集》中,此诗题目为《题赵昌<岁朝图>》,其画名应源于此处。此图本身并无作者题名,亦未著录于《宣和画谱》及宋、元诸书画史论典籍,其当时未必被称作《岁朝图》,或者并无命名。北宋画院提倡精细写生,对象尤以花鸟为多,《岁朝图》应是此背景下的作品。或因画面中的梅花、水仙、茶花、长春花都在冬季、春季开放,乾隆便将其与“岁朝”相联系,即“岁朝首祚报韶光”。

“岁朝图”背后的文人趣味

(传)明 赵昌 《岁朝图》 103.8m×51.2cm 绢本设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在另一幅传为北宋董祥的《岁朝图》中,亦有乾隆于“岁朝日”题写的“岁朝日合绮筵张”的诗句,《御制诗集》收为《再题董祥<岁朝图>》,而画家落款则是“崇宁改元秋七月,董祥写”。“岁朝”与“秋七月”的时间差异,更显示出命名存在不合理性。因此,宋代与美好寓意相关的宫廷花鸟画,或可看作花鸟器物类“岁朝图”的前身,但当时画家并无创作名副其实的“岁朝图”的意图。

元代国祚较短,“岁朝图”并无较大发展。明代边文进《岁朝图》落款“宣德二年春正,陇西边文进制”。“春正”即正月,这暗示明代可能已出现作花鸟画以庆祝春节的现象。清代画作数量进一步增加,宫廷内除供职画家外,乾隆皇帝本人也在不同年份创作了多达数十幅“岁朝图”,而文人画家的“岁朝图”则常取案头清供之物入画,形成颇具特色的“岁朝清供图”。扬州画派和海上画派尤善此题材。

综而观之,以“岁朝清供图”为代表的“岁朝图”是具有吉庆寓意的花鸟器物类图像的特定门类,其创作时间未必是“岁朝”当天,但通常不出正月,往往是画者通过不同玩好之物的搭配来传达美好寓意。

人物风俗类“岁朝图”

人物风俗类“岁朝图”多表现“岁朝”当日贺岁欢庆的各类活动。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传为李嵩所作《岁朝图》,其应为目前可见最早的此类图像。根据张贴门神、投帖拜见、作揖等行为以及人物服饰,此图表现的是春节官员间贺岁之景。

明代晚期,江南地区尤其是苏州府,部分文人画家结合生活趣味,创作出具有文人性质的“岁朝图”,场景多设于隐居之村舍,描绘文人间观画、饮酒、围炉座谈等行为,代表画家有周道行、刘原起、盛懋烨、李士达等。此外,明宪宗《岁朝佳兆图》表现钟馗携小鬼,持柏柿和如意贺岁,代表了一种将传说人物与吉祥物结合的新模式。

“岁朝图”背后的文人趣味

明 周道行 《岁朝图》 绢本设色 天津博物馆藏

及至清代,宫廷画家创作出皇家风格的“岁朝图”,画面多以精巧庭院的一角为背景,人物多为嬉戏玩闹的孩童,通过燃放爆竹、敲锣打鼓来表现年节氛围。此类图像往往缺乏对应的史实记录,多为画家的主观艺术创作。而在某些“岁朝图”中,乾隆本人作为形象出现,这类图像由此成为皇帝生活的记录。

“岁朝图”背后的文人趣味

明 李士达 《岁朝图》 绢本设色 1620年

无论花鸟器物类还是人物风俗类,宫廷“岁朝图”的寓意可能不只是吉祥欢庆,其中的政治内涵已经被诸多学者讨论过,而乾隆皇帝与“岁朝图”的这种特殊联系,也为我们理解《岁朝村庆图》提供了帮助。

概言之,花鸟器物类“岁朝图”的源头可追溯至北宋画院花鸟画,但真正与节日结合以表达庆祝之意是在明清时期。人物风俗类“岁朝图”多表现春节活动,文人画家与宫廷画家的表现内容与风格有所不同,并发展出传说人物与吉祥物结合的模式。

本文节选自《中国美术》2020年第2期

《李士达<岁朝村庆图>图式与内涵研究》

作者:盛忠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