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知道我有多想生个二胎,可是我不敢!

 神奇麻麻在哪里 2020-07-31

瓜妈说:

我很喜欢小孩,也坚持要生二胎,而且最好年龄不要差得太多,因为我一直觉得有两个孩子他们不孤独,挺好!但前提是自己足够强,或者家里人有帮忙,后援团队特别强大。好友元元妈和我一样,超级想生二胎,但她觉得有太多现实状况,让她只能想想,但没法真正行动……


元元妈 | 文

上周五傍晚,我赶去城市的另一端,看望我一个刚刚生完孩子的朋友——她是我的老同事,几个月前刚生下一胎女儿早早。

因为工作、带娃太忙,探望她的行程推了又推,这次好不容易才成行。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自己生了个儿子,对女儿有种渴望,或者因为小宝宝实在是太软萌可爱了,我抱着早早不肯撒手,又抱又摸的,简直母爱爆棚,差点把早早给吓哭了。

01

这也不能全怪我,早早实在是太可爱了,皮肤白白嫩嫩的,小腿敦实,胖乎乎的,抱着软软的,也不怎么闹腾,特安静,简直像个大号的棉花糖,让我实在太想把她拐回家了。

其实,我以前也没有那么喜欢小孩,当了妈以后,变得开始看谁都可爱了(当然,自家娃最最最可爱)。

于是我和早早妈有了以下对话:

我:看到早早,我想生二胎了。

早早妈:那你生啊。

我:没精力、没人管,我暂时不打算生。你呢?生吗?

早早妈:不生。再生一个,我就要失业了。

跟我一样,早早妈也是媒体记者,她讲了一个很现实的故事:

早早妈的领导Y,为了新闻理想奋斗了前半辈子,一路做到部门领导,却错过了最佳生育年龄,40岁那把年纪上,好不容易怀上了孩子,家里如获至宝。

单位也还算体恤,这把年纪怀孕,当然很怕她出事,就放大假让领导Y休息去了,不过,每个月发的工资特别低——底薪1000块。

工资低就低吧,毕竟孩子要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领导Y是这样想的。

悠闲地过了大半年,孩子也顺利产下,领导Y以为,产后复出,又可以像以前一样撩起袖子干活了——然而,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以前待人太不厚道,领导Y刚刚生下孩子,就被通知,岗位没了。

媒体生存环境的确越来越差,报纸一间一间倒,人还有那么多,怎么办?争夺岗位啊。领导Y的岗位,被一个比她等级更高、手腕更强的女领导拿走了。刚好这个女领导和Y还有嫌隙,加上总编辑也是新来的,对Y也不熟,Y这一下子是彻底没戏了。

产后复出的领导Y,每天来办公室晃悠一下,也没事情做,没有岗位给她,她依然拿着一千多工资,这怎么够用?但是,她能怎么办?即使她想转行、跳槽,40好几了,机会成本那么高,传媒行业又在下坡,她能去哪?

02

看起来领导Y好像是因为不会做人、太晚生育,所以吃亏了,其实30岁的早早妈压力也不小。

产假还剩一个多月,自己业务上联系的单位已经被同事全面占领(眼见着也是不会还了),更糟糕的是,她听说一个消息,就是本月回去上班,还能留在本部门;如果再多休息几个月,按着报社现在这样的变动,鬼知道之后会被分配去哪个野鸡部门。面临这个问题的,还有不少刚刚生完的其他女同事。

早早妈觉得亚历山大。

跳槽吧,娃还这么小,去了新的单位,怎么拼的过那些没生育的、90后们,好好在领导面前表现呢?不跳槽吧,回去还有合适的岗位吗?

一胎都这样了,早早妈更不敢生二胎了。

我完全能理解早早妈。在我们单位里,哪怕是跟与我资历、年龄差不多的女同事相比,没有生过孩子的,就是比我精力更旺盛,能够抽出更多时间来对付工作,她们中一些人甚至周末无休地在干活。

当然,我周围也有超级拼命、完全不管孩子的女领导,但这样的人生绝对不是我想要的。

要二胎,对我来说意味着在工作和生活上更大的妥协、协调,以及基本不用再指望的工作前途。

03

不仅事业上,在家里,生二胎也遭遇了很大的阻力。

有一天我为了探长辈口风,有意无意间提起要生二胎,婆婆情绪一下子就激动了起来,直接甩我一个问题:谁来带?

现在退休时间越来越晚,我爸妈、我公公,还有我和我老公全部都在上班工作,只有婆婆一个人在家带娃,加上她特别劳心,年纪大了腰椎间盘还突出,一个娃已经够呛了,再来一个娃,那简直要老命了。

现在带娃毕竟不比从前,要带出去玩、去上早教,平时还要做辅食、玩游戏,能不累吗?

反正婆婆的态度是撂在这儿了:生不生是你的自由,反正我是真带不动了。

那么等我爹妈退休一起带,会好一些吗?我爸妈家住在离婆婆家一个半小时的郊区,儿子明年则在城区上幼儿园,如果二胎甩给我的父母带,那么大娃和二娃就要分开生活了,这也是我不想看到的。

退一万步讲,就算长辈肯带,做儿女的就不心疼吗?老人家辛辛苦苦忙活了一辈子,退休了没清净几年,哐当你生一个娃出来,把人家的生活全给搅乱了;好不容易第一胎上幼儿园了,哐当又来一个二胎,您还让不让老人家享清福了?

04

和长辈沟通得不到明确的支持,我又转而跟老公沟通。第二个问题甩来了:学区房的问题还没解决,要什么二胎?

如今,民办小学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保险起见,想要孩子获得不错的教育资源,买学区房成了唯一的路径。

然而,我们家和婆婆家的学区都很一般。

在我们城市,想要买一套学区中等偏上、2000年以后开盘、80平米左右的学区房,差不多需要400-500万上下。

现在不少学校一表生破表,破表了怎么办?看入住年份。一些学校要求,至少在入学前二、三年入住,才有资格入读。

加上楼市政策收紧,我们家想买二套房,没钱不说,还要交60%的首付,贷款利率高,银行还不给贷。你说为啥不把第一套卖了?这房子买了还没满两年,要转手就得交营业税,再加上本来就要缴的个税、契税,加起来得有8.5%,数目真不小。

学区房像座泰山一样压在全家人的头顶上,实在也很难有兴致、有精力去生二胎。

如果,拿不出钱来买学区房,那就指望孩子自己争气,读民办小学吧,是不是看上去会省钱一些?那还是太天真了。

我朋友的儿子刚刚上中班,为了让儿子有资本考民办,决定给他上兴趣班。

他兴冲冲地去问幼儿园老师,上一个兴趣班行吗?

老师答:我们这里的学生学兴趣班都是两个起跳的,最多一个学了六个兴趣班。

我朋友一听,完全懵逼了,这必须是卯足劲儿的节奏啊。于是,他儿子红红火火地开始上起了一对一的英语课。他告诉我,这才上了五个月,十五万就没了。别的娃一周上五天课,他的娃一周上六天,额外的兴趣班就要整整上一天。

说实话,就按照这个花法,别说二胎了,一胎都撑不住啊。学区房省下来的钱,这不还得花在兴趣班里。

我朋友这还不是个例,我闺蜜的女儿还没满三岁,幼儿园都还没去,还在上托班呢,这已经每周去芭蕾舞班报到了,跳的那是有模有样的。

这时间、这精力、这金钱,真不是说说的啊。

05

我时常宽慰自己,不管对于工作,还是对于孩子,平常心就好。

我小时候,只上过毛笔字的兴趣班,学了不少年,唯一的好处是笔迹比较优美(没了);念书的时候,也没有民办不民办的概念,反正我就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学习,考上了全区最好的高中。

用我爹妈的话说,读书啊,最终还是要靠自己的。

至于工作呢,如果没有宏图大志,非要当上总经理、走上人生巅峰的话,混口饭吃总是不难的。

道理我都懂,可是社会已经不同了。这是一个竞争愈发剧烈的社会,不进则退,这个谁都无法否认。

我从来没想过成为一个超人妈妈,钱也能挣,娃也能管,还能把自己打扮得美美哒,但即使只用70分的妈妈来要求自己,我依然很焦虑,很害怕。

所我怕生了二胎,就无法把全部的家庭资源都给到同一个孩子了;我怕生了二胎,陪每个孩子的时间更加不够了;我怕生了二胎,工作更加顾不上,领导会对我翻白眼儿;我怕生了二胎,自己挣的那点钱作为教育资金,完全不够了……

我怕的东西太多了。

所以,尽管我真的真的好想再要一个小孩,但是我真的不敢。

作者,元元妈,儿子两岁多,资深媒体从业者,采访过无数明星,喜欢育儿也喜欢八卦。

(好多麻麻说,为什么没早早发现我们,别担心,记得置顶,就不会看不到咱们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