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前沿的育儿知识和时尚亲子生活方式 瓜妈说: 当妈后,一觉到天亮都变成了奢侈,身边稍微有个动静,瞬间清醒。 后台有不少麻麻留言说,除了吃夜奶、换尿不湿,自家的小宝宝出现了夜惊:突然一惊一乍,手脚抖一下,整个人抽动两下,甚至一个激灵直接把自己吓醒,然后开始哇哇大哭。 宝宝这是做噩梦吓到自己吗?还是白天被吓到了? 甚至有妈妈来问我说,家里老人说:宝宝夜惊是因为脑门还没长好(囟门还未完全愈合),魂容易出去,赶紧叫魂!真的可信吗?据说老家有几个孩子都是这样好起来的…… 呃,不会吧?!这年头居然还有这样的育儿“绝招”?! 我上网一查,没想到还真有 “叫魂法”,操作方法相当“神秘”—— 把家门打开,门外边点一支蜡烛,在正对着蜡烛的门内位置画一个大小合适的圈,把宝宝放在圈里,面对门口。全场肃静,一个大人念:画个圈儿,留个门,我给某某(宝宝名字)叫叫魂,叫三声,应三生,魂安神定夜不惊。另一个大人答:回来了! 目瞪口呆…… 夜惊在小宝宝中,尤其是新生儿中,很常见,我们还是用科学的方法来解释和处理宝宝的夜惊吧。 1 原因1: 宝宝神经发育尚未完善 其实,对于刚出生的小宝宝来说,睡觉时突然一惊一乍是正常的“惊跳反应”,并不是被吓到了。 由于小宝宝的神经没有发育完全,对肌肉的控制能力有限,难免就会出现手脚甚至眼皮“触电”的抖动情况。 如果宝宝被自己抖醒或吓哭,尽量不要惊动宝宝,轻拍或抱抱,帮宝宝继续入睡。睡觉时帮宝宝裹紧小被子或穿上睡袋,能有效减少这种惊醒。 随着宝宝年龄的增加,这种情况会逐渐减少,一般到了 4~5 个月之后就会慢慢消失啦。 2 原因2: 宝宝浅睡眠时间比成人长 睡眠分为浅睡和深睡,宝宝的浅睡眠时间比成人长很多。 宝宝在浅睡眠状态下,大部分脑细胞处于休眠状态,但仍有部分脑细胞处于兴奋状态,所以容易出现各种身体动作,这是正常现象。 新生儿期睡眠开始为浅睡眠约15分钟,然后进入深睡眠,随后又回到浅睡眠到醒。每个睡眠周期平均45分钟,深睡和浅睡各占一半,并且交替出现。 随着宝宝慢慢长大,浅睡眠时间逐渐缩短,深睡眠时间延长,浅睡眠时身体活动也会逐渐减少。 因此,不要太关注宝宝睡觉时的身体活动,如果宝宝一动就去看他是不是尿了拉了饿了,就会把宝宝从浅睡眠里吵醒。 如果把宝宝从浅睡中叫醒,相当于直接粗暴地打扰了正在梦乡的宝宝,他一定懊恼得哇哇大哭,可能半天都哄不回去。时间久了,会影响宝宝正常睡眠规律的养成,影响宝宝生长发育。 顺便说一句,很多麻麻可能会觉得浅睡是质量不高的睡眠,这是误解哦。有研究表明,梦多半产生在浅睡时期,浅睡时做梦提供了人脑内源性刺激,促进了宝宝感觉运动的发育。 3 还有可能是这些原因 》》新生儿肠绞痛 新生儿胃肠发育还不成熟,如果宝宝晚上睡不踏实,扭动身体,而且白天也会出现易哭闹、排气多、大便中泡泡较多等,可能是肠绞痛。 这时,用热手帮宝宝轻轻捂下肚子,抱起来拍一拍背,或喂点母乳安抚宝宝(宝宝哭闹得越激动,越容易疼),等宝宝安静下来,肠绞痛就会慢慢缓解。 平时,喂奶后轻轻拍嗝、注意宝宝腹部保暖等方法,可以预防。 如果宝宝吃奶、身长体重发育都正常,就不必太担心,等宝宝胃肠发育慢慢成熟就会好的。 如果宝宝哭闹不休,没法缓解,要及时去医院,以防止是另一种凶险的情况——肠叠套。 》》白天玩太累了 有些爸妈认为宝宝白天玩得越累、晚上睡得越好。事实上,如果宝宝过度兴奋或劳累,晚上反而睡不踏实了。 所以,白天要注意让宝宝劳逸结合,让宝宝有休息和小睡的时间。 》》白天受了惊吓,晚上做噩梦 如果宝宝白天遇到了惊吓,那么到了夜里做梦时他会再次经历,也就是做噩梦。 噩梦里被吓到的宝宝大哭或尖叫着醒来,会说话的宝宝可能还会诉说自己做了梦。这时,爸妈就温柔地抱抱安慰一下,让宝宝平静下来。 如果宝宝做噩梦的情况持续一段时间,那要留心下宝宝会不会遭遇了可怕的创伤,让他有了应激反应。高度紧张或惊吓会破坏宝宝的神经系统。 4 夜惊是缺钙吗? 有好些麻麻在后台问,宝宝夜惊是不是缺钙? 关于缺微量元素这事,我之前在《宝宝胃口差、长不高是缺锌?要不要查微量元素?到底该怎么补?》里写过,单凭一个现象没法判断。所以,如果只是偶尔或短时间内出现夜惊,不足以证明宝宝缺钙。 如果宝宝常常出现夜惊,表现得又比较明显,同时有头发发黄、稀疏等,身长、体重的增加都落后于指标,宝宝才有可能是缺钙。 这时,也不要忙着给宝宝吃钙片。 母乳喂养的宝宝,先看喝的量是不是足够(具体判断方法参照《喝奶、吃辅食,怎么知道宝宝吃饱了没?最全生长数据赶紧收藏!》),同时给宝宝添加帮助钙吸收的——维生素D每日400IU(国际单位)。 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先看成分表里含有多少维生素D,根据奶量计算已经补充的维生素D量,额外补充不足部分就好。 5 总结:宝宝夜惊这么处理 看到这里,心里瞬间踏实了吧? 我们再来小结下宝宝夜惊的处理方法: 》》一般宝宝夜惊动作并不大 比如哼哼唧唧,扭来扭去,建议先耐着性子按兵不动,如果发现他动作幅度变大,有醒来的趋势,就轻轻拍拍他的背背,可以嘴里哼哼点自创的摇篮曲,安抚他。 我有个朋友的宝宝,2岁多时出现了大哭、说梦话,甚至梦游。她说:“半夜听到悉悉索索,醒了,一睁眼,看到宝宝默默地站在床头,真是把我吓坏了!” 去医院,也没查出宝宝有什么病。 同样的,等宝宝神经发育完善,这种情况会慢慢好转。现在宝宝快4岁了,梦游也没再出现过了 写在最后: 1、 一般而言,宝宝偶尔或短时间夜惊没啥大问题。随着长大,会慢慢地消失。 2、 如果宝宝频繁夜惊,或者3、4岁以后还有大动作的夜惊,建议带宝宝去医院检查,确定原因。 3、 好好睡觉对宝宝的生长发育很重要,给宝宝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尽量帮宝宝建立良好的睡眠规律。 至于有些老人认为“叫魂法”有用,应该跟心理暗示或心理暗示有关吧。毕竟,辛苦的育儿过程中,大人也需要常常被安慰。 不过,我更倾向从科学的育儿知识获得淡定,你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