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近带娃去草地玩,一定要小心这种“致命病毒”!

 神奇麻麻在哪里 2020-07-31


瓜妈说:

每年夏天都有蜱虫咬人致命的新闻爆出来,本来没想过要写它,但这段时间却愈演愈烈,隔几天就有新闻说,有人被蜱虫咬后传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逝,而家人也有可能被传染!看来还是有必要专门写一篇来提醒下大家。

浙江上虞一家四口,外公被蜱虫叮后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逝,外婆照顾后感染后也没救过来,后来家里又有两人被感染。

去年被隐翅虫“袭击”让我知道虫子的厉害!

去年夏天被隐翅虫“袭击”后,对虫子的敬畏心直接提升N点。当时早上起来,我感到大腿和手臂上有几个地方又痛又痒,仔细一看,密密麻麻的红色小水泡,红肿组成了条形。

隐翅虫皮炎,这是网上搜的,当时拍的照片一下子找不到了

一开始,我还以为自己是不是无缘无故过敏了,但是过敏应该只是痒而不会疼啊。所以我就感觉跑去了医院皮肤科。医生看了一眼,就说是隐翅虫干的,看我这个样子应该也就一只虫子的毒液。啊!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听说这虫子,也被它的凶悍震撼了!

而这个夏天,频频亮相的蜱虫,表现更凶悍,咬宝宝,咬大人,甚至害了好多人命。

 

最近杭州一个2岁小女孩脚趾里发现的蜱虫,把大人吓得够呛!

虽然蜱虫致死的案例里还没有宝宝,都是大人,但是既然小小的蜱虫连大人都能放倒,那我们娇嫩的宝宝万一被叮咬就更危险了!今年夏天蜱虫特别多,据说小区的草地上也会有,还能带宝宝出去玩吗?

看来,大家都有必要认识这个小小的蜱虫!

1

蜱虫非常小,可能被宠物带回家

蜱俗称壁虱、扁虱、草爬子、犬豆子、八脚子等,一般呈红褐色或灰褐色,长卵圆形,背腹扁平。

蜱虫很小,长着八条腿(所以它是蜘蛛的亲戚)。不会飞,个头从芝麻粒大到米粒大不,已知的八百多个品种中,最大也不过1厘米左右长。所以,如果叮在人身上,不容易被发现。

被蜱虫咬过的重症患者,蜱虫叮咬在大腿上

蜱虫主要生活在森林、丘陵地区。一般寄生在动物的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离开动物体后附着在草上,遇到人就会叮上,继续吸血。

蜱虫吸血的状态很吓人,把头埋入皮肤下,吸血时间可长达数天,吸饱血后自行脱落,虫体膨胀后如黄豆大小

 

每年的5-9月份是蜱虫生长、繁殖期。以前农村多,现在城市里养宠物的越来越多,猫猫狗狗出去玩后,被蜱虫叮咬后,也可能带回家。这估计也是城市里蜱虫变多的一个原因。

上网搜了下,蜱虫叮满狗狗耳朵的照片,呃,密集恐惧!顿时整个人都不好了……为了不吓到大家,就不放了。

2

被蜱虫叮咬,的确可能会危及性命

大部分情况下,蜱虫只是吸点血,问题不大。但是,危险就危险在——

1、和蚊子一样,蜱虫可能在吸血的过程中,传播非常多种疾病。

83种病毒、14种细菌、17种回归热螺旋体、32种原虫疾病,如莱姆病、斑疹热、森林脑炎、出血热、Q热、蜱传斑疹伤寒、野兔热等。

其中,出现在我国的新型布尼亚病毒会导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严重的会引发死亡。

这种疾病的典型特征:38摄氏度以上、甚至高达40摄氏度的高热,伴有乏力、头痛、肌肉酸痛和腹泻。

如果不及时对症治疗,会有生命危险。当然,只要及时对症治疗,就会康复。

2、被蜱叮咬部位出现皮肤损伤和瘙痒,甚至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

蜱在叮咬皮肤时,会将唾液中的毒素注入人体内。如果叮咬的蜱很多,大量毒素释放导致阻滞,甚至发生瘫痪,称为“蜱瘫痪”。如果被叮咬的是宝宝,可能会因为呼吸麻痹而死亡。

另外,被蜱虫叮咬后,产生的过敏可能会导致人体从此以后对红肉过敏。晕,不能吃肉,这让肉食爱好者怎么接受呢?

3

如何远离蜱虫

要想不被蜱虫害,最好的办法就是预防被它叮咬。

1、避免在树林和草丛中久留。

如果到野外玩耍,做好个人防护:戴帽子、穿长裤长衣、把裤腿扎进袜子或靴筒里。

夏天,很多宝宝都光脚不穿袜子,杭州的一个宝宝在家光脚被蜱虫咬了。很有可能是家里的狗狗把虫子带回来的。夏天光脚本来是有好处的,但是家里有宠物的也要留个心眼,一定要及时清洁地板。

2、在衣服和暴露的皮肤喷上一些含有避蚊胺DEET的驱蚊水。

这种驱蚊水很容易买到,比如超市、网上,但不建议给两岁以下宝宝使用。因为避蚊胺DEET含有微毒,一般给宝宝用的驱蚊液不加这个成分。

如果需要露营,要把衣服和帐篷等装备用杀虫剂浸泡或喷洒,如氯菊酯、含避蚊胺的驱避剂等。

3、外出玩建议穿着浅色的衣物

并不是说浅色不招蜱,而是一旦有蜱落到衣物上,更容易被发现。

4、养宠物的家庭,注意清洁皮毛。

带猫猫狗狗外出玩回家后,尤其去过树丛、草地这些地方,先检查一下你的宠物身上是否有蜱,因为它们比人更可能遭到蜱的叮咬。如果它们身上有蜱虫,也可能转移到主人身上。

5、去野外玩过回家自己洗澡时,检查皮肤。

特别注意自己的头皮、耳后、颈部、腋窝、腘部、手腕、腹股沟这些有皮肤褶皱的地方是否有蜱在叮咬,因为蜱唾液里的一些成分可以让你感觉不到疼痛。

4

遇到蜱虫怎么办?

1、马上处理!

一般人发现虫子叮在身上,一定会想着拍死。但是对付蜱虫千万不可以!

一旦发现了叮在身上的蜱,千万不要着急地去捏、拽、用火或者其他东西刺激它。因为,省得它把头断在皮肤里,或者受刺激分泌更多有病毒的口水。

根据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建议,这样处理蜱虫:

找一把尖头镊子,尽可能靠近皮肤夹住它的口器,然后将它拔出来,不要左右摇动,以免蜱虫的钻进皮肤里的头部断在皮肤里。拔出蜱后,用酒精或者肥皂水清洗伤口和手。

拔下来的蜱最好不要扔掉,用密封的塑料袋或瓶子装好,放冰箱。这样,万一出现了蜱传染疾病的情况,一起带去医院,能帮助医生更容易找到发病的原因。

如果自己搞不定,或者没把握,就直接去医院。

研究发现,蜱携带的有害病毒大多是在蜱叮咬在人身上超过24小时后传播给人,如果在24小时内及时去除身上的蜱,可以极大降低感染蜱传病的机会。

2、被咬后,注意观察身体有没有异常。

最典型的症状是发烧。如果突然出现,及时去医院,并且告诉医生自己被蜱虫咬了。

3、如果家里出现过蜱虫咬后生病的人,照顾时要小心。

蜱虫叮咬感染病毒发病,正常人则通过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或呕吐物也有可能会感染病毒。

新型布尼亚病毒会人传人,一家四口,只有两人被救回来了

因此,照顾病人的家人要注意自我保护,避免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或呕吐物等。

4

隐翅虫,它不是存心想伤害人

说完蜱虫,顺便也说下隐翅虫。我去年夏天领教过它的厉害。

隐翅虫长得有点像蚂蚁,也很小。其实它不像蜱虫、蚊子那样吸血传播病毒,它主动其实不会攻击人。但是,它身体里有堪比眼镜蛇的毒液,如果它不小心叮到人的皮肤上,又被拍死,身体里的毒液就会瞬间灼伤皮肤。

最近新闻有个宝宝,被很多隐翅虫的毒液灼伤,脸上、手臂上都是,触目惊心!家里人说,经常带着他去公园玩,会遇到一种黑色小虫子叮着宝宝,就顺手拍死了。手上的毒液再接触其它皮肤,也会被弄伤。宝宝皮肤比大人更娇嫩,抓后还容易发炎。

我当时应该是睡觉时无意碾压到隐翅虫,留下疤,涂了医生开的祛疤药膏,过了大半年才褪去,幸好不是在脸上,也幸好没有袭击瓜瓜。当时,我问医生:这隐翅虫怎么会跑家里来?

医生解释说:因为这虫子有趋光性,晚上如果开着灯,可能就把它吸引来,误闯进家里来了。

后来,我给家里加装了纱窗,并且特别尽量选了很细的眼,因为隐翅虫很小,如果不够细,难保它会钻进来。

如果确定是隐翅虫毒液,是强酸性的,最好马上用肥皂、苏打等碱性水大量冲洗处理,再去医院处理。

写在最后:

1、发现虫子叮咬在宝宝或自己身上,千万不要马上拍死,控制住自己的第一反应!蜱虫按正确的方法取,隐翅虫只要弹走就可以了。

2、带宝宝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虫子的准备,比如尽量穿长袖床裤、戴遮阳帽、穿袜子等。回家给宝宝洗澡时,认真检查,出现异常,马上送医院。

3、养宠物的家庭,要更注意检查猫猫狗狗的皮毛,它们被叮也超可怜的。

刚看到疾控部门发的消息,最近又发现蚊子传播登革热。虽然不至于每种虫子都有毒,但依旧要小心。我们要鼓励宝宝接近大自然,但也要保护好宝宝呀!

相关链接:

宝宝驱蚊液到底哪种最安全有效?

夏天到底要不要给宝宝穿尿不湿?会闷PP吗?

夏天快到,孩子醒得比鸡早怎么破?

做到这4个字,宝宝夏天不用吃很多也能身体棒!

1分钟育儿| 宝宝烫伤、擦伤急救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