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昆仑奴

 读书学生bpo7aj 2020-07-31

最近看了部唐剧《昆仑奴》。

(一)主人翁身世

昆仑族人的身世至今学界仍有争议。从地理上看,昆仑山位于西藏西部,接近西亚。然而,从人种来看,昆仑族属于偏黑的黄种人。这更接近于东南亚。根据唐朝的学术记载,,昆仑族该剧以安史之乱为背景,高度还原了当时的历史场景。在描写主角的同时,侧面刻画了多名历史人物,包括玄宗、贵妃、郭子仪;也有同时代的名角李白、李璘;还有反面的安禄山与史思明。在场景刻画上,更是展现了“杨贵妃磨墨(图1)”、“高力士脱靴(图2)”的历史名场面,同时也以郭子仪平叛、史朝义弑父结尾(图3)。真不愧一部写实的人心历史大作。然而,这样一部历史巨作,竟然没有把任何一位历史人物当作全剧的主角,取而代之的是几名武侠,而且其中一位还是当时被视为异族的昆仑族人。这只有一种解释,这位主角乃影视作品出品地的象征性人物。再看该剧的出品地:新加坡。那这个疑惑迎刃而解了。该剧主要描写当地土著人的某段历史,而这段历史恰好和大唐的安史之乱撞到了一起。所以在描写主角的同时,也顺带把与之相关历史场景刻画了。此外,这可以推断出主角的身世,即新加坡,至少是东南亚。


1. 杨贵妃磨墨


2. 高力士脱靴


3. 史朝义弑父

(二)命运

该剧刻画了两名身世相似的角色,摩勒和红绡。他们均是从小由师父抚养长大,尤其是红绡。红绡应该是全剧中命运最差的一位。剧中没有交代他的出生,但从他和阮军师走散起,就注定了这是一种无家可归的命运。哪怕他所幸遇到师父,也无法改变他孤儿一般的童年,父母的关爱师父是无论如何都替代不了的。于是就引出他的悲剧人生历程。有一句话叫做命运决定命运。从红绡的经历,他的人生,仿佛每一件事都环环相扣。从全剧的描写看,红绡主要经历了和家人走散然后遇到师父,遇到史朝义然后爱上他,最后与史决裂,再爱上摩勒,与大哥重逢,最后出家修道。

总体来讲,红绡的身世渗透着一种略悲情的色彩。他救出史朝义是出于善良,但是在救治引发的一系列曲折的过程中,他已经深深的爱上了这个人,任由师父的劝说都改变不了。当然前提是不知道他的本性,而且也有史的暗中使坏。所以在他突然看清史的真面目之后,自然是无法承受,这与现实与想象的落差太大。于是冒出了轻生的念头。然而,正是这,他误将摩勒出于师姐弟(友情的)之间的关怀误解成了爱情。其实,他对摩勒的感情甚至超过了张颖。然而当最终发现这只是自己一厢情愿的时候,三番五次的打击让他更无法直视。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在看似走投无路的时候,他遇到了自己失散多年的大哥阮军师, 这原本可能是命运的又一改变,而且可能是由衰转盛的转折。但急功近利的兄长却欲用之施美人计离间史思明父子。这纯粹是唐版的貂蝉。因心灵的多次疮伤,他竟然接受了这一任务。这也为后来他出家埋下伏笔。出家恐怕是他在接受那一任务的时候便计划好的结局。

有的人天生苦命,红绡就是其中之一。他的苦还更多体现在所有经历的环环相扣。其实,自他和大哥走散那一刻起,他的悲惨命运就注定下了。在师父抚养下成长,自然就缺少关爱与家庭的温暖。人生中有些东西是无法取代的,哪怕师父对他关爱有加,也弥补不了他对这种关与温暖的需求。所以他始终是在一种缺憾与阴影中成长,无形中在他内心留下缺陷。这就造就了他对爱情的极度渴望。这种不同于正常人对爱情的普通需求。所以才会有同史朝义的不期邂逅。也许,他救史是出于善良,但对他身世的描述未产生任何的怀疑,哪怕在师父的不断警示下。那就说明他对史朝义的好感了。这种好感就源于他内心的缺陷,而且为之不惜与师父闹翻,直至亲眼见证残暴。所以,当他被摩勒从都督府救出的时候,他深深地迷恋上了这位师弟,更是这种误解,将他一些正常的出于友情之间的关怀当成了爱情。所以,当他得知摩勒和张颖的感情的时候,他对人生已经无希望。所以他才会对阮军师的离间计欣然应允。落发为尼应该是答应美人计的时候就计划好的结局。因为接二连三感情上的打击,他不再对人生对红尘存幻想。对于他这样的结局,也旁人看来多少带着些唏嘘。但对于他的命运,这恐怕是最好的结局。如果他继续着凡人的生活,不仅无法摆脱史朝义的纠缠,他也未必能找到自己的如意郎君,可能还会因误会导致跟多伤害。命运决定命运,从小缺爱的人是命中注定,而这种注定有可能会贯穿他的整个人生。师父最后也只能感慨他的红颜薄命。

(三)红白之争与感情纠葛

从全剧设置来,红绡是女二号,女一号是张颖。就此也引出了红衣白衣谁更漂亮的争论。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红绡在剧中的戏份较张颖更多,且更早出场(第一集)。只是红绡结局稍凄凉罢了,因为张颖在最后和摩勒在一起了。  只不过对于红绡自己而言,这也算是一个相对更能接受的结果。与其苦苦等待至爱却没有结果,不如目空一切不问世事,以静修心。于是,他看破红尘,清除自己所有的不堪回忆,再从头开始。他的法号也是对自己最终的诠释。

最后也说一下诗嘉。这真是一位悲剧人物。作为部落首领的千金,他从小也应该是过惯了宠爱有加的人生,也应该没有过被拒绝的经历。所以他不懂感情的事情要两情相悦。他和摩勒的婚礼是一场误会,更是一场闹剧,甚至还带着几许的道德绑架。因为族长甚至说出了是不是嫌弃他这种话。然而,他却一直蒙在鼓里,他到死都还没明白过来。

曾经有读者评价说,张无忌恐怕是最不受欢迎的主角。他的三位红颜知己(除了有血缘关系的那),他每一个不想伤害,所以他不忍心拒绝。但他最终只能选择一个。所以,他注定会伤害另外两个,这是早晚的事。然而,他的优柔寡断带来的是更长久、更深远的伤害。摩勒和张无忌在这上面上经历有些类似,只不过摩勒从一开始就确定张颖才是自己唯一的挚爱。红绡对摩勒的关怀都被他理解成了正常的朋友或者师姐弟的。摩勒从来没承认过自己喜欢诗嘉。他只是不忍心伤害他而已,同时也是为了完成任务罢了。诗嘉的格局实在太小了,他不知道外面的世界还有多大,也不知人与人之间关系是多么的错综复杂。他从小看到的只是夜郎草原上的四角天空。然而,这种无知竟然给他带来了杀身之祸,也只能感慨他生不逢时了。在和平时期,这样的无知是不会带来杀身之祸的。

4. 安庆玄弑父


5. 安禄山拜杨贵妃为母

6. 诗仙醉剑挑壶豪饮

(四)史实还原

历史上的安史之乱两名叛贼均是被自己的儿子弑杀(图34)。全剧清晰还原了这一史实,还包括郭子仪平叛、安禄山认君作父(图5)等。该剧重点刻画了诗仙(图6),还一笔带过贺知章,这在以往描写唐朝的史剧中是很少出现的。在这部剧真实的历史名人中,李白是戏份最多的。只不过,他并非完全以正面人物的形象出现。他是李璘的从属,以助其割据称雄。虽然李白是以李璘的爪牙存在,但他终是神圣的大诗人。所以,剧中有多次李璘欲作恶被李白暗中捣毁的情节。而李白自己也多次劝解李璘放弃自己的极端计划而回归本分。只不过,权心太重的李璘没能采纳。所以剧终展现的是李白悼念李璘的画面。而诗仙也继续着自己放荡的生活。

开始的字幕中,打出了“本剧属虚构”的 字样。这只是一句客套话罢了。从整体剧情来,这部剧有点类似《泰坦尼克号》的手法。《泰坦尼克号》中,除了那几位主角(杰克、萝斯等),其他全是真实历史人物,如船长、富商、化妆潜逃者等。 然而,全剧是以那几位虚构人物的事情作为主线。这是为了增强剧本的曲折可看性。所以,《昆仑奴》在展现这部大唐血泪史的同时,额外加入了几位人物进行描写。这在略显呆板的历史主线中,增入了武侠的剧情,一部历史剧被观众当成武侠剧,自然大大增加了收视率。

还有主题曲。这部剧的主题曲,简直是神作。就算放到现在,也没有任何的违和感(《昆仑奴》出品于约二十五年前)。果然是发达国家的作品。而且那音乐与剧情完全是无缝对接。为了衬映大唐的背景,其中一首竟然直接用了白居易的《长恨歌》。另外那两首,那作词,恐怕是汉语的最高境界了。一首《爱你一生嫌不够》,那种对爱境界的描写:“醒你亦醒,梦我犹梦”;“欢暂且欢”;“谁负千行泪,谁一世愁”;“等你蓦然一回首”。这种亦诗亦歌的词风,更是对大唐这个中国历史上诗歌黄金时代最好的诠释。当然还有《天知道地知道你知道》。更难为可贵的是,这种浓浓的中国风,竟然来自于东南亚曾经的英属殖民小国,新加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