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昨天一个托班实验惊掉父母下巴!小朋友全军覆没,统统被带走……

 神奇麻麻在哪里 2020-07-31

瓜妈说:

文章开始前再提醒一下大家哦,今天晚上8点,我们会有一场直播,专门邀请了前杭州市教育局局长蒋莉来跟大家分享孩子入托(入园)的烦恼事人生第一次离开妈妈,独立面对各种困难,我们如何与娃一起面对?孩子有分离焦虑怎么办?会不会影响孩子的安全感?平时不好好吃饭在幼儿园会不会挨饿?内向的娃又如何与其他小伙伴相处,会不会受欺负?



现场也可以提问任何育儿问题,大家可以长按二维码预订开播提醒,这样就不会错过时间啦!

回到今天的话题。

昨天粉丝沐沐妈给我发了一个沐沐托班的安全教育活动视频,看完我有点震惊——陌生人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全班孩子都带走了

一位其它校区的老师假扮陌生人,进到没有大人的教室里,先是用玩具和棒棒糖跟娃们套近乎,然后说“我需要大家帮我个忙,谁愿意帮助我啊?”(PS:骗子最擅长使用的招数,利用小娃们的热情善良加以欺骗

▼偷拍画面比较模糊

第一个测试班级全军覆没,所有娃都跟着走了!

要知道,老师在离开之前可是千叮咛万嘱咐过孩子们“要在教室里等我回来,哪也不能去~”的,结果小娃们早把老师的嘱咐,忘得一干二净!


到了第二个班级,同样的套路,全班包括沐沐在内只有2个孩子没被骗走

↓↓↓完整视频戳这里,沐沐还“救”了另一个小朋友,真的要为沐沐点赞!

或许因为陌生人出现的场合是教室,导致大部分孩子放松了警惕,但这样的结果还是挺让爸爸妈妈们意外的。


有位妈妈坦言,自己在家从来没有给孩子做过安全教育,结果就是孩子“走得比陌生人还快!”


01

学做“戏精”爸妈

把安全教育融入生活


沐沐妈说自己也挺意外的,本来以为娃是会跟着走的那一个!

事后她追问沐沐为什么没有跟着走,沐沐说了4个原因↓↓↓


虽然事情发生的当下,娃可能并没有想那么多,只是凭直觉做出反应,事后再追问,娃有可能会凭想象“加戏”。但说实话一个3岁的小娃,能说出这么多原因而且个个在理,我还是挺吃惊的。

我也问了沐沐妈,平时是怎么给娃做“安全教育”的。

沐沐妈说“就是平时看到了,就跟她说一下”。


比如有次她们一家三口散步回家。沐沐骑着滑板车一溜烟地走了,她和爸爸一路小跑都跟不上,后来在单元门口看到沐沐在等他们。

妈妈就问,你一个人站在这里,爸爸妈妈都看不到你,万一有坏人抱走你怎么办?危不危险?!

沐沐还嘴硬,“坏人抱我,我就打他!”

“可是你是小朋友啊,你的力气太小了,根本打不过坏人的!”

然后妈妈让沐沐爸假扮坏人,抱着沐沐就跑——当然娃怎么挣扎也没法挣脱。

这时候沐沐才意识到危险来临时自己很弱小。

确实,相对于坐在家里干巴巴的说教,这样生动的演绎子更容易理解,理解了才能遵守。

安全教育不应该是死板的说教,而应该结合生活中的场景,在日常生活中见缝插针地渗入。我们不能简单地告诉孩子“不可以”,而是要把他当做一个平等的人,给他解释透“为什么不可以”。

咱们也可以结合一些安全教育的绘本,在家里做情景再现,跟娃一起演绎

▲《嘿!危险儿童安全自护手册 》

脱离实际场景的安全教育,即使在家教过,但假如真的遇到,娃可能还是立场不坚定。



02
一味强调“陌生人危险”
会给孩子造成“陌生人恐慌情绪”
也会忽略“熟人的危险”

视频中,“陌生人”用糖和玩具,轻而易举地就骗走了小朋友,很多妈妈心有余悸地说,回家一定要教育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走”。

沐沐妈也问过娃,“什么是陌生人?”,沐沐说出了一个白名单,在她的认知里“除了家里人,其他人都是陌生人”。


这让我想起,咱们这一代人小时候,父母最常对我说的就是“不要跟陌生人说话”。

不过自从当了妈以后,在对瓜瓜的安全教育中我发现,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还远远不够。而且,一味地强调“陌生人危险”,反而会增加孩子的“恐惧情绪”。

沐沐妈就发现,这件事情以后,沐沐其实非常不愿意回想,而且一反常态地不愿意回看视频——“她内心还是害怕的”。

并且一味强调“陌生人危险”也会给娃另一个暗示,那就是“熟人都是安全的”。而我们都知道,大部分儿童性侵都是发生在熟人之间,恰恰不是陌生人。

那么我们到底该让孩子对“陌生人”持什么态度呢?

03
“陌生人”并不可怕
但要切记“可信赖人员白名单”

咱们这一代人小时候生活的是“熟人社会”,街坊邻居们之间都很熟,几乎是看着彼此的孩子长大的。

但现代社会偏向于“陌生人社会”,即使是楼上楼下的邻居,几乎也很少接触。

如今的孩子们身边无时无刻都伴随着陌生人的出现,出门拓展社交也是要从接触陌生人开始,所以我们尽量不要给孩子制造“陌生人可怕”的概念,而是要让孩子明白,世界上大多数的陌生人并不是坏人,当然,也不是所有陌生人都值得信赖。

我觉得沐沐妈这个“白名单”的方式非常好。

咱们可以提前给孩子列一份“可信赖人员”白名单,不过这份白名单中除了家人,还应该包含像警察、医生、店员这样的陌生人,让孩子知道万一遇到走失或危险时,可以向哪些人求助。


03
让孩子记住8条“准则”
即使是熟人,依然适用

我认为,安全教育除了让孩子知道“什么人值得信赖”,还有更关键的一步,就是帮助孩子理解哪些情景是会对他们构成威胁的。

我梳理了8条“准则”,强烈建议大家提前告诉孩子。并且一定要强调的是,即使面对熟人,这些准则依然适用

1、出门绝不离开爸爸妈妈身边;
2、如果离开,一定要得到爸爸妈妈的允许;
3、坚决不能上别人的车;
4、绝不吃别人给的东西;
5、如果有大人向你寻求帮助,拒绝他,然后快速跑开;
6、绝不替他人保守“秘密”;
7、不能让任何人看和摸自己的隐私部位;
8、拒绝任何让你自己感觉不舒服的要求和行为。

这几个准则不是要让孩子死记硬背,而是要解释透让孩子理解,为什么这样做不可以。

比如第5条,沐沐班里的“陌生人”就是用了“向小朋友们求助”这一招,把他们骗走的。

我们要给孩子解释清楚:为什么要拒绝向你寻求帮助的大人?

因为,大人比小孩有更多本领,如果一个大人要帮忙,一定会找其他大人,而不是小孩。如果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定要拒绝,并且第一时间告诉妈妈。


还有第8条,“拒绝任何让你自己感觉不舒服的要求和行为”。我们要让孩子理解“什么感受是不舒服的”

全美著名的安全专家De Becker 把“人类通过本能感知危险的能力”称作“天赋”。不过,孩子在年龄尚小时,可能还未意识到自己的这种本能。

我们可以利用生活里的小细节,让孩子知道“什么是本能感觉不舒服”的行为。

记得有一年我带瓜瓜回老家,很多长辈出于喜爱会摸摸他的头,捏捏他的小脸蛋。我看到,瓜瓜有些躲闪,明显不是很喜欢但却没有拒绝。

我当下就鼓励他,“瓜瓜忘了吗,你可以拒绝让你不舒服的行为啊。告诉爷爷奶奶们,我不喜欢你们摸我的脸。”

我会告诉他,那些让你躲闪的行为,都是你身体在做出本能反应。你要记住这种感觉,以后如果有任何人做出这些让你不舒服的行为,你都可以直接拒绝。

让孩子相信自己的本能,它们能提醒我们远离危险。


瓜妈最后说:

最后,大家一定不要觉得安全教育我们说过了、讲过了就可以了。安全教育是一项“持续工程”,要不厌其烦地在生活中点滴渗入,遇到相应的场景就可以当场跟孩子讲,持续不断地给娃灌输安全意识。

当然,除此之外,对孩子的安全保护中还有一点是不能忽视的就是我们父母的“监管”

尤其出门在外,咱们一定不能心存侥幸心理,松懈对孩子的看护,不能让孩子离开视线。

咱们号的娃年纪都小,很难有能力辨别坏人的招数,也很难能机敏到可以寻求可靠的帮助。咱们让孩子试着学习如何保护自己的同时,更应该明白:咱们自己才是孩子的最好铠甲。

大家平时在家都是怎么给娃做安全教育的?有什么好的方法也可以留言区给大家分享一下!或者加我微信guama3418,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我和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