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学:姚贞白医案:胃痛便血案

 369蓝田书院 2020-07-31

姚贞白医案专栏

   胃痛便血案

    ,男,六十岁,工人。1970年5月。

初诊:患者胃痛三十年,十年来症状加重。常感胸膈胃脘疼痛胀闷,呃逆吞酸,大便二、三日一行,时呈黑褐色、或便后鲜血。渐至形体极度消瘦,颜面苍白,食纳稀少,自汗,畏寒肢冷,精神萎顿。曾经钡餐检查;证实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大便潜盘试验(+)至(++++)不等。因多次治疗无效,特来住院治疗。脉象沉细而紧,舌淡,苔薄白,中心黄腻。

此病久阳虚脾弱,寒湿内滞,气血失和,胃络受损。法当温运。

处方:党参15克土炒白术12克茯苓12克甘草3克法半夏10西砂仁9克上肉桂6克(兑服)荜澄茄6克公丁香4.5克(冲)侧柏叶炭9克烧鸡金6克炮姜炭9克

二诊;上方服三剂后,胀闷疼痛略减,而现口燥唇干,头昏心慌,气短自汗,夜卧不安,便秘,色褐尤深。诊脉沉细紧而数,舌苔黄燥少津。

此中焦寒湿稍化,而上方偏燥,有阴虚热浮之象

改拟下方:红人参9克(兑服)土炒白术9克茯神15克甘草3克当归15克炒杭芍9克海螵蛸12克(煅)浙贝母9克(冲)西砂仁9克侧柏叶炭9克烧鸡金6克炮姜炭6克

三诊:上方服六剂,口燥渐润,胀痛轻减,食纳较增,头昏、心慌、自汗及夜卧不安,均有好转。便秘,色褐,便后仍有少量鲜血。脉细弦,苔黄已退。

此阴经络脉初得调养,脾胃渐运,病久气血阴阳俱虚,续拟黄土汤加减

处方:干地黄15克川附片15克(开水先煨透)白术12克东阿胶15克(烊化兑服)炒黄芩6克全当归12克灶心土1块(约120克,捣碎,泡水澄清,取水煎沸,煎煮它药。)

四诊:上方连服十剂,胸胃胀痛由缓解而渐消失,大便转黄,日一行,鲜血止。潜血试验数次,皆为(—)即阴性。纳增眠佳,色润肌丰,脉绥调,舌粉润。余症也全瘥。

出院时,为拟下方,嘱制丸剂常服。

处方;苏条参30克炒白术30克茯神30克当归30克炒杭芍2.4克西砂仁15克熟地黄炭2.4克海螵蛸2.4克炙附片30克(开水先煨透)炙甘草9克炒枯芩9克

    上药制成蜜丸,每丸重9克,早晚各一丸,用开水送服。

    [按]脾阳既伤,阴络复损,用药过燥,每伤津血;过投阴腻,又碍中焦。二诊用参、术、归、芍、贝等品,性能缓和,易于受纳。后用加味黄土汤,温阳健运,养血益阴,气血双调,其本得治。再用丸剂,善其后。

新闻快讯

    近日,从《中国民间疗法》杂志社获悉,青年编委廖成荣获评《中国民间疗法》杂志社第一届青年编委会“优秀青年编委”称号!

新闻快讯

    2019年11月17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十大妇科流派云南昆明姚氏妇科流派传承工作室第二轮建设项目姚氏妇科流派学术传承工作室学术研讨暨姚克敏国医名师行医70周年纪念会,在圣爱中医馆隆重举行。姚氏医学流派传人、姚氏医学流派传人相关亲属、中医药医务工作者及爱好者、工作室建设单位相关人员、云南主流新闻媒体等100余人欢聚一堂,共同向姚克敏主任表达祝贺。廖成荣中医师在会上做了《逍遥散牵线下的师徒情缘—浅谈对逍遥散的理解》的学术报告!获得与会专家充分肯定。

讲座现场1

讲座现场2

姚氏医学流派姚氏中医妇科疗法简要介绍

    自乾隆年间创立流派至今,姚氏医学流派已历经260年的发展,至今传承八代。滇中乃至西南地区众多百姓皆受益于姚氏医术,姚氏也因此成为了滇中渊源最深远、影响最大、家喻户晓的中医学术世家之一。第五代传人姚贞白,云南四大名医之一,也是集姚氏医学之大成者,提出了“以阴阳气血为整体,以气化原理为辨证线索,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流派学术思想。姚贞白长女、姚氏妇科流派掌门人姚克敏承启先贤、博采众长,又创建性地提出了“以血为本,以气为动”的证治纲领,并倡导“女子多郁火,气结百病生”之病因病机论,使姚氏中医妇科诊疗体系更具特色。

“姚氏中医妇科疗法”受众广泛、疗效显著,2012年遴选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全国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在云南、江苏、四川、重庆、湖北、美国迈阿密、新加坡等地,建有二十五个示范门诊/工作站,主要传人还在加拿大、法国开展授课及临床带教工作。

    目前,流派已梳理出八代清晰的传承脉络,培养了五十余名传承人,科研孵化出了毓麟达生丸、五子益冲丸等七个制剂,年均二十余万百姓受益。建设期内出版学术专著五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三篇,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动,2017年6月2日,姚氏中医妇科疗法成功入选云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姚氏医学流派传人廖成荣小档案

云南昆明姚氏医学流派第八代传承人

中共党员、医学硕士、中医师

《中国民间疗法》杂志社青年编委、特约审稿专家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杨廉方关门弟子兼传承工作室秘书

此外还师从多位名医名师

编著《十年扎实中医路—读书·跟师·做临床》

主编《痤疮中医诊疗经验集》

副主编《杨廉方临证传薪录》,参编书籍多部

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参与省局级课题4项

连续4年获得市级中医药学会年会优秀论文奖

研究方向:①内、妇科疾病的中医药研究;②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及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