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有”到“无”,一张火车票的变迁史

 铁道之旅 2020-07-31

2019年,中国铁路总公司宣布全国推出电子客票,车票实行无纸化,乘客乘车前不需要再换取纸质车票,“刷脸”、“刷手机”、“刷身份证”可直接进站乘车。

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硬纸板火车票到二十一世纪的电子客票,试想,不久的将来,我们最熟悉的“小蓝票”或许会成为下一代值得收藏的“铁路老物件”。

火车票的变迁史

硬纸板火车票,堪称火车票届的“爷爷辈”。在民国时期,陪伴人们出行的就是这种长57mm,宽25mm的“硬纸板票”。别看它“体型”袖珍,在它的身上可藏着许多秘密呢。

从“有”到“无”,一张火车票的变迁史

它的票面上除了标有行程的起始、终点站和座位类型的具体信息,在票面的左侧还贴心地印有盲文,便于有视觉障碍的乘车人士使用。票面的右侧标有“半、孩”票标志,一般来说,半价的车票(例如孩童票)会将车票下端剪断线以下(横式印刷则位于右方)部分剪去,剩余部分作为成人一半票价的半价车票,被剪下的部分可作为凭证。

细心的你有没有发现不同票面上的红杠数量呢?

这些红杠数量,代表着火车速度的快慢,就好比现在车次文字前面的K/Z/D等字母所表示的含义。

从“有”到“无”,一张火车票的变迁史

“零道杠”代表慢车

从“有”到“无”,一张火车票的变迁史

“一道杠”代表快车

从“有”到“无”,一张火车票的变迁史

“两道杠”代表特快车

1996年末,粉红色“软纸票”取代“硬纸板票”在全国“上岗”,而软纸票以2009年为界可分为两种类型。

从“有”到“无”,一张火车票的变迁史

“一维码”车票(初代软纸票)

票面上的信息从左上方起包括了车次、起点站、终点站、发车时间、购票类型及一维条形码等信息。该条形码经工作人员扫描后可显示售票车站及售票窗口信息。

从“有”到“无”,一张火车票的变迁史

“二维码”车票(二代软纸票)

二代软纸票在初代的基础上将一维条形码改为二维码,并且该升级版车票具有防伪系统,有效抵制了票贩销售假票的行为。

2007年,中国迈进“动车时代”,我们熟悉的“软纸票”再度升级为“磁介质车票”。该类型车票在背面植入了磁性信息和热敏信息,旅客可通过自动售票机实现自助购买,检票口从此也有了自助检票机的身影,相比人工检票,效率大幅度提升。磁介质车票以2012年火车票全面实行实名制为界分为两类。实名制车票在票面下方显示了乘车人的身份证号及真实姓名,车票也从粉红色转变为“小蓝票”。

从“有”到“无”,一张火车票的变迁史

“非实名制车票”

从“有”到“无”,一张火车票的变迁史

“实名制车票”

2010年开放了互联网购票功能,乘客可以通过互联网系统进入12306官网进行购票。

从“有”到“无”,一张火车票的变迁史
从“有”到“无”,一张火车票的变迁史

2011年下半年,部分一线地区车站已经可以通过“刷身份证”进站乘车,这也代表火车车票开始进入“无纸化”时代。

从“有”到“无”,一张火车票的变迁史
从“有”到“无”,一张火车票的变迁史
从“有”到“无”,一张火车票的变迁史

从纸质票到电子票,从人工售票到网络售票,火车票从“有”到“无”的变迁,记录着铁路发展的速度,我们看到了科技进步带来的铁路变化;我们看到了铁路服务品质的提升;我们看到了铁路在当好“先行官”的道路上奋斗的足迹。

从“有”到“无”,一张火车票的变迁史

一代代铁路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迎难而上,不懈奋斗,“铁路老物件”铭记着老一辈铁路人为中国铁路发展做出的贡献。在新时代,我们应当砥砺前行,为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谱写新的篇章。

来源:太原铁路微信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