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脑特工队》:嘿!你的脑袋里在想什么?

 全球影视频道 2020-07-31

不夸张的说《头脑特工队》这部影片可以算得上是今年受关注度最高的一部动画电影,从今年5月戛纳电影节的好评如潮到北美上映后各大权威媒体几乎一边倒的支持,让这部动画在口碑和票房上都被冠以了皮克斯重生之作的称号。看完之后觉得真心无愧于好评,皮克斯在《玩具总动员3》之后终于把丢了好一阵儿的魂儿给找回来了。

第一次看到电影海报的时候心里还有些小吐槽,为什么皮克斯对于人物的设计越来越低龄化了,尤其是乐乐那双大到脸快不能承受的眼睛,实在提不起多大的兴趣。不过影片从一开始就打消了我的顾虑并且在开场的十几分钟就交代了本片绝佳的创意,而且就像那五个小人儿的设计那样,本片指出了生活中一个不能再简单而且人人都会问的问题,“他的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这个问题成为了本片的创意基础。影片将人类最基本的五种情感-快乐,悲伤,愤怒,厌恶和恐惧进行了拟人化处理,五种情感化为了五个具象化的人物-乐乐,忧忧,怒怒,厌厌和怕怕,而一个人的各种情感都是由他们在头脑中进行着控制。

之所以连他们的名字都那么简单,是因为他们每一个确实都是那么简单,只有一直情感所以不会将问题看得复杂,只要往自己负责的情感思考就行。而这也体现在这五个人物的外观和行为表现上。乐乐控制着人情感中的快乐,她成天将笑容挂在脸上而且浑身散发着淡淡的光芒,象征着人类最美好的一种情感。忧忧则是浑身上下都是蓝色,就像是一滴眼泪的她掌管着小主人所有的伤心情感,最好笑的是她与乐乐的对话,不论是小主人经历下雨天还是看一部电影,她总是记住了这件事令人伤心的地方,令乐乐哭笑不得。怒怒非常的直截了当,活脱脱一块着着火的红色砖头,无时不刻都在盯着报道小主人一天遇到的事情的报纸,并找到理由发个火。厌厌则是由绿色的西兰花演变而来,这是小女孩儿最不喜欢的食物,不过从外表看来她绝对是五个情绪小人儿中打扮最华丽的姑娘,并不是她本人有多么令人生厌,而是她似乎在用高傲的表情表达她对许多事物的厌恶。至于怕怕就像是一根绷紧的神经,时刻控制着主人要警惕周围的一切。天天影院

除此之外影片还极具创意的解构了人类的大脑,将人类认为的许多平常到不能再平常的事情用极具可看性的外观具像了出来,比如构成性格的小岛,长时间记忆储存区,记忆的废弃场,造梦制片厂,抽象工厂等等,看似有趣的结构却可以自圆其说的解释许多问题,比如为什么人类会忘记一些事情,为什么会做梦等一系列平常到我们已经不会去问自己的问题。其中人的思维如何进行抽象那段最为惊艳。但皮克斯就是抓住了这一点脑洞大开,甚至让看完的我都开始想象自己脑内的五个小人儿了。而且你会觉得这翻译的太不靠谱了,原片名“Inside Out”直接明了的告诉你本片讲了什么,就是把你Inside的头脑给Out出来,不过没被翻译成“头脑总动员”就该谢天谢地了。

本片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其设定带来的极高情感可塑性,相比较之前的各种“总动员”在片中花费大量时间表现的亲情,友谊等元素,本片出乎意料的直接切入了主题,并且顺理成章的进行深挖,在情感路数上《头脑特工队》用最不皮克斯的方式讲述了一个最皮克斯的故事。但如果你以为这就是这部影片所有获得好评的原因那你就错了,好的创意只是成功的一部分,而借助创意所要表达的主题才是重中之重,而和许多国产动画相比,本片就此点更胜一筹,动画电影的“家庭”标签并不单单指这部电影只为孩子准备,而是不分年龄段的接受度。《头脑特工队》除了有那些令小孩子兴奋的元素之外,还对于孩子的成长进行了深挖。

本片中的主要角色们生活在一个名叫莱莉的小女孩儿的头脑中,从一出生,快乐就占据了她生活的主要位置,乐乐会将明黄色的记忆珠尽可能的摆满每一天的位置,而且莱莉的所有核心记忆都是单纯的快乐。而忧忧在一开始似乎变成了全民公敌,毕竟她的出现会让小女孩儿感到悲伤,乐乐想方设法的不让忧忧接近小女孩儿的核心记忆。这一段看似非常合乎常理,每个人都喜欢快乐,而在影片这一阶段恰好就是许多人都怀念的那段无忧岁月。

但当莱莉跟随着父母搬到旧金山时,情况却发生了变化,破旧的房间,陌生的环境,这一切都让头脑总部乱作一团。乐乐和忧忧又意外离开了总部,于是一个人最糟糕的情况出现了,对生活不如意的愤怒,厌恶和恐惧占据了她的思维。而在乐乐和忧忧冒险中,乐乐不断认识到悲伤对于人类的必要性。当莱莉儿时想象出的伙伴冰棒看到自己的小飞车被扔进了记忆垃圾场时,乐乐发现自己无法让冰棒振作起来,反倒是之前看似一无是处的忧忧释放了了冰棒的伤感,让它大哭了一场之后便重新振作。从这一点影片就已经开始暗示另一层主题,即悲伤对人的作用。

许多时候人们不愿意感到悲伤,甚至在名字上都把“悲伤”归类为了负面情绪,进而言之“负能量”。其实这对于正在成长的孩子而言是一种不正确的认识,乐乐在回看那些记忆珠时偶然发现在快乐的记忆背后原来是悲伤在支撑着快乐,这不仅仅是因为没有悲伤就感觉不到快乐的简单对比。一开始皮克斯在定创意的时候其实设计了二十多位不同的情绪小人儿,但精简到五个并不意味着失去了其他的情感,而是把情感不断的进行归类,保留了几大不能再删减的原始感情。就比如在悲伤时一个人很难被周围人的快乐所感染,相反有时候会让悲伤感变本加厉,但如果一个能够感受到他悲伤的人来安慰他,让他将情绪释放出来,那效果就要好得多。在快乐时我们很可能会想到自己的朋友,但在悲伤时我们肯定会想到家人,故事也恰恰用这一点来表现悲伤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其实当最后那颗一半快乐一半忧伤的核心记忆球出现时,主题彻底的明朗了。这其实就是讲述了每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于事物的感受不断成熟的过程,同时这也是五个情绪小人儿如何找到那未被呈现在银幕上的情绪伙伴们的旅程。影片最后升级的情感操控台也说明了这一点,之前的控制台只能容得下一种情感来进行操控,而升级后的加长控制台却可以让五种情绪小人儿同时控制,如此一来大脑就可以更加顺畅的理解和吸收那些具有多面性的事物,到此影片也完整的表现了这个关于成长的主题。

至于莱莉童年想象出来的玩伴冰棒则是给大人们埋下的一个泪点,不管曾经与它有过多少快乐的回忆,童年的玩伴似乎也逃脱不了被遗忘的命运,在这个点上似乎有一些《玩具总动员3》的影子。冰棒为了莱莉的心智能够健康的成长,牺牲了自己将乐乐挽救了出来,而自己却欣然的接受了被遗忘的命运。

《头脑特工队》在自己开脑洞的同时也不断的启发我们去开脑洞,出字幕时的花絮也搞笑的展现了片中一些次要人物的头脑控制中心,恶搞汪星人和喵星人的场景更是令人捧腹。那么我们是否也可以用这样的思路去看看我们自己或是身边的人呢?影片中展现的是成长的危机,并没有明显的“反派”存在,主人公们要应对的恰恰是自己小主人性格世界的崩塌,这也表明了人其实没有本质上的好与坏,如果遇到了一些你认为已经坏到不可理解的人,那么这五个情绪小人儿似乎就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人的各种行为其实就是在不同的环境下由不同的情绪驱使而造成的。小女孩儿在离家出走时已经被愤怒,厌恶和恐惧占据了大脑,在她上车之后情况几乎失控,控制台被黑色不断的侵蚀就像是我们经常用到的“黑化”一词。如果没有了悲伤,她也无从想起父母对她的关爱,她不会为父母因为担心她而感到抱歉,进一步将不会对自己的任何行为感到抱歉包括对别人不断的伤害,脑补到此,一个其他影片中经常出现的变态反派的基本思路已经成型,再加上之前已经固化的怒,恶与惧,基本就可以拿去套公式了。好吧这里稍微扯远了。。。

总而言之,《头脑特工队》作为一部口碑和票房双丰收的原创影片,皮克斯又怎么可能不去继续挖掘其价值呢?而升级后的控制台上被忽略的“青春期”按钮似乎也给续集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