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岭南走笔▌(散文)榕 殇

 吟诗品文 2020-07-31

赏花弄月,吟诗品文。戳上面蓝字免费关注!

(散文)榕 殇

(轻点以上音频,同步收听,朗诵:周德清)

岭南大地,触目所及的绿色,总有榕树的身影。

1

榕树,热爱阳光温暖湿润,却对土壤没有什么苛求,生命力蓬勃旺盛,树高常达15-25米。给它时间和空间,便四季长青苍苍碧翠,年复一年地似乎总不知倦地蔓衍扩展其树冠绿荫。它的根须如虬龙,钻地心,也暴走地面,粗壮峥嵘。犹嫌不够,还从枝叶间垂下缕缕条条的气须,向空气索取养分,且一旦触地,又矗一柱,另生新榕。稍有些年岁的榕,看上去都是绿宝石似的时间化石,都是长须美髯一脸沧桑的历史老人。

2

独木而成林,世间也似乎只有榕树才能书写这样的神。80年前巴金800多字的《小鸟天堂》,至少让超过8亿的学童因之结识了一棵巨榕,一棵生长于侨乡五邑之一新会如今栖满鹭鸟的巨榕。500多年前一株幼小的,衍生成今日覆盖20多亩河中沙洲的一片湿漉漉、绿茵茵的祥云,那是怎样的一种传奇!

3

“小鸟天堂”的咫尺之遥,同样榕荫织绿的地方,有近年修缮新辟的梁启超故居及其纪念馆。梁启超(1873-1929),国人不太陌生。即使没有读过他1400万字的饮冰室文集》,他的少年中国说如今总被媒体、民间广为引用也该熟知吧?徘徊在这位清末民初的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近代百科全书式文化巨匠的百年老屋,邀陪我们此行来游的乡亲校友杨慧女士感叹:如今一对夫妇仅一个孩子还总搞不,许多都成不了材,实在愧对启超老人。是呀,梁启超于拯国救民奔走呼号中,于域内海外颠沛流离中,于博纳广识著书立说中,于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中,“齐家”亦卓著,他九个子女人格健全、心智发达后来在多个领域成为杰才甚至国士。仅其长子思成、长媳林徽因的不俗成就诗意婚恋就足足让史家探究不、让世人乐道不忘。好一个梁启超,幼趋庭教,然成才,开启名门世家,克隆出人文版的独木成林风景,让后人留连、品赏、感叹!

两汉以来源流有自的家族文化,尤其是士大夫家庭,是二千年传承、接续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经脉,其不光彰显地域的文化深度厚度,还往往昭标时代、历史的文化高度。别说有些遥远的“一门三进士,叔侄两状元”,即以近现代而言,绍兴周氏兄弟并肩引领新文化;南陈北冯的文化昆仑:陈寅恪祖孙三代风骚百年,冯友兰兄妹、父女并写跨时代文化辉煌;以钱学森、钱钟书各为代表的钱氏族人在科学、人文领域竞显风流……族裔支离,人口伶仃,家学断流,书香散,“一豕食瘦,二豕食肥;一马行,多马争驰的习养效应破灭,文化望族渐成绝响。呜呼,站在启超故居老树的榕荫里,思之不禁喟然。

榕树,如今亦渐失城市绿化树资格。它的恣肆沛然,城市天空容不下;而它毁道坏墙的根须穿透力,城市地下更受不了。在乡间,纵有它从容生长的漫长时间,也缺乏让它独自成林的空间。要知道,如今乡间的土地也金贵哟。榕树,蓬勃鸿蒙的大家气象,只好被收纳尺幅微雕龟缩畸形审美的岭南盆景之中

2014年4月2日南粤行走随记。

附征稿启事 

稿件要求:

2、稿件内请注明作者名(真实姓名、笔名、网名可以任选,作为发表时的署名),并附作者微信号、电话等,同时提供作者简介、生活照。投稿后请主动添加主编微信:qjmtig,并告知作者名。投稿2周内未采用可自行处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