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忍”字,说透人生

 昵称29709295 2020-07-31

慈怀君说

 

若问三国中,谁最善于“忍”?许多人脑海中会浮现出,“冢虎”司马懿的身影。毕竟,他靠“忍”耗死了诸葛亮,耗垮了曹魏政权。

然而,还有一人,“忍”的功夫不在司马懿之下。他受仇人恩,夸敌人心,忍众人骂,却没有露出丝毫委屈之情。而“忍辱负重”这个成语,更是因他而起。

他性格内敛,却以一己之力,挑动天下格局变化;

他为人低调,刘、关、张兄弟三人最终却因他而亡;

他一生谨慎,将国家打造成铁桶一块,让他国不敢觊觎。

他,便是东吴都督,“出则为将,入则为相”的陆逊,陆伯言。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念念不忘朗诵

忍得不是气,是家族兴亡

陆逊原叫陆议,家族是江东四大家族的“陆氏”。他自幼丧父,从小跟在从祖父陆康身边,学习读书,自幼内敛沉稳,低调不争。

公元194年,天下大乱,袁术意欲吞并四周以充实力。因与庐江太守陆康不和,故派“小霸王”孙策攻之。

陆康虽有贤名,可仍抵不过骁勇善战的孙策进攻。庐江两年攻防,陆氏宗族百余人殁亡过半,最终庐江依旧陷落,陆康更是郁结而亡。

那个时候,陆氏一族处境已至绝境。家主去世,陆绩尚小,陆逊只能以年幼之躯,撑起整个家族。

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为了保全家族,陆逊只能仰人鼻息,艰难度日。

公元200年,孙策遇袭身亡,其弟孙权继任吴主,掌控江东。

与孙策以武力镇压世家的手段不同,孙权更倾向于以柔和的方式笼络江东士族。而如今处于低谷中的陆氏,正是他主要目标之一。

面对孙权的征辟,留给陆逊的有两条路。一是以仇恨为主导,坚决不从,家族永无出头之日。二是暂时隐忍下来,借此赢得家族复兴的机会。

几番纠结下,陆逊决定放下仇恨,忍下屈辱。

虽然心中依旧对从祖父愧疚,可在乱世中,家主最重要的责任,便是让家族得以延续。

点击图片发现更多免费美文

21岁的陆逊,担负起一族兴衰的使命,成为了孙权集团的一位幕僚。

在随后的日子里,陆逊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开仓放粮赈灾,攻伐鄱阳贼帅,收编山越族民。

他的文武全才,让孙权心喜不已,为了拉拢他,更是将孙策女儿许配于他为妻。

至此,陆逊终于赢得了孙权的认可,陆家再次重回江东士族阶层。

后曾有诗赞曰:

墙角孤梅向严冬,耐得苦寒方英雄。

今朝拾得仇人意,忍辱负重大丈夫。

这个世界上,逞匹夫之勇不难,难得是具有忍辱之志。

没有谁会天生一帆风顺,成长路上,总会面临委屈,亦或被事态所左右。

一个人的成长,往往从争开始,以忍结束。

明白世间疾苦,才懂岁月无常;认清生活真相,才知责有攸归。

正如那句话所说:“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

示得不是弱,是文韬武略

公元219年,距离赤壁之战已过去了11年。

彼时天下,刘备占据蜀中,自称“汉中王”。关羽北进襄樊,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

曹操心中胆寒,已有迁都之意。一方面,他派徐晃助曹仁守樊城;另一方面,急忙求助孙权出手,偷袭关羽后方。

这个世界上,从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此时的孙权,亦是对荆州心有不甘。于是,孙曹两方一拍即合。

为麻痹关羽,吕蒙装病返回建业,途经芜湖时,与陆逊定下瞒天过海之计。

回到建业的吕蒙,极力举荐陆逊。于是孙权便拜陆逊为偏将车右部督,派往前线代理吕蒙行事。

陆逊一上任,就改变了与荆州争锋相对的策略。

他即刻向关羽递上一封用词卑微的书信,称赞关羽的功绩“小举大克,一何巍巍”,“将军之勋足以长世”,并称自己乃一介书生,对其景仰之情溢于言表,绝不会与之为敌。

关羽本就是“意骄志逸,傲气自满”之人,再加之前有水淹七军之功,自然不会把陆逊放在眼里。

没过多久,果然如陆逊所料,关羽调走荆州大半兵马,前去进攻樊城。

点击图片发现更多免费美文

时机已到,孙权特命吕蒙、陆逊,兵分两路夺取荆州。

吕子明白衣渡江,陆伯言西扼峡口。双管齐下,彻底将关羽困入彀中。

俗话说:“性傲者易陷,善忍者易成。”

越是势强骄傲之人,内心越是希望受到更多人的认可,赞他言行功绩,便可使其陷落。

而隐忍之人,内心自成世界,不为荣辱而纠结,不因得失而悲喜。这样的人,往往会笑到最后。

关羽因傲成名,却也因傲送命。反观陆逊,虽名声不显,却从未妄自菲薄,他以弱为计,最终使得攻守之势逆转。

认怂不是认输,示弱也不是真弱。

忍得了他人眼中的不屑与轻蔑,守住了自己的本心与决心,才会坦然面对世间百态、人情冷暖。

受得不是辱,是格局境界

有人说:“每个人都有命中注定的克星,这是一场遭遇,也是一场宿命。”

袁绍的冤家是曹操,诸葛亮的宿命是司马懿,姜维的宿敌是邓艾,而刘备的克星便是陆逊。

公元221年,刘备不顾诸葛亮、赵云等群臣劝谏,决意伐吴,为关羽、张飞报仇。

孙权知晓后大惊失色,他虽不怕刘备攻伐,可仍惧北方曹魏的虎视眈眈。

孙权决定归还抢回的半个荆州,并将一干蜀国叛将押至刘备处。

面对孙权的道歉,刘备嗤之以鼻。几十年的兄弟情义,岂能如此草率了结。

谈判既然没戏,自然要兵戎相见。然而这时,吕蒙已故,东吴失去了统领大局之人。

可对于东吴来说,每至绝境处,必有英雄出。

赤壁之战有周瑜,而这一次,亦有陆伯言。

可书生拜将,在刘备看来简直是个笑话。他世之枭雄,戎马半生,岂会怕一无名小辈。

果然,刘备一攻再攻,陆逊一退再退,直至夷陵、猇亭处,陆逊才停了下来。

不断逃避的陆逊,在刘备眼中成了胆小鼠辈,更在东吴军中成了怯弱之徒。

军中有许多跟随孙策时的老将,也有公室贵胄。他们讥讽陆逊年少无知,咒骂陆逊怯懦丢人。如今陆逊畏而不战,众将更是当堂指责他窝囊无能,拖累三军。

然而,陆逊以大局为重,忍辱负重,从不与他们计较。

陆逊早已成竹在胸。刘备远道而来,补给线必定冗长,此战刘备必然希望速战速决。

然而兵法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点击图片发现更多免费美文

陆逊就是要示敌以弱,耗其意志,择其时间,然后一决胜负。

二月至七月间,陆逊受了无数屈辱,无数嘲笑。可他并不后悔,亦不反驳。

这一切隐忍,都是为了最后一刻的反戈一击。

时至盛夏,天干物燥,暑热难当。陆逊见时机成熟,乘夜突袭,火烧连营四十余寨。蜀军大败,丢盔弃甲者不计其数。

刘备此次兵败,输在了初衷与轻敌;陆逊此次成功,胜在了格局与境界。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陆逊虽以书生形象示人,看似软弱,可这亦成了他的优势。虚实相合,扮猪吃虎,陆逊总是用最简的方法,得到最优的战果。

苏洵说:“一忍可以制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善“忍”者,退当局而观全局,登峻岭而观天下。

沉得住气的人,方能权衡利弊,稳中求胜。

忍一时,方能进一世

为将者,“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

陆逊素来深思静虑,所推演之事没有一件不应验。

石亭之战,陆逊以鄱阳太守周鲂假降为计,败曹休,斩敌万余人。

季汉丞相诸葛亮第五次伐魏,东吴配合北进,期间陆逊亲信被魏所俘,知其东吴所有行动。然陆逊却依旧进兵,虚张声势,以吓魏军,遂后安全撤回。

纵观陆逊一生,从初出茅庐到成为吴国股肱,他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一切以大局为重。

人如其名,一个‘逊’字,便是他人生的最佳写照。

冯梦龙说他:“陆逊多沉虑,筹无不中。”

而事实上,与其说陆逊多谋略,不如说他性格少争斗。能忍则忍,能退就退。

点击图片发现更多免费美文

但他认怂的背后,却有牵挂;卑谦的背后,藏有谋划;而退让的背后,亦是所图甚大。

他身处乱世,身后又是整个家族,自然要顾虑很多,从而韬光养晦,厚积薄发。

余华曾在《活着》中写道:“活着,在我们语言中充满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喊叫,也不是进攻,而是忍受。”

谁的人生不是如此,上半场求存,忍着便是胜利;下半场求真,活着便是修行。

就如陆逊一般,不争一时得失,不较一言长短,默默隐下雄心,暗暗藏起欲望。

待得时机一到,一飞冲天,然后天下皆惊。

人生虽苦,但耐得浮生半世,唯“忍”一字当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