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经沧海难为水,元稹的这首情诗太好,几乎无人超越

 读书工 2020-07-31

元稹字微之,是唐代与白居易同时期的大诗人。他出生于唐代宗大历十四年即779年的东都洛阳。他年少家贫,但天资聪颖,学习勤奋刻苦。虽仕途坎坷,几度贬谪,也曾官至监察御史等职务。

他喜爱陈子昂和杜甫的诗歌,逐渐走上诗歌创作的道路。他的诗歌观点和白居易相近,二人共同提倡新乐府,成了莫逆之交,史称“元白”。二人诗歌唱和频繁,称为元和体,共有近千首唱和诗传世。

元稹是个才子,他一生中遇到了三个聪慧的女子。第一个是崔莺莺,他在蒲州今山西永济任职时碰到了她,二人坠入爱河。后来元稹据此写成了传奇小说《莺莺传》,历代传诵,后来又被元代人王实甫改写成《西厢记》。

第三个是唐代女诗人薛涛。元稹为监察御史时出差四川,在那里见到了非常有名的薛涛,二人一见钟情。后来分手后也是诗书不断,薛涛还因此创作了一种“薛涛笺”,还有《春望词》传世。

第二个是原配妻子韦丛。韦丛是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小女儿,她二十岁时嫁给二十四的元稹。他们两人结婚后非常恩爱,但由于当时元稹还没有任职,家境贫寒,过的是苦日子。

这段时间元稹一直忙于考试和应酬,家里的事情全部落在妻子韦丛身上。由于劳累过度,韦丛染病,不久就离世了。而此时元稹刚刚任职监察御史,所以元稹非常内疚痛心。

元稹想到妻子与自己同患难,正要苦去甜来的时候,她却离开了人世,因此非常痛苦。他的感情无法排解,因此写下了《遣悲怀三首》,而且接着还写下了《离思五首》,来寄托对妻子的思念。

《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元稹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就是在简短的篇幅中连用比喻,把心爱的人比喻成水,比喻成云,比喻成花。把自己的深深的思念寄托在这些美好里。

因为在古人眼里水是最温柔的。《道德经》就有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而李白的《清平调》又有“云想衣裳花想容”之句,可见用这三种物体来形容女子的美好是再恰当不过的。

更何况元稹在这里引经据典,赋予了水和云特别的含义。“曾经沧海难为水”,是从《孟子·尽心上》中“观于海者难为水”一句化用而来。意思是见过沧海的水,其它地方的水就显得一般、更不值得一提了。

同样诗里的云是指巫山的云,它是宋玉《高唐赋序》里由神女幻化的,它“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因此见过巫山的云彩,其它地方的云也就不值得欣赏留恋了。

因此诗人元稹仓促地从花丛里走过,从有众多女子的地方走过,他无心欣赏,他不再动心,他头也不回。这是什么缘故呢?原来一半是自己要尊佛奉道,修身治学;另一半是因为他曾经拥有过韦丛这样美丽的女子。

元稹在诗里借用“沧海水”、“巫山云”这样美好的事物,来形容自己心爱的人,并表示不再与别的女子来往,这表现了他对爱妻的思念,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当然元稹在诗中没有指名道姓,到底他写的美女是指谁,就给人留下了很多猜测,大多数人认为是写给结发妻子韦丛的。也有人认为是思念初恋崔莺莺的,还有人认为是回忆诗人薛涛之作,但是这些都无法考证。

但是不管怎么样,都无法隐藏这首诗的美,特别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一句,已经成了千古名句。可以说他把爱情写得绝妙,后来的诗人几乎无法超越。

现在它还不只是一个表达爱情的经典名句,而且在其它各个方面,也可以广泛地引用,指人们对美好事物的不断追求和向往,到了极限的程度,再无可复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