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北武汉∣刘亦工:赞美诗(组诗)

 鲁西诗人 2020-07-31

以诗歌慰藉心灵

赞美诗(组诗)

赞美诗(组诗)

正午

这正是远处基础工程机械的旋转声
和撞击声轰响的时刻,又一座高楼
将在这葱郁的山野中拔地而起
林中此起彼伏的蝉鸣与不远处牧场中
马的嘶鸣形成呼应

这是我看到的又一如日中天之景象
万物勃发之际,应该拒绝萦绕在心头里的
那些令人忧虑的事
比如海拔一千四百米高度的孤寂和冷峻
被正午时分的阳光锁住了的山风
……

风与烈日,如同我心中两把燃烧的火
在山里,在灼热中体验着呼啸的山风
穿心而过的感觉,并不是一件奢望的事情
我只须在阳光下,手执那一根如弓一样的枝影
对着那些声音弹射过去,溅起火花即可


小镇广场


站在小镇中心的圆形广场上,就仿佛站在

月亮之上。因为望远,心里就有了畅想

与其就这样看着脚下的路由宽阔敞亮
变得狭窄而悠长,还不如任它在我的
眼前将聚集的光再次向四面八方散落

此刻,在风的涌动下,这耀眼的光
向着不同的方向飞奔,它们或飞舞或跳跃
或者如离弦的箭飞身而去又迅即折返

哦,我的小镇广场,多年来我目睹了你的
坚韧与坚强,你呈放射状态的梗直与柔软
而于我心,已然是如雪的霰,持之一粒
便再也无法分辨出梦幻中的辽阔与幽深
欢愉与忧伤

赞美诗


透过眼前的薄雾,跳过那宽阔的的湖

我看到一棵银杏树依然挺立在那里
与山冈与草木与一片白墙黛靑的小屋相伍

这是大自然在这一瞬间给予我
最美的景象。把它们简单地归结为
一场花事、吉祥事以及一场与佛相关的事
显然不是上天造就它们的本意

可是谁也禁不住每个从这片风景前走过的
人们的执拗。他们远则眺望,近则朝拜
此刻,相信每个人心里都装着一首赞美诗
即使不咏诵岀,但也丝毫不影响
他们对这一簇有如黄金般灿烂的虔诚

探究一棵把根扎在这里的树

现在就出发。否则我会把所有的
失落都归结为此次的犹豫和彷徨

走吧,从广袤的平原走向
叠嶂起伏的山峦。一路风雨一路风霜
把前行的路洗刷得雪亮
而那些隐没在崇山深处的
事物却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自由

而奔放地成长。我曾经长时间地
伫立在一棵大树旁,探究它为什么虽然
把根扎在这里,却仿佛仍在行走
并历经着人世间的沧桑

梦幻

寂静中最适合回忆
即使那些鼓点声本不在回忆中
但是一想起那些抡着木槌击鼓的人
就仿佛看到光与火的闪耀

月光绕过山梁,溪水径自奔涌
从得而复失的忧伤到再次收获后的狂欢
这是我的梦幻

它有着形而上的美,即使这一生虚妄
也还是会有一种深重在心中回响

河流诗

我只想对你说,这河流向着下游奔腾
就一去不复返了。是的,你也可以
从它悠长而九曲回廊般的曲线
以及它所一马平川的河岸去判断
就是这条河。自从这一片冲击平原
形成以来、沒有谁否认过它的存在

纷纷扬扬的雨雪带着上天的意志
在它的流源处散落。这是一个在炼狱般的
白昼中自我锻造和重塑的过程
它拒绝来自外部世界的任何安排
即使是太阳,它可以融化雪原乃至冰川
却不能开启那一段凝固巳久的尘封

时间简史

面对着一望无际的广袤,我真的希望
它是无边的。这样我就可以充分
发挥我的想象力,我会肆意地用无限这个词
去描述我所看到的事物,我会颠覆
这个词语的某些专有属性
面对着万里碧空,我会说出:苍天悠远
除了神祗法力的无限强大
这世界还有那么多的永远都无法穷尽的
无限之事,比如我们活着又死去,死去的又活过来
我们喜悦、惆怅、失落、兴奋或者忧伤……
我们用无限的情感对有限世界的表达
已经超越了来自几百亿光年前光的闪耀

野兔归来

几只野兔从树林中窜了出来
这引起了人们的惊喜
自从这一片原野变得深重以后
就有了物种回归的传说
今天它们是以一种凯旋的姿态出现的
远远地看着与它对视的人们
随后在迅疾飞奔,在茫茫的草色之上
划出一道灰色的光影

对于它们的生存我并不担忧
虽弱小,但竟然能够先于一株野鸦椿的
落果而活着。红色的颗粒光泽饱满
像野兔在夜色中忽闪的眼睛
它们都无一例外地仰视并匍匐着
只等着那如同链条一样的枝条垂下
就纵身跃上

作者简介

刘亦工,男,居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长期从事干部教育、组织、政策研究工作,曾在省级公开发行刊和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4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上全文转载。2016年8月开始写诗,至今有600多首诗在数十种微刊和期刊上推送和发表。

本期编辑:毕恩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