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看辽宁旱灾,辽西为什么屡屡发生严重干旱?

 走路once 2020-07-31

6月以来,东北西部降水持续偏少、气温偏高、土壤失墒快,辽宁西部等地出现旱情,给玉米等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带来不利影响。对此,小薇在文章《辽宁旱灾持续,粮食生产受影响到底大不大?》 一文中认为目前抗旱工作进行顺利,或许不会对粮食造成重大影响,首先在此要向辽宁朋友们道个歉,小薇存在着信息调查的失误。这篇文章,小薇将再次带大家一起看看辽宁旱灾,了解辽西为何屡屡干旱?

辽西地区大旱不是今年才有的,可以说辽西已然是个旱情常驻地,点开百度搜索“辽西干旱”,许多年份都有着触目惊心的消息。

何以辽西旱情如此严重呢?辽西干旱的问题由来已久,因为西地区处于东北平原的边缘,位于辽西丘陵,大兴安岭的余脉切断了辽西地区与海洋的联系,使潮湿的海洋风吹不过来,这样辽西地区常年受来自西伯利亚的冷湿气流的影响,所以辽西地区十年九旱。而且由于生产生活用水不合理,导致水污染和水源短缺日益严重。

从理论研究来看,早在1984年就有《辽西干旱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一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简单指出了辽西降水小而蒸发大的问题,并且水土流失严重,提出了退耕还林还草的建议,并认为应当修建水库。而目前最新的相关论文则是2020年的《辽西地区干旱造林技术》。我们可以看到辽西干旱问题的研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而保护生态是缓解辽西干旱的重要途径。

然而研究多年,近几年辽西干旱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缓解,这又是怎么回事呢?首先,辽西地区的自然环境当然没有改变,尤其随着气候变暖,降水少而蒸发大的问题还日益严重;其次,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当地依旧是粮食重要产区,耕地面积仍旧广阔,我们无可奈何的是,抗旱只能一时,退耕才是长久,然而当前要发展、要吃饭,就依旧不能退耕。

辽西及内蒙古东部很多地区都存在着同样的干旱问题,并且伴随着土地盐碱化,这些本不应发展种植的地方过度透支地力,最终造成今日的恶果。我们如何走出一条真正可持续的道路,如何兼顾生态与经济,在辽西,这个话题依旧沉重,而这也并不仅仅是辽西的问题,更需要全国的资源调度,帮助辽西退耕,帮助辽西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