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说】朝阳沟谱出新乐章

 昵称71028402 2020-07-31

  

  已经到了晚上十一点钟了,朝阳沟村村委会议室里,气氛仍然非常的热烈。大家争先恐后的发言,讨论上级镇政府指导安排的移民搬迁问题。

  “那样,村东头到底会不会塌陷,这个话题不要再讨论了,谁敢说塌陷或者不塌陷呢?这是关乎到老百姓生命财产的大事,马虎不得,假设不得!况且我村北头三亩地已经塌陷一个大坑。村东头有部分房屋有了裂纹。所以我们就不要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了,研究下一步如何彻底贯彻镇政府有序搬迁的这个问题吧!”老支书果断的说道。

  “搬迁是个大事情,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方案制定不好会引起村民的抵触。”副支书俊武接过了话头。俊武四十多岁,年富力强,精力旺盛,是老支记的好助手。

  “主要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会有抵触心理。常言说叶落归根,可是到了晚年却要让他们离开这片生我养我的热土?他们会顺心吗?况且,住习惯了农家院落不一定能住习惯楼房。”栓宝点了一支烟,接着说道“老年人‘懒散‘惯了,还真不习惯过‘文明‘拘谨的生活呢!”栓宝由一个知识青年成长成了朝阳沟村的村主任!

  ……

  “这样吧,时间也不早了我说完咱们就散会!”老支书看了看表,都快午夜十二点了。“过两天咱们开个吹风会,让全体党员群众代表参加。对拆迁这个话题,来个全民大讨论,做个民调,先看看老百姓的意见。”老支书是这样想的——大家的事,大家发表意见,来个提前“亮”。这样村民们不会感到突然,有不同意见或者有“气”的同志可以提前得到释放。掌握了大多数群众的意见做到了心中有数,事情做起来就不会走样了!

  村委的几个干部异口同声的说道“中!中!中!”

  朝阳沟村是豫北的一个小山村。矿产资源丰富。村东北与邻村交界处,有一露天铁矿,县采矿队在这个地方开采了四十余年。村北边耕地下面以及村东边的房屋下面,蕴藏着更为丰富的铁矿资源。濮阳市钢厂在这个区域也开采了五十多年。由于该区域生产的铁矿石,是我国罕见的低硫、低磷、低钛的优质铁矿石,因此成为了我国一汽、二汽汽车底盘所用铸铁的最重要的原料供应之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濮阳市钢厂,为我国的汽车工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这个贡献背后,朝阳沟村以及周边的村庄乃至于整个乡镇,毫无疑问是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伴随着一块块的铁矿石,变成了祖国飞速向前的车轮毂,朝阳沟村沉寂了。繁华过后的落寞,富饶过后的贫瘠,健壮的身躯留下来的累累伤痕……。但厚道的山里人没有怨言,它们深明大义:矿产资源为国家所有,国家开采也是为了国家建设发展。尽管过度挖掘所产生的沟壑,朝阳沟村几代人都不一定能够填得平,但是只要人们能够安居乐业,大家就无怨无悔!

  然而恰恰就在安居这个问题上出了问题。村北耕地塌陷,村东个别房屋出现裂纹。经济建设时期遗留下来的负面因素和新时期和谐社会建设的正面因素,产生了激烈的矛盾。该怎么办?

  市委市政府及镇党委政府,对朝阳沟塌陷问题高度重视。朝阳村也正好赶上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东风。上级决定,组织塌陷区的村民有序搬迁。这可真是个惠民利民的好政策!

  然而如何把好事办好,好事办实就成了老支书睡不着觉的大问题。特别是老年人,刚听到风声就有了“让黄土把我埋了我也不搬迁”的人。二大娘一听到要搬家,吓得血压升高,上吐下泻,卧床不起。可想而知,搬迁难度有多么的大。

  老支书何尝想把村子“分割”啊?但是,为了村民的安危,为了让村民们过上更好的生活,搬迁势在必行!朝阳沟村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朝阳沟村的人民即是历史的继承者,也是历史的开创者。但在搬迁这关键时刻,稍微不慎,或者说工作做的稍微不仔细,村干部们将成为朝阳沟村历史上的罪人!老支书深感使命神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这几天,朝阳沟村的街头巷尾,搬迁成了大家最关心、争论最为激烈的话题。争论主要发生在年轻派和老年派身上。年轻人兴高采烈的盼着早日搬迁,这样就可以轻松地住进城里的楼房。而老年人则一脸的茫然失落。“去城里干啥,土地不种了?死了不还得回朝阳沟村?”看来要想达成一致意见,几乎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愿意搬迁和不情愿搬迁,这种矛盾就经常发生在一个家庭里,甚至发生在老两口之间。银环娘家就是这种情况。银环爹坚决不搬迁,而银环娘是非搬迁不行。“你不搬你有没有本事给儿子在城里买套房?买不上房,孩子能不能娶上媳妇儿?越没本事你越犟!”银环有个弟弟叫银生,二十七岁了,随了他爹,太老实了,还没有娶到媳妇。

  银环娘的话就像刀子一样刺痛着银环爹的心。他爹老实木纳心里一肚子委屈说不出来,憋的直难受。“去那里干啥?搬走了咱可就再也回不了朝阳沟村啦!我生是朝阳沟村的人,死是朝阳沟村的鬼!你要搬你搬吧!”

  “说那犟嘴的话有啥用!要是能给孩子娶上媳妇我也不搬。你说咱活到现在为了啥?不都是为了孩子吗?为了孩子你就不能受这个委屈吗?况且住进楼房,也未见得比在村里差。想回村里种地,不就是十来里的路吗?骑个电动车不就回来了吗?”

  银环爹不吭声了。是啊,咱就是为了孩子而活的。可到现在还没有给孩子娶上媳妇,自己的“任务”还没完成啊!想到银生的婚事,他爹更发愁了。村里“三大间”已经没用了,城里必须得有一套楼房。从这个角度讲,好像应该搬迁。但是住进楼房,银生就能娶上媳妇吗?那十五六万的彩礼去哪儿借去。况且村里还有十来个精明能干的大小伙子打着光棍儿呢,银生你这不很“足成”的孩子能娶上媳妇儿吗?银环爹想到这儿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中!盖“三大间”已经耗尽所有,这个笨手笨脚的庄稼人已经实在无能为力了!

  银环娘看到银环爹在那儿发愣,那刀子嘴又开骂了——“你真是个窝囊废啊!这点儿你也看不明白。先有了楼房,再借钱给儿子娶媳妇儿。……”

  银环爹在一阵阵刺耳的骂声中,茫然地走出了家门。

  …………

  最让老支书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银环爹走出家门儿一个月没有音讯。银环娘一肚子的后悔没地方倒,跺脚捶胸的痛哭道“老东西啊,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可让我们怎么过呀!你连死都不怕,还怕啥难呀!……”全村老少齐出动,方圆数十公里打探,都没有银环爹的消息!

  针对这个突发状况,朝阳沟村村委会又一次召开了村委扩大会议。老支书饱含热泪说道“银环爹出走,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中也有不愿意搬迁的因素。我们搞搬迁,是为了给老百姓谋福祉,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给村民带来了痛苦甚至于毁掉了一个家庭,那么我们还不如不搬迁!”

  栓宝更是一脸的痛苦,对自己没有照顾好老丈人这一家,尤其是没有关照好那个老实的小舅子感到愧疚。他有点哽咽的说道“越害怕的事情真的就发生了。是我没有做好,我有很大的责任。再找找,或许我爹一时想不开,去哪个工地看门了,过上一段时间就回来了。”栓宝接着话锋一转“咱们搬迁工作可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呀!况且绝大部分村民还是愿意搬迁的。我们也不能因为这一件事儿就停止了脚步。”

  “我们能不能考虑一个两全之策?既能让大多数愿意搬迁的人早日住进新房,又能兼顾到不愿意离乡的老年人?”俊武提出了个听似有道理可是做起来很困难的建议。

  老支书眼前一亮,思路豁然开朗。“对,你说的对。我们能不能这样——塌陷区的老年人恋家而安全区的年轻人乐意进城,让他们调换一下如何,当然一切采取自愿,坚决不强迫,甚至不劝导。不能让老年人心理有负担!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一定要留心注意搬迁区的老人们的思想活动,多去家走动,多安慰。我再次强调,千万不要劝老年人搬迁,充分尊重老年人的意见!”

  其他几个干部连连点头。

  栓宝叹了口气,诙谐的、无奈的说道“咱们这父母官啊,真是给父母找骂的官。”确实是,村子里人多嘴杂,说啥的都有。特别是银环爹出走这段时间,难听话谩骂的话不绝于耳。更有甚者往他们几个人身上泼脏水,说村领导在搬迁上捞好处。要不,怎么那么的上心?

  “不要有情绪,我们就是老百姓的泔水缸!谁让你选择了这一行。只要立的正行的直,只要为大多数人谋到了利,我们不怕闲言碎语!大家注意了,重抖精神,在搬迁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特别是在丈量房屋面积时要做到三公开,接受老百姓的监督。谁敢谋一己私利将严肃查处!”老支书郑重地说道。

  正式搬迁开始了,大家争先恐后的到安置小区选房子。

  大家看到小区环境优美,交通方便,设施齐全,村民们没有一个不高兴的。更为高兴的是,银环爹回来了。老头子一时想不开,到郑州一个小区当了两个月的保安。两个月的城市生活让他改变了思想。全村人揪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老支书也长长的松了口气。

  老支书的心放松了但却没有真正的踏实下来。虽然离开朝阳沟村十来里,但毕竟离开了祖祖辈辈的家乡,思乡之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重,甚至会出现返乡的情绪。我们不能把他们扶上马就不管了,还得送上一程!

  老支书想得很远!只要有党支部在老百姓的身边,新村仍然是朝阳沟村。为了让新村村民们有老家的感觉,老支书安排已搬迁过来的老党员老干部组成新村业主委员会,对困难户老年人户给于多多的关照,特别是二大娘哪里,要一天看望一次。

  刚刚住进去的新村,配套设施还不齐备。马上到了冬天,暖气还没有接通。其中原因是因为入住率没有达到供气标准。老支书把通气这件事情提到了政治高度上,不论多困难,也得想法通气。哪怕是自己掏腰包,弥补供暖公司的损失,也要在冬季来临之时给老百姓送上暖气。

  暖气接通了,温暖了老百姓的身,更关键的是温暖了老百姓的心里呀!

  …………

  步入朝阳沟新村,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年轻人都在周围的工厂找到了工作,过上了“八点钟”式的新生活。老年人在小区大院里,打打扑克下下象棋,三三两两,说说笑笑。然而,老支书并没有满足现状。新村要有新气象!在精神文化领域,老支书要创造新村新局面。他邀请市里面摄影协会寒冰,作家协会大爱无痕等名人到新村做客,共同探讨新村精神文明建设新路子。同时组织新村村民自导自演,排练一场文艺晚会,要在鸡年春节来临之时,给新村村民们奉献一场精彩的文化大餐。

  你看,小朋友的舞蹈《大王叫我来巡山》多么的可爱!

  你听,俊海秋昌说的《赞新村》快板儿多么的地道。

  你再看,巧真妇女舞蹈队的舞姿是多么的曼妙!

  ……

  老支书高兴的拿着相机,一个劲儿的拍个不停!

      【作者简介】王俭周,男,汉族,一九六八年生,林州市河顺镇栗家沟村人。长期从事建筑业。喜欢阅读,爱好文学。其作品是社会最基层的声音,脚手架上的文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