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篇连载】商场无兄弟(11)

 昵称71028402 2020-07-31


出版时间2013年1月
ISBN9787506053815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页数266页
开本16
类别文艺>文学>小说
书名商场无兄弟
作者吕志勇
品牌人民东方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语种简体中文

远离浮躁    敬畏文学

做有态度的原创文学平台

【原创首发】作者 | 吕志勇

第2章 龙抬头(11)

15、生活如白菜

  古代是“宁静而致远”,现在是“闹腾而致远”。谁闹腾越厉害,谁走的路越远。

从他们一帮爱折腾的哥们儿身上已经看出,谁闹腾得厉害谁牛逼。

说话间,两年过去了。生活和以前一个样,好多人变了,但好像一切又都没变。

两年时间,都没有什么大起大落。他们几个人聚的多,唯独罗冉,这两年回来的很少,还在内蒙包工,活儿不大也不小。听说遇上了财神,但回来后,却没看出一点发财的迹象。

陈达总是说:“生活就像烂白菜,谁都是一层一层剥着过。”

很多人看了陈达写的东西,说他是“城市达人”,他说:“我应该算是爱情达人。”的确,在爱情方面,陈达一直是看得通透,心情始终处于临界点,从来没有慌过。

爱情婚姻,在他眼里,就是一颗颗白菜。他剥自己的,也看着别人剥。

陈达说,这年头美女越来越漂亮,都是“妆”出来的。素面朝天试试,没几个男人看得上。

有一种女人时刻都在担心。担心自己没用,担心自己的男人爱上别的女人,担心别的女人诱惑自己的男人。却全然不知,男人如果真爱女人,是不衡量她能干与否的。只要她可爱,惹人喜欢,就爱她,即使她傻呼呼的,依然爱到心尖。所以,女人,只要可爱,就有男人爱。

只要男人爱女人,就会宠着她,跟睁眼瞎子差不多,几乎不加分辨。哪怕明明知道她错了,男人也愿意赔不是。而女人要想男人一直爱自己,不妨崇拜他,或者装出崇拜的样子,多装糊涂,让男人觉得他在自己的女人眼里很有成就。只有这样,爱你的男人会越来越爱你,没时间没精力爱别的女人。

陈达就非常想让曹青云觉得自己有成就。无奈,曹青云的事业确实越来越大,压得他心有点急。他依旧是发些小文章,没有太大的成就。按说这时候男人该自卑,但陈达不用自卑。因为,曹青云根本就不给他制造自卑的气氛。

一般女人有了成就,多会显出彪悍的样子。曹青云却从不强悍。尤其在陈达面前,更是软如糖饴,性情温顺,乖巧可爱。

胖点的女人温柔起来,更有女人味。男人一发火,像摁下感情的停止键。温柔的胖女人偏不生气,像喧腾腾的馍,你一摁下去,我就弹上来。不是反抗的弹,是本能的弹,诱惑地弹起。让人眼馋,想。

或许曹青云就是会装糊涂的女人,懂得崇拜男人。或者说懂得给陈达当粉丝。让陈达没成就却很有成就感。这样的女人在陈达面前装粉丝,陈达不醉都不行。

陈达和曹青云的爱情,几乎完全和常理相悖。曹青云有钱有色,陈达身无长物。曹青云很理性,很讲理。陈达很感性,很霸道,爱讲怪理。

即使吵架了,陈达从来不道歉。不道歉不是他不想道歉,是因为他不会道歉。此前,他始终生活在自己的性情中,只要温饱问题能解决,他就知足。他还不太会宠女人。

可曹青云却一直爱陈达。不但爱,还一直给他留下可爱的小女人形象,让陈达在她身边变得很男人。从无压力。

而且,自从和陈达好上后,曹青云还得病了。得上了爱买书的病。

曹青云最快乐的事情,就是陪陈达逛书店。

她逛书店不是看书,而是看陈达拿起什么书。凡是陈达看过的,她都一一拿起,买了。

后来,曹青云见书就买。凡是能买到的茅盾文学奖,她见一本买一本。发展到,每一次见面,曹青云都送陈达书。她是想在经济上帮助一下陈达。是那种真心真意的帮助,就是想疼他。不想让他费一点心。不想让他费钱,也不想让他费时间去买书。

两人的感情,解释不清楚。可能是曹青云不怕陈达嫌弃自己没本事而爱上别的女人,底气足。干什么事底气一足,就会变得很从容。所以,曹青云爱陈达就爱的从容不迫,坦然自然。很乐意黏着他。不怕别人说她缠他。

男人女人相爱,不是男方主动,就是女方主动,两个人同时对上眉眼的,很少。曹青云和陈达相爱,就是曹青云主动。

最开始是曹青云主动。后来曹青云更加主动的原因,是因为她知道他心里有她,这就足够了。足够了!

陈达40岁了还没有结婚,是因为他心目中的女人应该是事业有成,而且性情温软,而曹青云这两方面都具备。最重要的,曹青云已经决定和丈夫离婚了。所以,自从和曹青云见面后,陈达就陷入了爱情之海一口一口地喝水,不怕呛着。

陈达虽然性情洒脱,但爱情上却是保守的要命。如果别人的爱情是块土坯,那他的爱情就是砖头,硬朗的很。他希望自己的爱情又封建又浪漫。偏偏曹青云性情温顺,爱搞点小浪漫。性格又很传统,几乎不去外面应酬。很对陈达的脾气。

脾气一对头,陈达就有点晕乎。

所以,只要一天不见曹青云,他心里就发慌。而曹青云呢,见惯了太多的尔虞我诈,突然见到陈达这样的奇男人也渐渐割舍不下,因此也是一天不见如隔三秋。两人有事没事就煲电话粥。每天夜里说话到三点。三点说不够就四点,四点说不够就通宵。

四十岁的人,本不应该,可事情就这样发生了。

陈达的性情本来很硬。比如办文化公司这件事,他从来是不求人的。但在曹青云面前,他顿时扭转了自己的人生观。觉得让自己心爱的女人帮忙不算求人。所以,有时候,他就会和曹青云说起文化公司的事情来。他知道,曹青云迟早会给他钱,让他开公司的。

开公司是他的理想不假,也不仅仅是理想。因为和曹青云在一起,他老是感到了一种压力的存在。老是围在曹青云的庞大事业中,他觉得,自己必须有跳出她的事业圈的事情做才行。可文人的习性又让他养成了懒散的脾气。很多时候,他总是踌躇满志地规划未来,但真到实施的时候,又变得拖拖拉拉,觉得繁琐的事情太令人烦闷,不如一个人简单地写作来得洒脱,心情舒坦。

因此,他说的大齿轮文化公司也就一直眼高手低地拖着。反正只是个名字,不是真的齿轮,不怕生锈。

一天早上,曹青云带着他来到位于德化街的一个店铺前时,他还好奇地问:“准备开分店?”

“我觉得,你既然一直想开文化公司,不妨就在这里办吧。”

陈达猛然间明白,曹青云是租下了这间门店,而且已经筹划好让自己开张了。他有点激动地拿过曹青云手里的钥匙,轻轻地扭开锁。屋里干干净净,一看就是已经找人打扫过了。

曹青云轻轻地挽住他的手臂,问他:“这地方还满意吧?”

一时间,陈达竟然愣住了。他想起来自己以前曾经无数次做过的一个梦:在自己的公司里,酣畅淋漓地写作。周围的房间里全是写作的文人工作室,一旦自己写累了,就端着杯子从这个屋子转到那个屋子,仿佛每个屋里就是一座辞典或者一部书。每年自己可以出三五部书,好多文人都羡慕他的日子。而他自己也通过写作、出书、改编影视剧,赚到了一大笔钱。他用这笔钱搞了很多慈善活动……

每每想到这里的时候,他的梦就会醒。会醒,是因为他知道这一切都需要资金。

资金,是最让文人头疼的一个字眼。

而此刻,自己梦寐以求的公司就要诞生了,他怎么能不兴奋。尽管他涵养极高,但此刻,站在自己最心爱的人面前,他想都没想,就突然伸开双臂,把曹青云抱在怀里,竟然忘情地亲吻起来。

丝瓜秧爬墙一样的亲吻,纠缠的很。

曹青云一时不自然地扭来扭去。大约是没有想到一向矜持的他会如此激烈地表示。但很快她就感觉自己心头的那根神经被唤醒,一种久远的冲动倏忽间涌上来,她也忘我地回应陈达的热唇。

这时刻,空气仿佛停止了流动,时间也凝固了,人世间仿佛只有他们两个人存在。他们忘却了以往的一切,沉浸在情感的海洋里游弋。

人就是这么怪,或许很多人都觉得陈达命太好了,随随便便地就遇上了个女贵人。可偏偏在曹青云眼里,她是上辈子做了善事,才遇上这么一位男人。所以,谁沾谁的光,不在别人怎么说,全在当事人心里。这和什么是幸福差不多。如果当事人觉得不幸福,别人说再幸福也不幸福。如果当事人感觉很幸福,别人说再多不幸福也幸福。

好多事就是这样,在外人眼里看不懂,在当事人双方的心里,却是互相珍惜这难得的缘分。人与人之间,一切皆靠这难以言说的缘分维系。这缘分,可能是一个眼神,也可能是一句话。可能是别人都看不惯的怪异,甚至可能是随便的一个微笑,都会笑出一种际遇来。

陈达让曹青云看上的,正是他的天然本真性格。至于陈达为什么爱曹青云,在他自己看来,估计是曹青云那种荷花般的清香。

看过店铺之后,陈达和曹青云来到她的家。她家布置的雍容华贵。两层格局的小楼,乳白色的墙,乳白色的窗,乳白色的床,连厨房的橱柜,也是乳白色。按说这么多乳白色凑到一块,该俗气的很。偏偏有个乳白色的美人曹青云往屋里一站,顿时满屋焕发出奶一样的浓香气息来。

西班牙风格装修,古典的栏杆,淡青色的地毯。整幅中国古典山水墨宝,镶嵌在墙上。陈达被她牵着手,缓缓来到一台精致的CD机前。曹青云把一张碟放进去,顿时,一首《高山流水》古筝的声音在大厅里流淌。这样的环境,任是谁也会产生寻觅到知音的感觉。

突然,曹青云关低了CD,从壁橱里拿出一个埙来。这是一只牛头埙,最上面一个大大的“佛”字。陶土光润的身躯上,那个“佛”字,仿佛埙的眼睛。曹青云看也不看陈达,开始演奏起来。

静静地听她演奏完一曲《月下海棠》,陈达依旧微微地眯着双眼,直到曹青云走到身旁,抚摸他一把,他才从乐曲中醒过来,低沉着声音说:“再演奏一曲《梧桐月》吧。”

曹青云丝毫不因为陈达知道埙的名曲而惊愕。再次把那只有灵性的埙放到嘴唇边。立时,一曲凄楚委婉的乐曲再次响起,屋里顿时回旋着淡淡的清香。

陈达仔细地回味着,埙的音色古朴醇厚,同古人说话时惯用的高频调相比,显得格外柔润。演奏的人也格外柔和、迷人。

埙是会哭的。即便是埙在哭的时候,陈达也能听到其中抗争的意蕴。他沿着曹青云演奏的乐曲,勾勒出一树梧桐叶纷纷落下的场景。

呜呜咽咽的埙,仿佛在讲述着一个凄美的故事。他读懂了,埙不是人却能发出人不能发出的声音,仿佛是人们的灵魂在倾诉。之所以听到埙声会悲伤,是因为现代人在社会中生活,灵魂深处的东西被压抑的太久,埙声触及到了人的灵魂深处。

一曲终了,曹青云缓缓走到陈达身边,陷入沙发里,询问似地看着陈达。陈达说:“注重意韵营造的民族乐器,在引导音乐审美价值观方面,只有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才最能阐述得清楚。这样的乐曲多若繁星,大都音调幽婉深邃、韵味悠长,是那种令人回肠荡气、消魂摄魄的音乐美。因为具有重情、重自娱、重意的音乐审美特质,所以才能赢得世界听众的欢迎。”

曹青云听着陈达的解释,不住地点头,欣慰地看着陈达。看来自己真的没有看错这个男人。他确实有着别的男人不具有的审美观。对音乐的理解竟然也如此到位。她醉心于自己的选择,惬意地聆听着他的表达,忍不住问他:“你知道中国古代的埙都分那几个种类吗?”

陈达摇摇头,一幅洗耳恭听的样子。

“古代埙的样子很多,有梨形、鱼形、球形、笔管形等。制作埙的材料有陶、石、玉、木、象牙等,后来多是陶制的。

“你知道吗?有时候,我会在野外,吹上半夜的埙。那时,周围是几乎可以触摸的寂静。我在吹奏的同时,也能清楚地感知到埙声肃穆、浑厚、低沉、苍凉。那一时刻,再多的忧烦我也会忘记,我觉得自己的灵魂和天地融为了一体。”

陈达默默地点头,此时他的心里也是起伏不定。他觉得,自己苦苦寻觅多年的知音,可能就是曹青云。他抬起头反问曹青云:“你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埙吗?”

曹青云说:“你就是埙。”

一句话,说得陈达泪流满面。

陈达被爱情滋润的无以复加,罗冉却打来了电话。电话里,一声声,沧桑无比。

16、工人要闹事

罗冉的工地又没活儿了。工人们每天吃过饭后,不消化。当然消化不了。平日里,农民工都喜欢吃硬硬的面条,图耐饥。养成了习惯,没事干也是抢着吃硬面条。平时吃了硬面条,干半天活儿,等不到吃饭已经饥肠辘辘。可现在吃了硬面条,没事干,你说咋消化?

人一闲下来,就爱四处溜达。几个工人溜达中发现了玄机:路边好几个废弃的铁皮房子,也没个人看守。打工的工人们几个就悄悄商量,拆掉铁皮房,卖几个钱花花。荒郊野外的,这是白拾的钱。觉得铁皮房子像是风刮来的。

毕竟是偷。所以工人们就乘着傍晚时分,带着铁杠子、扳手、螺丝刀和一些准备拖拉的绳子,浩浩荡荡却又偷偷摸摸地来到铁皮房子处,动手拆卸。

平日里都是出苦力干活儿的人,干这点活儿不算个事。一会儿功夫,就拆掉了一间房子。马上分出来人,复制过程,拆第二间房。

就在大家窃喜第一间房成功拆除,拆第二间房正带劲儿时,几个蒙古汉子从天而降。蒙古人脾气野,上来对着正在拆房子的一个老工人照裆就是一脚,嘴里还骂骂咧咧地喊:“你是不是想吃蒙古刀。敢在老子的头上挠痒痒。”蒙古汉子说话,一股子奶油味。

图片来源网络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授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