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感 | 望着娘,心里满是心疼……

 昵称71028402 2020-07-31

书读多了容颜自然改变

远离浮躁    敬畏文学

做有态度的原创文学平台

望着娘,心里满是心疼……

可能体弱的缘故吧。我小时候干活一热就头晕。最惬意的事莫过于坐在淅河岸边的树荫下,双手抱膝,望着满河滩白白的鹅卵石及河床里的流水发呆。这远比毒日头下捆麦子,麦芒刺挠,蜘蛛网缠绕舒服得多。

偏偏,在田间割麦的娘看不得我片刻的清闲,总是大声训斥,甚至会砸来一个土坷垃。此刻,我就会从脑海中蹦出从书上学来的三个字——母老虎!并由衷羡慕同班吃商品粮的小韩同学,可以满世界的玩。

相比割麦子,薅猪草相对自由些,可以远离娘的视线。这天薅草时天上传来一阵轰鸣,一架飞机落在了河滩。我和谷雨扔掉了篮子就向飞机跑去,跑掉了鞋也顾不上穿。飞机真大!顶上翅膀直径有村上打麦场那么大,肚下一轮胎比村上的拖拉机都大。上边下来几个军官,打听邻村老红军顾贵山的名字,说曾是他的部下,路过探望。这是平生第一次近距离看直升飞机,心中震撼可想而知。一个绿色的大铁匣子,上边安个风轮子就能拉好几个人从天上飞来,太神奇了!

回到割草的地方,已近中午,看着没满的篮子发了愁。谷雨说他有办法,只见他猴子一样上树上拨了几根枝条,折成篮子直径长短,米字状支撑在篮子半中间,然后,把有限的几把青草轻轻盖上去,“满满”一篮子猪草就大功告成了。

到家门口,忐忑不安地侧耳倾听,只听棚底(厨房)有拉风厢做饭的声音,便快速把猪草倒进猪圈。那两头黑猪便冲着青草跑过去,边吃边拱对方一下。很快,青草被抢完,两位“天蓬元帅”哼哼唧唧地,似乎在抱怨青草太少。

一会儿,姐姐擓着满满一篮青草回来。看着“元帅”的瘪肚皮,姐姐质疑的眼神向我刺了过来。我挤了挤眼,把食指竖在嘴边示意别吭声,并送上一个谄媚的笑容。

危机暂时过去。哥哥挑半桶水回来,个子还矮的他,把勾桶的铁链子在勾担上缠两圈才能使桶离开地面。

弟弟被后胡同邻居送回来,赤着脚,手里提着一双湿鞋。邻居说,半前晌回来你家锁着门,发现小三在门口水渠用鞋喝水,就把他带回家了。

娘自是对邻居千恩万谢把邻居送走,回头拿起扫帚对三弟说:“鞋坑儿能喝水?看我不打死你,别跑!我就不信这狼上树。”娘喊的震天响,也没打着三弟。吃饭的时候,多给了三弟一个红薯面疙瘩……

我发现,娘回头抹了下眼,转过来时,眼圈是红的。

……

1975年因家里人口多等其它客观原因,父亲借了50元钱决定盖新房。很多亲戚前来帮工砸坯。先是用木头做个框子,下边垫层草木灰,填上粘土,用坯杵砸实晒干,就成了盖房的建筑材料。放学后娘让我搬土坯,说如果不搬坯,大了娶媳妇就没有我的房子住。抱着8斤多的土坯我天真地想,五间房子父母在中三间住,两头各一间给我和哥哥,小三去哪儿住啊?

扎根脚要去淅河滩推那种鹅卵石,母亲推车,哥哥拉车,工闲了就去二里多的河里推。听哥哥说,他们走到水磨房有个漫上坡,走到半中间上不来,娘累的休克了……

随着我们姊妹四个年龄增大,家里日子逐步好转,娘的脾气也好了很多。回头想想,也发现娘真的不容易。她上有五个哥哥,在家排行老六,自是家里掌上明珠,什么活儿也轮不上她做。嫁给当干部常年不回家的爹后,她从乡卫生院辞职回家,照顾上有老人、下有四个小孩的一家人。挣工分的年代,她是靠什么勇气?用瘦弱的身板挑起了这副家庭重担?

从小长大,我从没注意过娘的美丽。上高中时,娘顺路来学校看我,从同学的嘴里我知道,原来娘是一表人才啊!同学拿自己的娘与我娘比,说我娘年轻多了,像城里人。

我认真的观察了一下,我娘小巧的身材,白皙的肤色,确实比她们同龄人相对要年轻些。想想她对自己点点滴滴的好,后悔当初怎么会在心里暗暗叫她“母老虎”呢?真想搧自己两巴掌。

今年,娘77岁了,爹81岁。爹从去年开始多病缠身,瘫痪了。他一米八的大个子,我伺候他起床吃饭都费力,我们不在的时候,娘如何能弄动他呢?为了证明一下好让我们放心,她表演给我们看:左手先把爹的腿往床沿搬动点,右手扶起他的脖子,爹的右手环着娘的脖子,以爹的屁股为支点,轻易的一转,爹就坐在床边了……

爹思维清晰,可是说话表达不清,因此往往发怒于娘,娘都默默地承受着。

姐姐从郑州回来,想带娘去洗澡,爹不让娘离开。姐姐又多说了几句,爹生气了,把脸转过另一边。我看到了,爹是满眼泪水……

我和姐姐不说话了,望着瘦小的娘,心里满是心疼……

【推荐语】

好一幅浓浓的乡村生活国画啊!

“狡猾”的谷雨,几根树枝就变出满满一筐青草;姐姐和我配合一同哄骗娘的默契;担心小三儿没有屋子住的童真;哥哥个头矮担水摇摇晃晃的蹩脚样儿……写活了一个乡村的记忆!

但是,最叫人心疼的是,娘嫌小三用鞋喝水,骂起来震天响,却不肯打儿子的心疼;对儿女们看来严厉无比,却偷偷地用多给小三儿加一个糠的行为表达对儿子的歉疚;照顾一大家子人的娘,常常需要“变魔术”,才能让大家吃饱;和父亲相濡以沫一生,她已经忘记了自己……

文章没有过多地描述娘如何严厉、疼子女,但我们却从中感受到中国女性的伟大品质:温软如棉花,坚毅如钢铁!

如果说男人用脊梁支撑起事业,而娘那一代人,总是用柔弱的肩膀担起了整个家庭!整个中国的安宁,离不开娘的默默操劳!

佳作是用来感受的。这篇文章由于真情实感强,文风朴实,最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杨玉文  1967生。曾在林州电力集团公司、深圳市烨盛厨具有限公司工作,现在林州市电力炭素有限公司工作。曾有作品在《中国建材报》《深圳晚报》《河南日报》《工人月报》《河南电力报》《安阳日报》发表。爱好书画,易经,写作。

©原创作品作者授权发布、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