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年 | 护颈使者

 昵称71028402 2020-07-31

【原创首发】作者   |   段庆红

一到秋罢,气候转凉,人们就不约而同地围上了围巾,各种样式各种颜色,系法也不尽相同。有的围一圈随意飘洒,有的绕两圈把两头压到里面,有的在围的过程中从中穿一下,总之花样层出不穷,怎么系都行,怎么系都好看、暖和。

现在都是围巾,过去是方巾,方巾。顾名思义就是方的,对折后成三角形,一手拽住一个角,麻利地从头绕过裹到头上,从前面系一下,也有的裹着脑门系到后面,系到后面的要么是习惯要么就是感冒了,坐月子人系两块方巾,朝前系一块儿,朝后系一块儿,怕吃风受凉落下毛病。

方巾也有好几种颜色,黄色,绿色,橘黄色,橘粉色等等,黄色占多数,人手不止一块儿,方便替换。赶会的时候卖方巾的多,买家也不少,推着挤着,生怕自己买不上挨了冻,那场景不像是赶会买方巾,倒像是导演安排的一部专门让挤的电影。

小孩子也有方巾,像我们那个时候都有。我和妹妹都是橘粉色方巾,那颜色到现在我都喜欢,每天围着,清晨上自习路上系着,到校抹到脖颈,晚上下自习放学再系上回家,清一色的方巾,除了颜色,系法一样,从后面看分不出谁是谁,礼拜天洗了想办法让干了,上学还要系。

记忆中母亲的方巾是黄色的,她怕凉,晚上睡觉老觉得床头风呼呼的吹,所以有一块儿专门让夜里睡觉系。

刮风下雪和晴冷天气,因为有了方巾的不离不弃,整个冬天都是暖暖的。

后来兴起了围脖,一个简单的毛绒圈儿,直接套在脖子上,就可驱寒,连系都不用,省事儿不少,围脖也有好几个颜色,黄的绿的粉的,挡风遮雪,不至于因风趁机钻入而哆嗦不止。

再后来,会上有了毛线,那时候的毛线估计就是腈纶线,反正就是叫它毛线,一两纯白色毛线就可织一条元宝针围巾,针是用筷子削的,稍微去去边缘,让其变成圆的就是针了,元宝针,平针都可,但针不能太细,太细织出来太稠密,不大气,粗针简单的织一下出来效果很好,大气又不费线,不要过长,不用绕颈项,直接从后面围过来系一下就可以了。我发现人手一条,清一色的纯白,其实也不是纯白,带点肉色。只是得勤洗,不然变色了。

每个年代都有好的作品呈现,每个年代也都有流行色,一如当年的歌曲,当年的喇叭裤。

时代在变,市场需求量也在增多。到了我家孩子那个年代,围巾直接买现成的,与帽子成套,比起过去织的那些精致多了,长的短的,也有两头坠几个线球的,只当点缀,系在后面,走起路来线球左右摇摆,我们跟在后面看着孩子们跑着笑着玩耍,开心极了。

此刻,晚间,九点过半,天气凉了,我围上围巾出门稍作锻炼,再与儿子放学一同回来。

深色,不算厚的围巾,简单的绕一下,暖和和的。

段庆红  林州栗园人,喜爱读书,涂鸦。

©原创作品作者授权发布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