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文丨冬天的鸟窝(外一篇)

 昵称71028402 2020-07-31

【原创首发】作者   |  姜利威    (原创作品   侵权必究)

冬天的鸟窝

高高地端坐在光秃秃的树杈间,在一幅简单的素描画中,就是一团乱麻的形象,是啊,鸟窝就是家园,就是那团剪不断理还乱的乱麻般的思绪啊!

在我离家的这么多年里,鸟窝,一直都是故乡的标记,看见它,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家园。

我是个土生土长的乡下人,关于童年的所有记忆都和这乡村有关。在我的记忆中,村外的大树上,有着数不清的鸟窝,而我童年的最大乐趣,和这鸟窝和这大树,都密不可分。怀抱着大树爬上去,之后,去鸟窝里掏鸟蛋,虽说不是每次都能成功,那时淘气和馋馋的我们,只知道掏出鸟蛋,回家让母亲给我们煮熟了吃,却从没有想过,鸟妈妈的心情,现在想起来心里还是充满了无限的歉意,小鸟再小,那也是一条生命啊!

只清楚地记得,那时的大树,和大树上的鸟窝,给了我们无限的诱惑,在这种诱惑中,我们不止一次地想象着,鸟窝里是一个个的鸟蛋呢,还是一只只刚刚孵化出来的小鸟呢,还是什么都没有呢?如果有小鸟或鸟蛋,那么有多少呢?人啊,就是这样,有了诱惑,心中就会产生欲望,有了欲望,就会产生占有欲,但是高大的树木,和高高的鸟窝,也不是每次都能让我们得手的。

整个童年岁月,已不知多少次在这大树下,仰望着高高的鸟窝,想象着小鸟们的日子,那段时光缓慢而美好。

当我上学之后,和大树小鸟接触的机会就渐渐地少了,但是只要一有时间,我就会迫不及待地跑到大树下,看看那鸟窝,只见他们端坐在高高的光秃秃的树杈间,寒风中一颤一颤的,似乎在瑟瑟发抖,我多想把自己的小被子送给它们,给它们盖上,好让它们度过这寒冷而漫长的冬天啊!

冬天的鸟窝,就是挂在村口大树上的一个意象,在我的脑海里,不止一次地繁衍着浓浓的乡愁,每次想起老家,那一个个的鸟窝啊,都是那样的清晰。

如果说我就是一只离家的飞鸟,那低矮的村庄啊,不就是我在尘世间的鸟窝吗?

冬天的腌白菜

白菜,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是老百姓餐桌上的一道主菜,尽管在天南地北,它的做法吃法不同,但是白菜作为冬季蔬菜的主角儿,地位一直不变。

其实,说起白菜,做法吃法真是多啊!像什么猪肉粉条白菜豆腐的乱炖了,像什么醋溜白菜了,像什么凉拌白菜心,像什么洛阳白菜了……等等,数不胜数,大家都知道“百菜不如白菜”,的确如此,白菜中有着丰富的维生素、粗纤维钙铁磷等营养成分,不但营养价值高,不但能养胃生津、利尿通便清热解毒,关键是它还物美价廉,老百姓都能买得起吃得上。这也是它能成为一个主角的原因之一吧!

可是在众多的吃法中,我最喜欢的还是数母亲腌制的白菜了,严格意义上说,经过母亲腌制的白菜,变得已经不再是白菜了,其实当你吃过一口那个味道后,你会觉得这话一点也不夸张。

腌制白菜,是需要一定技艺的,绝不仅仅是,把白菜放进缸里,之后,简简单单洒上一把盐就行了。没有这么简单,真正腌制起白菜来,还得像母亲这样的“老手”。当然腌制白菜,第一步就是选择白菜,母亲说,白菜一定要晒上一段时间,等白菜的水分脱去五六分时,再将其清洗干净,洗净后,就可以进行腌制了。

只见母亲将清洗干净的白菜,一层层地铺在咸菜缸的缸底,之后狠狠地用力往下压,起初,看着母亲腌咸菜,我并不明白她为什么这么做,后来我才知道,这样腌制出来的咸菜味道才会更好吃。就这样一层层地铺展,一层层地压实,在母亲连续不断的忙碌中,一缸咸白菜就算是腌制好了。只等时间给它们慢慢地浸味了。

等上半月时间,腌制白菜的菜缸上,会冒出一层白色的水泡儿,这时腌制的白菜,就能食用了。

母亲是个做菜的能手,她将腌制好的白菜捞出来,一部分切碎,之后用切成丝的葱和姜,伴以少许的酱油和醋,最后再点上几滴小磨香油,一种白菜的清凉和咸香,再加上小磨香油的幽香,再混合着葱和姜的味道,小小的一盘凉拌咸菜里,真可说上是五味俱全啊!还有一部分,可以与豆腐粉条儿,爱吃肉的再放上一些肉,就这样在火炉上,小火慢炖几个小时,也会让人垂涎欲滴,胃口大开啊!

一道简简单单的腌白菜,既不是什么名菜,也不是什么佳肴,但就是这样一种熟悉的味道,如同刻印在我的心中一样,一生都忘不掉。现在又是冬天了,母亲的那股腌白菜的味道,又从我的心底冒出来……

姜利威  文学爱好者。在《诗潮》《上海诗人》《散文诗世界》《牡丹文学》《葡萄园》《中国国土资源报》《宁夏日报》《羊城晚报》等发表各类作品600余篇,获全国性征文奖80余次。

©原创作品  作者授权发布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