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丨 北京过年记

 昵称71028402 2020-07-31

【原创首发】作者   |   杨志青  (原创作品   侵权必究)

微信公众号“芝兰园”

投稿邮箱:lzmjwx@126.com

有一些地方,在人生中总是想绕开,而命运总是让你绕不开。

北京这个城市,与我就是一座这样的城市。

又到过年了,在北京工作的孩子,去年就曾说让我们上北京去过年,那时,孩子住在单位宿舍,感觉不是个事,就一直没有答应。今年,孩子租了公租房,也算是在北京有了一个家,又说起想让我们去北京过年,就答应了。

孩子的单位就在西二旗,他住公租房,也在周边。

走在西二旗的路上,刺骨的风吹着,有时竟吹得我后退几步。路上的行人,个个全副武装,大都竖起棉衣上的帽子。我还是顶着风,走到一座立交桥下,因为那里有一座售报亭,路边都是被风吹倒的摩迪车。

 有一种习惯,在家时,喜欢在小城中满街跑,跑到一个一个小邮亭中买几本杂志,回家胡乱看。这几年,有一本杂志常看,那就是《读者》。可惜,小城中在创建卫生城中,一夜之间,把一个一个的小邮亭搬走了,从此,也没有买杂志的地方了。

我一直不明白,城市的文明,如果只是卫生上的文明,没有精神食粮,小小的县城,竟没有了卖杂志的一片之地。文明的创建,没有个人修养的提升,到头来,只是建立在沙漠之上的文明。

好在首都是包容的,买了两本《读者》,一本散文杂志。

卖杂志的女人是四川人,后来我又来买过几次。大年初一,我又经过售报亭,看到夫妻两个人,并肩坐在亭内,用一个棉被,盖着两个人的下身,两人头靠头,在看守这个报亭。我有一种凄楚的感觉,这就是打工人的年,一对来自异乡的打工人,为了糊口,在大年初一,双双守亭。

晚上,孩子们要吃火锅,这是到北京之后,全家人一起吃的饭。我说的全家人,也包括和孩子一起住的室友。

阴历廿九,室友要回家了,早上,室友在室内徘徊,对我们说,他老家是湖南湘西的,家在乡下。本科毕业后,工作了二年,又考上研究生,后来分到我孩子的单位。他有两个姐姐,父母都七十多岁了,父母随大姐家住,乡下的房子也有四五年,没有人住了,也早荒芜了。

看到他在室内走动,有时自言自语,今年到哪家过年。我心中有一种难言的愁绪,他的老家荒芜了,父母成了他大姐家的客。他的家在那里,北京是他的家吗?他一个人还没有成家,和孩子一起租房住。

转眼就要归程了,在其间,也曾去过几个地方,我是一个懒散的人,有时就喜欢看一点书。就要归程了,初五早上,孩子送我们上北京西站。门外依旧是寒风,我走到那一丛竹林边,感觉这一丛竹林,好多时间,我会站在窗前,远望这一丛竹。没有想到,来北京过年,竟有这一丛竹林想伴,真想上去拥抱一下。离开了竹林,环视这个小院,竟有点淡淡的感怀。人生自古别离多,轻轻跟在爱人和孩子后边,内心中唱想李叔同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轻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角,地之涯,知交半零落。

北京的年就这样轻轻过去了,回到故乡,不知为什么,总感觉年还在心中,一直不愿离别,就这样,在故乡的风中,一点一点的回忆。竟有了这样的小文 。

杨志青   林州市教体局仪器站工作。

©原创作品  作者授权发布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