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记】吕安太 丨 游江南水乡一一乌镇

 昵称71028402 2020-07-31

【原创首发】作者   |    吕安太   (原创作品   侵权必究)

  微信公众号“芝兰园”

  投稿邮箱:lzmjwx@126.com

那天,阳光明媚,在整理书柜里的书籍时,无意间,我翻到多张珍贵的老照片,这些尘封的老照片顿时勾起我浓烈的怀旧情愫,让往事浮现于我的眼前。

在那么多的照片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几张江南水乡一一乌镇的图片。

那年探访乌镇,本来是去周庄。周庄,是一座江南小镇,有中国“第一水乡”之誉。可在车上导游小夏不断叨叨乌镇,说“乌镇水无语,船无语,整个镇安静无语。”她像相声捧哏演员抖包袱,撩拨得我们心痒痒的。她看我们有所心动,就以举手表决的方式,征求我们的意见。我们耳朵根子软,就无条件地顺应了小夏导游的安排,去了乌镇。

到底是周庄好看,还是乌镇好观,我没去周庄,没有游览,也没发言权。不过乌镇以热情的笑容迎接了我们,游览了乌镇,倒觉得小夏也没有欺骗我们,感觉来江南一次,乌镇水乡看得也很值得。

那是仲春的一个清晨,东方刚刚漏出鱼肚白,我还在梦中迷迷瞪瞪地回味着南京“夫子庙”的胜景,领队就在楼道里喊道:“起床了,快吃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饭后去苏杭,不想去的就别起床、别吃饭。”一声吆喝,把我从甜梦中拽了回来。匆匆忙忙中,我穿衣盥洗,忙完了早上那些琐事。片刻,门开了,外送直接把一素一荤两个包子,一罐牛奶,两根火腿肠,送进了客房。

南方人做生意真是精明,方法灵活机动,饭菜送客房,旅客方便满意,自己又不用洗碗刷碟,两全其美,一箭双雕。

吃饱喝足,我们提兜背包上了开往无锡的大巴。到无锡,我们顺便看了“三国”“水浒”影视城。人们说我是“历史学家考古一一越老越爱”。的确如此,我对仿古建筑兴趣不浓,记了几个故事,开了一下“眼界”,就拔锚起航,去了苏州。在苏州,我领略了“寒山寺”和“虎丘”胜景,一路欢歌笑语,一个多小时后,进入乌镇。

大巴车在高速路上驰骋着,我透过车窗,看到江南丘陵地带的田野和村庄,就是和北方不一样。北方的农田地埂是用土拦蓄水流,不让水流到它处。而江南则相反,“地埂”往下挖,水从小水沟流向大河,一小块一小块油菜花与“水流”相互动,竞相开放。北方的水很缺,下雨后都是往旱井里聚水;南方的水很多,房前屋后都是水沟,小水流得哗哗啦啦。看到这里,我才真正领会了南方为什么把村庄叫“水乡”的内涵。

“春光多在柳梢头,拣得长条插酒楼。”中午十二点,在景区外,公路边,我们在一棵垂柳后的酒楼大厅用了餐。然后过西栅大门入口,随导游漫步前行,进入景区。

我们踩着杉木铺就的曲折林间小道,看着路旁笔直的杉木,似是走进拙政园林。往前几步,一幅江南水乡枕河人家的水墨画卷已徐徐向我们展开。时间已经凝固,人犹如一下子跌落进历史的渊薮,所看到的是数百年琢磨凝结成至高智慧的古朴意境。

走着看着,听小夏柔声地介绍着,脚下并没有什么感觉,不经意间,我们已踏上一座青石砌就的小巧玲珑的圆拱桥。抚摸着桥边石柱栏杆,举目张望,看着河上一道道风景,大家脸上露出了愉悦的笑容。河水清冽,鳞波悠悠,但听不到流水的声音。除了水面上飘着零星几片落叶外,没有其它任何漂浮物,缓缓的流水很适合古镇的意境,这可能就是人们为什么说乌镇“水无语”的缘由吧!

河里桨橹欸乃声声,悠悠晃晃的小船飘荡在清水上,“船娘”不紧不慢悠闲地摇着橹,只怕惊动河里的鱼儿;游客坐在船里,无声无息地看着两岸的风光,满面春风,十分惬意,在内心深深体验者 “船亦无语”的感觉。小船上,坐着一个窈窕淑女和一位青春帅男,他(她)们戴着眼镜,可能是热恋中的大学生,忽然把相机照准了我,我也不谋而合,扮了个鬼脸。灯光闪烁,我成了姑娘小伙找寻的最佳镜头。游客在风景看我,我也成了水乡的一道风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江南水乡啊!

站在小桥上,顺着河道看去,你能看到一根根木梁向水面伸出,在石柱的支撑下,岸上木结构的房屋空间向水面悄无声息地延伸开去,依次形成一道道“水阁”,在荡漾运河水的映照下,房屋的影子疏朗开来,这是乌镇独特的“流水疏影”的建筑格调。房屋不高,错落有致,好像设计师统一设计而成。“头枕水中央,梦随清波漾”,揭开木铺板,可以洗衣、淘米、打水等,盖上则可以当床铺、伙房和库房。夜晚头枕着大运河清波粼粼的流水,聆听着夜归人欸乃的摇橹声,聆听着亘古不变的报更梆子声,乌镇人真是生活在了人间仙境之中啊!

过了小桥,乌镇街巷很干净,街巷里几乎没有生活垃圾。道旁的木椅石凳都是一尘不染。在这种环境中游览,我不禁想起了北方的景区,两者之间的差距还是蛮大的。

走进江南百床馆,多个朝代,多张床铺,深深吸引了我。木床雕工精细,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装饰华丽;豪华气派,图画灿烟,都是江南木床中的精品,能和故宫中的床媲美。在江南百床馆,我看到了我国工匠的高超技艺,好似更看到了当今的中国制造。

出百床馆,我们走进宏泰印染厂,这是一家有前店后堂特色印花布作坊。穿过店堂,踏着光光的青石板走过一小段染店弄,眼前豁然开朗,一个大院郝然眼前。院落中央高高的晾架上,飘荡着一匹匹的印花布,似江南女子的柔曼的腰姿,随风轻轻摆动。厅堂里展示着蓝印花布这门古老的手工艺,让我有了几许认知。旁有一间小屋,一名年轻男子手拿刮刀,在为游客表演染前刮浆。石灰膏透过有镂空图案的纸版,图案已清晰粘连到白布上。

看着年轻人娴熟的技艺,我也心血来潮,买了一块白布,要亲手操作一番。师傅很客气,允诺了我“大胆不知羞”的要求。我把白布在案板上铺平,把印版放在布的中间,三八两下,把石灰膏粘连在了布上。在捏纸版的那一刻,我好思念故乡,故乡老宅西屋的后墙上还挂着大伯给我留下的十几张牛皮印花版。

游客们看着我的动作,翘起大拇指并啧啧称赞。其实他们不知道,咱家在六十年代,大伯在家开过洗染店,那时我虽不大,也跟着干过“浓浓均可如人意,深浅皆能称客心”的活。不过,那时用的不是石灰膏,是坡后捡回的蜡礓石碾成面和黄豆面和在一起的稀泥巴。

小屋一角有几口板蓝根染缸,据说是明代留传,年代已相当久远。我家也有五口八担水水缸,大伯染布用过,是不是也有年代呢?没有记载,没有传说,我只是瞬间做了一个“发财梦”罢了。

江南女子对蓝印花布情有独钟,穿在身上颇有韵味,朴素无语中尽显女子水灵与柔情。你看过“采茶姑娘”电影片段吗?她们的头巾和上衣就是蓝印花布而缝制而成的,多么漂亮啊!

蓝印花布,在我老家也很盛行。前年,老二姐从林州给我捎来一块蓝印花布床单,我就非常喜欢。摆在床头,爱不释手,平时都舍不得铺。

看着小伙印花的操作,一些游客亦纷纷解囊,这个买蓝印花布钱包,那个买蓝印花布折扇,都想带回去,作为对没去乌镇亲友的馈赠与慰藉。当然,我也把地址留给了小伙,让他把我印的布染色后给我寄回去。

参观完印染厂,我们走进乌镇最具文化亮点的茅盾故居。

鲁迅和茅盾被共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巨匠。站在大师雕塑像前,令我肃然起敬,我真想双腿跪下给大师磕上三个头,拜拜师,以后也能写出名篇巨著,但人多我没勇气磕头,只能恭恭敬敬地给大师敬了一个军礼。

茅盾故居是当年茅盾的祖父精心挑选的地址,为二进四合院。门内影壁上镶有邓颖超的“茅盾故居”金字黑大理石横匾。院内有北房,东西厢房,有茅盾的会客室、藏书室、饭厅、工作室兼卧室等。我上学和工作时,读到茅盾的《子夜》、《林家铺子》、《霜叶红似二月天》等,我都以为茅盾生在一个风水宝地。其实,我的想法有些偏差,茅盾所住过的故居,不过是一个套院院落式住房,看不出有什么特色之处,亦够不上豪宅的格局,各屋的陈设也比较简单,一间书房、书桌、书柜、弄堂、厨房和几把椅子而已,是江南普通的书香门第。墙西北角有茅盾当年亲手栽植的一棵兰花桂,枝繁叶茂,已有一人多高,兴许是乌镇特有的水分土壤滋润了它吧。至于茅盾成为中国伟大的作家,与其学习刻苦,立志远大,思想端正,忧国忧民,勤奋努力,德才兼备,日思夜写是分不开的。

在茅盾故居,我抚摸着眼前一扇扇油漆斑驳的木门,穿行在窄窄的弄堂里,我好像触悟到了才华横溢昭明太子,著名理学家张扬园,著名藏书家鲍廷博,晚清翰林严辰、夏同善,现代政治活动家沈泽明,作家孔另境等的灵性。他们均是中国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乌镇名人的名字可以列出长长的一大串,究竟是那个神魔孕育了他们的千古才情呢?

走出茅盾故居,我悄悄探身向一间木屋张望,试图找寻到一些新素材。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大娘,围着一块蓝印花布围裙,尚有眼力地在忙自己的针线活。一位年近古稀之年的老大爷,躺在前后摇晃的竹躺椅上,微眯着双眼,身旁洁净的茶机上,放着一个铜水烟袋,一壶茶正从壶嘴里冒着热气,清香弥漫整个小屋,老大爷悠然自得地端着茶碗在品茗,对我们的张望并没有在意。如果我到了他(她)们的年龄,尚能享受这样的时光,该是我人生的一份福分啊!

出了这个门,我或门或窗又看了几家,发现那些故土难离的老人们,似乎早已忘记了外面喧嚣的尘世。正如陶渊明《桃花源记》所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宁静淡泊地守望者自己的祖业,怡然自得生活着,成为枕河人家的最后主人。

乌镇店铺林立,商贾云集,但沿街没有叫卖声,没有人大嗓门招揽客人,店主们只温婉的卖,轻声细语的和游人交谈,处处透着闲适随意,特别让人心安。因此,人们说“乌镇像往常一样安静无语”。

看过乌镇人演戏的室外舞台,我想买一本关于介绍乌镇的书带回家仔细阅读,可在林家铺子前的青石板道上走过去走过来,走了一趟,却怎么也找寻不到这方面的书,使我心中生出些许遗憾。

站在乌镇景区出口处,我恋恋不舍地又回头看了几分钟,发现乌镇很有灵性,不让人觉得沉闷。桥头、岸边、门前、屋后,巷口、街边,无处不见绿色植物在阳光的映衬下让人赏心悦目。一盆绿兰,一簇红花,摇曳的垂柳,还有成片的爬山虎,都让古镇摆脱了暮气,每一处都透着勃勃生机。无尽的绿意里,古镇更像是雨巷里走出一位穿蓝印花布,葱茏长裙的漂亮姑娘,清新俊俏。

乌镇是一朵盛开的无语莲花,我是一朵去留无意的飘荡的云。她并不没有告诉我些什么,也无意于留下些什么,但我要告诉你,乌镇是一个很优美的江南古镇,承载着华夏六千多年的人文底蕴,生命力很旺盛。

吕安太  芝兰园签约作者    

吕安太,原籍林州木纂村,读书于林州二中,后工作于晋司法系统,喜爱写作。曾有作品见诸于《山西日报》《山西法制报》《黄河晨报》《南湖诗刊》《芝兰园》等。

©原创作品  作者授权发布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