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文】时光清浅 | 秋日遐思

 昵称71028402 2020-07-31

封面设计/曲海庆

【原创首发】作者  时光清浅 (原创作品   侵权必究) 

 转眼间,深秋已近尾声。还未来得及细细目睹这秋的姿容,她却随性自在地将要离去。

       抱着一丝希望,朝深秋的公园寻秋而去。刚至门口,发现门口流水柱上循环流动的水竟是清澈的,这和以往是不大一样的,多少给了我一些惊喜。

走进公园,虽已临近中午,仍旧人流如织。放眼望去,周围的树木身披深深浅浅的各色衣裳,如同一幅清新的水彩画扑面而来。我带着一份欣喜,走进这幅画中,窸窸窣窣的叶子在脚下诉说着光阴的故事,只有少数幸免的叶子在树上耍赖地享受着秋日阳光最后的青睐,慵懒的眼神写满各种不舍与无奈。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不正是此番景象吗?年少时读唐诗宋词,只觉得意境极美,唯有人到中年时,才能真正的触景生情。

 

"年年岁岁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只有走过春的朝气蓬勃,夏的热情似火,方才领略了秋的淡定从容。人生又何尝不是一首四季的歌?

我们不必伤怀远去的季节,每个季节都有它独特的美。你看那诗意盎然的枫叶、文艺唯美的银杏叶、热情似火的红叶不就是秋天里最美的写意吗?还有那欣然怒放后的各色菊花,花瓣已经干枯,根茎也更浓郁,却藏不住骨子里流露出的孤傲。你越是看它,越发觉得它像极了老墙上那一幅古老的油画。

 小心翼翼地途径睡莲和荷花,唯恐它们尴尬昨天的美丽芬芳已成往事。可是,当我无意中瞥见那一池的"残荷"时,眼前的景象惊艳了我的目光:一茎茎荷手捧一顶顶莲蓬,袅袅婷婷地立在水里。如同一个个仙子顾盼自恋,又似闻歌起舞。的确,她们的青春已逝,但她们却在盛年里依旧坦然地明媚着。似乎岁月带走的只是她们青春的皮囊,而热情的灵魂伴随着岁月的沉浮,在这氤氲变幻的时光里演绎着风韵犹存。想想也是,自古至今,又有几人能躲过岁月的侵蚀,只是大多数人选择了黯然神伤,选择了"自古逢秋悲寂寥"。也有一些人却淡定优雅地选择了"我言秋日胜春朝",绽放着属于每一季的美丽。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是属于晚秋独有的美。对比之下,柳树那青不青黄不黄的样子反倒少了几分风韵。但每一种青春,每一种活法,不都是一种美丽的存在吗?

杨树的叶子在风的召唤声中飘飘悠悠浮在了水面,风中画起的弧线唯美了谁的眼眸?水中的芦苇尽情摇曳,诉说着童年的梦幻,和成年后的回忆。


 一孩童看着一尊母子嬉戏的石像,认真地问母亲:"妈妈,她们会不会动?"

"她们是石头,不会动。"

"她们身上好暖和啊。"

"那是因为孩子在妈妈的身边啊。"

人之初,都是这样吧,你能看到蚂蚁小鸟都有家,你能看到日月星辰都有光。等你走过年少时光,历尽人间悲苦"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后,若是还能欣喜地因为一汪清澈的溪流让你想赤脚而下,若是还能嗅到田野里玉米杆的味道忍不住尝一口,若是还能因为想吃一口柿子不惜跋山涉水,若是还能用双手捧着缤纷而至的雪花而欣喜若狂,若是还能追着半个月亮撞上了墙……那你定是幸运的,你已回归人生最初的单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此时的山水,一如你最初的模样。但也有一些人在经历了岁月的磨难和种种坎坷之后,终究走不出"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遇。


 所幸自己在经历了一段"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短暂迷失后,又找到了最初的那片小森林。一如此刻,虽来过公园无数次,竟是第一次注意到这两侧石像水池尽头的石墙上竟然有几只狮子头喷水口。怀着一颗好奇心,顺着左侧的阶梯拾级而上。目光所及之处,豁然明朗。一方方水池次第从上方排列下来,如同我在公园门口看到的清水一样,水清澈得不落凡尘,缓缓而下。这一汪汪清水竟是活着的水,有生命的水。一直从这最高处往下流,它流到了芦苇的下方、流到了残荷的池塘、流到了杨树的脚下、流到了公园的门口、流到了街头的洒水车里、流到了街角的每片绿植、流到了城市的每个公共洗手间……

忽而才想起前日里看到的一则新闻"红旗渠的清水、活水要注入小城的各个景区”。小城果真是"风生水起"了。这水,何止流进了城市的各个角落,也流进了每个小城人的心里。上善若水,莫过于此……

就在这篇文章接近尾声时,不偏不倚收到这样一则新闻:林州市因为生态环境宜居等条件而荣登全国"幸福百县榜"。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已忘了自己是为秋而来?还是为水而来?……

时光清浅    80后,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师。喜欢慢时光,喜欢古意,喜欢与文字相伴,喜欢摄影。

©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  网图提供证明付酬   打赏>10元付酬   <10元平台维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