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人间】房海林丨石板沟的故事--红色基因

 昵称71028402 2020-07-31

原创首发】作者 | 房海林(原创作品   侵权必究)

抗日战争时期,刘邓大军所率八路军开辟晋东南抗日根据地,石板沟村因与晋东南接壤,群众很早就组织起来,积极支援八路军,开展抗日斗争。因这里通往山西的路都在悬崖陡壁上,而山下通往这里的路也崎岖难行,这一带就成为日伪军势力波及不到的地区。为发展抗日力量、山下人躲避战乱、八路军下山活动提供了安定的环境。

抗战期间,雪光、老天岗、双窑、石板沟等地设有多处八路军仓库,是八路军的重要后勤保障线。八路军经常在夜里下山来取粮,奔袭日伪敌人。现在还有多处仓库遗址可证。在石板沟本村的鸽子岩下有一个人造地洞,面积有一间房大小,是八路军藏粮所在地;在老天岗村庄附近有一个叫做“藏粮洞”的天然石洞,口小里边大,也是八路军的一个主要粮库;在西坡村村西的小堰洼有一块巨石,下空成窑,当年这个窑也是八路军的仓库。不但存粮,还存放军械和其它物资。据老人回忆说,一次八路军下山打仗,扛回来许多明晃晃的钢枪,在窑里摆了一地。雪光村庄西边的石崖下、双窑村西岸的石崖洞,都曾是当年八路军储粮处。

在与石板沟接壤的河西村马鞍垴村就是当年共产党和八路军的一个堡垒村,曾担任华北人民政府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杨秀峰与另一位中央领导人就曾在马鞍垴村住过一个多月,后经安坝村与河西村交界的谷通小路转移到晋东南抗日根据地。

老天岗是石板沟村地势最高的一个小村庄,也是距山西省最近的地方,现在只有一户王姓人家还在那里居住。这个小村过去有不足十户人家,但在抗日战争时期却是一个革命堡垒村。村里王道兴是石板沟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人,为革命做出了很大贡献,人虽早逝,但他家住过的草房仍在,见证着石板沟革命先辈的历史功勋。

1942年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在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时期,老天岗的老百姓热情迎接和接待了从山顶晋东南抗日根据地下来开辟新区的八路军。八路军在这里建立了办事处,转移来一批伤病员来此养伤,宣传和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斗争,筹集军粮。据现在已经84岁高龄的王红吉回忆说,在他七八岁时,八路军在村里住,有一位领导住在王永祥家里,记得这位领导叫赵庭玉,但不知道他的名了是哪几个字,还有一位领导,大家都叫他许主任,在自己家里和王山泉等家都住过八路军和八路军伤病员。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参军和参加革命的就有牛贵才、万全顺、路文学、李章成、万怀玉、路章拴、王平全、郭存江、李贵荣、韩水泉、秦会堂、郭保羊、郭伏元、王二德、王纯生、韩福旦、韩文堂、王福堂、王录山等,有的荣立战功,有的受到嘉奖,有的被提拔成中高级干部,有的在战场上受伤致残,并有程财拴、王五成、郭天柱、连石明、张唐拴等多名革命烈士英勇牺牲在战场上。

在双窑沟通往山西省平顺县地界的路,有一条十分险要的登山小道——窟窿梯。窟窿梯有一个只能容一人钻过的石窟窿而得名。在抗日战争年代,八路军经常通过山间小道下来运取粮食物资,进行抗日活动,其中就经常走窟窿梯这条路。而驻扎在林县的国民党政府和军队,经常阻扰和袭击八路军的行动。在民国30年(1941年),国民党驻林县的专员公署派人破坏了窟窿梯的道路,妄图阻止八路军下山抗日。国民党政府破坏窟窿梯道路的行为,极大地引起石板沟人民的愤慨。家在东平村的郭天吉就曾在窟窿梯的山崖上用钢钻刻下四句诗,以表达对国民党政府的愤慨。诗曰:“今年民国三十年,专员公署把路掀,百姓行走心不顺,留诗一首在路边”这首诗如今仍然铭刻在窟窿梯的山崖石壁上,成了国民党破坏抗日战争的有力证据。后来,石板沟人又设法修通了窟窿梯的路径。现在,石板沟人上山西,或山西人下来,仍然有人走这条路,连到石板沟旅游登山的驴友也曾经窟窿梯登上山西地界,饱览太行山旖丽风光。

 ——  The  End  ——        

房海林  已退休。现为林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林州市诗词学会会员。

专业承接    个人传记   回忆录   个人出书 

培训教材    家谱村志     平台广告    商务软文

联系微信:1364372859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