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人间】元拴吉丨九九重阳

 昵称71028402 2020-07-31

原创首发】作者 | 元拴吉(原创作品  侵权必究)

传统文化认为:一三五七九为阳,所以农历的九月初九又叫“重阳”“双阳”“重九”。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汉朝初年(公元前206年)。当时,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日,皇宫中要饮菊花酒、吃蓬饵、佩戴茱萸以求长寿。一直到汉朝末年(公元220年),这一习俗才流行民间。后来两晋南北朝时期,重阳登高爬山,赏景赋诗才大为盛行,乃成为文人墨客的一件雅事!

在汉朝所吃的蓬饵,后来演变成“糕”,这是一种发面的糕,人们称之为发糕、花糕、丰糕,可以加上许多干果做成不同的花样。讲究的人更做成九层高,象座小宝塔,上边做小羊(阳),以符合“重阳”双阳、“重九”的意思。据传说这种发面做成发糕(花糕、丰糕),表示兴旺发达。重羊(阳)重九为奇数最大,又是最大的“双奇”,寓意益寿延年,是人寿年丰的美好象征……
    


重阳节戴茱萸,源于汉朝,但唐朝最为盛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朝诗人王维写下了《忆山东兄弟》这首咏重阳诗,至今仍勾起不少游子的思乡之情!可见九九重阳节也是中华各民族思亲、念友、怀古、恋乡的传统节日。
    
说到重阳节,民间还有一个小故事。古时候,京城附近的龙凤镇有个十分贤孝的媳妇,人不但长得漂亮,而且非常聪明,对公婆十分孝顺,在龙凤镇是出了名的好媳妇。她的公公姓郝,弟兄十个,排行老九,人称郝老九。在古时候,晚辈是不许叫长辈的名字的,对于儿媳妇更是大忌。因此,她的这个儿媳从不说“九”字,万不得已数个数逢九不说,直接说下个数。巧合的是这龙凤镇有三个老九,张老九、李老九、郝老九,三位老九又是好朋友,相互有来往。当张老九和李老九听说郝老九的儿媳一生从不说“九”字时,二位老人有点半信半疑,于是张老九和李老九商量,决定在九月九日借节日之机到郝老九家一睹究竟。九月九日,张老九和李老九拿着韮菜,来到郝老九家,郝老九的儿媳妇从卧房出来迎接道:“张一八,(l十8二9)李四五(4十5二9),礼物拿的连根土,(韮菜的别名),今天正好重阳日,我请二公来喝酒。”二九闻言大惊,此女非凡人也!本来,二位老九也是文人,他俩是来难为此女子的,没想到竟遇上贤孝双全的才女。

1989年我国把农历的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一天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的巧妙结合使之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人节日!并于2006年列入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弘扬“重阳节”传统节日文化,2003104日,即农历的九月初九日,国家邮政局发行《重阳节》特种邮票,全套三枚,基本展示了重阳节的传统民族风情。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对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镇村居民凡年满六十周岁以上的老人都能按月领取养老金,生活困难的还可享受低保补贴。使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照顾和关爱老人已不再是口号,尊老、爱老、助老在全社会已成氛围。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市直各单位、乡镇村委都要召开尊老爱老表彰会,对孝敬老人的模范子女披红戴花发放荣誉证书。并给老年人发放急需的生活物资,借助传统的九九重阳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孝亲养老之美德!
——  The  End  ——

元拴吉   林州人,爱好写作。

©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