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人间】 牛广英丨母 亲

 昵称71028402 2020-07-31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母 亲

□  牛广英 / 文

01

母亲今年九十六岁,算是少有的高寿了。

自去年以来母亲身体各项机能自然衰退较快,失去自理能力,就住进了人民医院的医养中心。除了思维时有混乱和行动不便外,身体没有什么大毛病。

医养中心有专职护理人员,但作为唯一的女儿,我还是三天两头往医院跑,给母亲洗刷、梳头、剪指甲,喂饭,没事就和母亲聊聊天。母亲不时会冒一句引人发笑或不着边际的话, 让人听了乐不可支。

前一段剪指甲,不小心弄疼了母亲,以后每次剪指甲,母亲就“骂”我,说我“可恶”她,让我哭笑不得,这时候我就趁机逗她,惹得周围的人哈哈大笑。护理人员看着我们娘儿俩“打情骂俏”,羡慕地说:你们娘儿俩真幸福,老太太命好福气大啊,怪不得能这么高寿!我听了淡然一笑,心里不由得想起了母亲苦难、坎坷的过去,这正应了一句现代流行语: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谁不在风雨中负重前行?

02

母亲一九二五年出生于山西的一户贫苦人家。当母亲呱呱坠地时,姥姥就去世了。姥爷常年有病,养不了孩子,就把母亲送给一个无儿无女的本村人家。母亲六岁那年,养父吸大烟,吸得家徒四壁,生活不下去,就又把母亲卖到了林县原康小池口村的一户牛姓人家,当起了童养媳,那年是一九三一年。
       


那个年代,谁家都是缺吃少穿,我家也不例外。一家六口除了爷爷、奶奶,就数刚满八岁的姑姑大,六口人全靠爷爷一人当长工来养活。几个孩子中,母亲非常懂事,也很勤快,最讨人喜欢,加上是个苦命孩子,所以爷爷、奶奶特别疼母亲。有时候爷爷买点吃的回来,母亲总是躲在角落里默默的看,从不伸手要更不争抢,爷爷奶奶总是事先给母亲留一份,生怕母亲受委屈。
      
随着年龄增大,母亲在我家虽然没有享多少福,但也没比其他孩子多受屈,几年下来,母亲出落得亭亭玉立,在家里起早贪黑,无活不干,为这个家默默无闻地付出,一直到满十八岁才和我父亲圆了房。这十多年里,正好赶上抗日战争和土地改革。抗日战争时期,我的母亲和姑姑经常为八路军缝衣做鞋,每年都被评为拥军模范。母亲本来就心灵手巧,这一来更练就了一手好针线活儿,后来街坊邻居只要是做衣服、鞋子都会找母亲。母亲不仅人长得漂亮,还非常热心,特别喜欢帮助别人,不管出多少力,只要能得到别人满意,她就很开心,而且从来不求回报。村里人对母亲赞不绝口,说父亲不知几辈子修来的福,找了这么一个好女人。
      
小时候奶奶给我讲了一个关于母亲的故事。抗战初期,有一天日本鬼子到我们村里扫荡,全村人都跑到附近的山上躲起来,当时全家和叔伯一家共十几口人都藏在一个山洞里。正好那天已经出嫁的姑姑带着不满周岁的女儿来娘家住,也一块躲进了山洞。日本鬼子搜山时,孩子大概在洞里感到憋闷,哭闹不止,吓得一家人胆战心惊,不知所措。我姑姑一气之下要把孩子扔出去,说不能因为一个孩子连累大家。这时母亲从洞口石缝看了一下情况,瞅个机会抱着孩子跑出去,找了个更隐蔽的角落躲了起来,孩子一出去也停止了哭闹。日本人在洞口附近转游了一会儿,终无所获,只好悻悻而退。母亲机智的举动和无畏的勇气,使全家人幸免了一场灾难。奶奶每当讲起这件事的时候,对母亲都是赞不绝口,我们也被母亲的所作所为深深感动,幼小的心灵充满了对母亲的敬仰!
      


母亲婚后先是有了我哥,几年间又添了两个姐姐。当时刚解放,父亲被选为农会主席,十八岁就入了党,母亲也不甘落后,带领村里的妇女们反封建,斗地主,参加抗日土改活动,二十岁也成为一名党员。白天做家务,带孩子,拥军支前,晩上参加夜校识字,母亲觉得很充实,也很知足。就这样,一家人和和睦睦,过了几年平静的日子。

    03      

但天有不测风云,一连串的厄运很快就把安宁的家敲打得支离破碎。
      
先是五三年村里小孩闹传染病,我的一个四岁、一个两岁的姐姐一天之内先后染病而亡,全家人一下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特别是母亲,哭得死去活来。沉重的打击相继击倒了奶奶和母亲。奶奶得了一种当时很难医治的病,不能下床,母亲也悲伤过度,气急攻心,诱发了心脏病,拖着病体照顾奶奶和操持一家老小的吃喝,后终因病累交加,也卧床不起,只好送县医院住院治疗,一住就是三个多月,稍有好转,母亲惦着家里就急切出院了。
      
此后不久,爷爷因长年在外奔波劳累,积劳成疾,53岁时去世。接着是婶子染上肺结核病,吐血不止,医治无效而亡,年仅24岁,撇下两个年幼无知的孩子。婶子死后,叔叔看着病床上的老母亲,再回头看看一个四岁、一个一岁的孩子,终日以泪洗面,痛不欲生,终于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悄悄自缢身亡……

两年多时间,家里连续失去5位亲人,全家人悲痛至极,就像是天塌了一样。但不管怎样,日子还要过下去。忍着巨大的痛苦,父母坚强地支撑这个支离破碎、风雨飘摇的家。那时候我还不满周岁 ,奶奶还在病床上,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母亲还要哺乳我和叔叔家的孩子,奶水严重不足。

父亲自当上农会主席后,主要精力就放在村里工作上,家里所有生活重担都落在母亲一个人肩上。每天从早到晚,有干不完的活,受不完的累,一天能睡上两三个小时就不错了。好在当时大哥九岁,母亲就把他当大人用,分担了不少事。但长期的起早贪黑、辛苦劳累,加上揪心的痛苦悲伤,铁打的人也受不了,母亲终于又病倒了,第二次被送往县医院,一住又是两个多月。
     

自左至右:作者母亲、作者、作者女儿、作者外孙女 

04

母亲出院后,接着赶上大跃进、大食堂、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日子更加艰难。时候我弟弟出生,家里又多了一口人,母亲肩上的担子更重了。特别是小弟,由于营养不良,瘦得皮包骨头。

奶奶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为了减轻负担,和父亲商议后,趁母亲不在家,瞒着母亲把弟弟送给了一户家境较好的人家。母亲知道后哭得死去活来。没办法,父亲又把弟弟要了回来。据说当年叔叔婶婶离世不久,奶奶心疼母亲担子重,就提出把叔叔家的小儿子送人,母亲硬是拦着不让,她把叔叔家的两个孩子视如亲生,宁愿自己受苦受累、受委屈,也不苦孩子们,尽心尽力呵护着身边的每个孩子。

弟弟要了回来,但家里的困难是实实在在的,街坊邻居看在眼里,纷纷伸出援手救急,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后来有人向政府部门反映了我们家的实际情况,政府了解情况后给予了救助,这才缓解了一家人的危机。我清楚地记得,每到吃饭的时候,母亲都会让我们排队,母亲亲自掌勺盛饭,第一个是在家里干重活的大哥,必须得吃饱,接着是二哥三哥,最后才是弟弟和我。母亲常对我们说,叔家的孩子没爹没娘,必须吃好,不能对不起你叔叔婶婶,也不能让街房邻居说闲话儿。
      
熬过最艰难的几年后,孩子们也长大该上学了,但父亲一人挣的那点钱根本供不起,父母只得忍痛要大哥停学外出打工,供两个弟弟上学。大哥很孝顺,他十六岁那年含泪告别学堂,踏上了打工路。就在打工的第二年,在鹤壁矿务局工作的表姐,给大哥找了份矿务局报务员的工作,六十年代末能找到这工作,是很不容易的,可母亲不同意去,嫌报务员挣钱少,打工挣钱多,叔家两个弟弟读书要用钱儿,硬是没让大哥参加工作。 
      
我八岁那年,奶奶去世,临终前把父母叫到床前交代:一定要把没爹没娘的俩孩子养大成人,娶妻生子。父母含泪答应后,奶奶安祥地闭上了眼睛。这以后,母亲更是待二哥三哥比亲生还亲,奶奶的嘱托也牢记在心。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逐步好转。我大哥十九岁那年结婚,嫂嫂非常贤慧,协助母亲料理家务,减轻了母亲不少的负担。几年之后,二哥三哥高中毕业,村里和政府照顾,先后都安排了工作。接着父母用大哥打工挣的钱和家里几乎全部的积蓄,为两个哥哥盖房子娶媳妇,直到分别有了子女后,才按老家规矩分了家,终于完成了奶奶临终的嘱托。

05

在家里,母亲勤俭持家、相夫教子,是真正的贤妻良母。在外为人厚道、宽容大度、无私助人,是公认的通情达理之人。她平时是这样做的,对子女也是这样要求的。母亲的言传身教,影响了全家,使我在日后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以母亲为榜样,我深深地感谢母亲……
      
母亲前半生艰难坎坷,哪有命好福大的影子?如果说现在母亲命好福大,倒不如说应了中国那句老话:“好人有好报。”

“德高人长寿,心宽福自来”,母亲大概正是得益于此!
      
昨天,我又去医院看望母亲,母亲状态气色不错,喝了多半碗我亲手调制的营养糊,又吃了我特地为母亲购买的时令果,为她整理了头发,哄着她剪了指甲,这一次,母亲没有“骂我”,她笑眯眯地看着我在忙活,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我坐在床头,看着母亲慈祥和蔼、布满岁月皱纹的脸庞,握着母亲消瘦、苍老、被生活磨砺的双手,心中默默祈祷祝愿:母亲,愿您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母亲,小时候您陪着我长大,现在我陪着您养老……


——  The  End——

牛广英  1956年生于原康镇小池口村,大专学历。林州市工信局退休干部。

 ©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