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摔倒后,为什么妈妈一安慰就大哭?原来是这些原因所致

 孕妈金句 2020-07-31

文⊙孕妈金句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小朋友摔倒在地上的时候,他会呆上一会儿,在看到妈妈过来的时候才放声大哭。好像要把眼泪攒着,全部都在妈妈面前释放一样。

要么明明刚开始摔倒自己爬起来了,看上去什么事情都没有。结果妈妈一安慰,好了,哭声震天动地。过来安慰的妈妈都懵了,“感情我安慰还给他安慰哭了?”俗语说“孩子见到娘,没事哭一场”,简直太写实了。

哭,这没什么,毕竟小朋友本来就爱哭。但是有些小孩子在别人面前文文静静,乖巧地像个三好学生,结果一到妈妈面前就跟个小疯子似的,调皮捣蛋。想狠狠揍一顿吧,又怕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结果他还来劲了,得寸进尺!

为什么孩子在妈妈面前比较“欠揍”呢?

一、天性使然

孩子容易跟自己接触最多的人产生亲密的联系,很多成年人觉得小朋友不分善恶,实际上他对于大人对他是喜欢还是厌恶是非常敏感的。比起严厉的爸爸,他更倾向于温柔可亲的妈妈。在孩子的眼中看来,爸爸是严厉的法官,代表着规矩和秩序。妈妈就没有那么多攻击性了,温柔可亲,让人不自觉靠近。当然当父母两个人角色对换情况也是一样的,有些家庭就是虎妈猫爸。无论怎么换,孩子都更倾向于温柔的那一方,并同他建立起依赖关系。

他会从依赖的那一方上汲取安全感,当他感觉到不安的时候,他会不由自主地寻找妈妈的身影。在没人的情况下摔倒了,他不哭不是不痛,而是觉得哭了也没人来哄。既然无法获得安全感,他还不如不哭。

因为人会不由自主在他信赖的人面前流露出最软弱、真实的一面。所以经常在妈妈面前“放飞自我”,那是因为他的身心都处于最放松的状态下。

二、想要吸引妈妈的注意力

有时候小朋友在妈妈面前作天作地,实际上目的非常简单。

“我必须做点什么,让妈妈搭理我。”

怎么才能最快速吸引妈妈的注意力呢?很显然——捣蛋!虽说可能要承受来自妈妈的鸡毛掸子,但也是成功将妈妈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

如果是这种原因,那么家长就要注意引导了。

首先,父母要先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经常忽视他。其次,家长要让他知道如果他想让爸爸妈妈陪伴他要说出来。故意调皮捣蛋的行为是非常不好的行为,会给爸爸妈妈带来很大的困扰。

三四岁的小朋友能怎么调皮捣蛋?

大概也就是故意把东西丢到地上,或者把房间弄乱。如果父母不及时引导的话,到时候他的方式就不是这些小儿科了。逃学、抽烟,怎么叛逆怎么来,那个时候想管就来不及了。

其实小朋友在妈妈面前比较作、脆弱,都是在向她撒娇。告诉她“妈妈,我好痛,快来哄哄我。”又或者是“妈妈,你快过来陪陪我嘛!”不光是小朋友会这样,实际上成年人也会撒娇的。只不过他们更能收敛自己的行为,不会大哭大闹罢了。

如果是受伤了寻求安慰,那妈妈满足他一下没什么。如果是想要引起父母注意力而故意使坏,那么家长就要帮助他走出这个误区!最重要的不是批判他“作”,而是通过他的“作”去反思自己是否存在冷落孩子的行为,然后引导他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